✔ 最佳答案
德國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德國)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A▼▲ 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 zh-cn:北萊茵-威斯伐倫; zh-tw:北萊因-西發里亞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北萊因-西發里亞
zh-cn:萊茵蘭-普法爾茨; zh-tw:萊因-普法爾茲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萊因-普法爾茲
zh-cn:什勒斯維希-荷爾斯泰; zh-tw:什列斯烕-霍爾斯坦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什列斯烕-霍爾斯坦
zh-cn:城市州; zh-tw:城邦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城邦
zh-cn:安格拉·默克爾; zh-tw:安琪拉·梅克爾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安琪拉·梅克爾
zh-cn:萊茵河; zh-tw:萊因河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萊因河
zh-cn:威斯伐倫; zh-tw:西發里亞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西發里亞
顯示↓關閉↑附加說明(對轉換結果有疑問時) 用詞轉換(繁簡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以電腦程式適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都是對該技術的手動轉換的應用。
由於技術所限,用詞轉換有時會不穩定,在剛增加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時,由於緩存原因不一定馬上顯示轉換後的正確結果。你可以嘗試單擊這裡進行強制刷新。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0/Coat_of_Arms_of_Germany.svg/100px-Coat_of_Arms_of_Germany.svg.png
國旗 國徽 國家格言: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德語:統一、正義和自由) 國歌:德意志之歌 自然地理
(實際管轄區)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e/LocationGermany.png
首都 柏林 最大城市 柏林 國慶日 10月3日
面積 國土面積:357,050平方公里(世界第63名)水域率:2.416% 時區 UTC +1
夏時制:UTC +2 人民生活 官方語言 德語 人口 總人口:83,251,851(世界第13名)人口密度:230.9/km2(世界第50名) 政治文化 政治體制 議會民主制聯邦共和國 國家領導人 國家元首:聯邦總統:霍斯特·克勒 政府首腦:聯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經濟實力 HDI 0.932 (高,2006年) 中央銀行 德意志聯邦銀行(Deutsche Bundesbank) 貨幣單位 歐元(€,EUR) 國家資料 國際域名縮寫 .de 國際電話區號 +49 編輯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9/Portal.svg/32px-Portal.svg.png
德國主題首頁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聽 文件— 在瀏覽器播放,縮寫BRD)簡稱德國,是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和聯邦制國家,由16個邦組成,首都柏林。德國陸上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捷克、波蘭、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共九個國家接壤,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德國在1871年普法戰爭中第一次形成統一的國家。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和戰敗國,二戰後,德國在1949年被美蘇英法四強分割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 。1989年東歐民主運動蜂起,各國共黨政權紛紛垮臺;在四強同意下,1990年終於達成兩德統一。
德國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八國集團的成員國,是當今世界強國之一[1][2]。德國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按GDP計算)、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3]。
德國人口超過8200萬,是現今歐盟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一個[4]。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1.2 民族大遷徒和法蘭克王國(300年-843年)1.3 神聖羅馬帝國(843年-1806年)1.4 復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1.5 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1.6 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1.7 第三帝國(1933年-1945年)1.8 分裂和重新統一(1945年-1990年) 2 政治3 行政區4 地理5 工業6 經濟7 人口8 宗教9 教育 9.1 科技9.2 體育 10 文化11 德國公共假期12 其他13 參考文獻14 注釋15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主條目:德國歷史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德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由此往後的歷史才稱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編輯]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主條目:日耳曼人 據推測,日耳曼部落的進化發生在青銅時代或者最晚是鐵器時代。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海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除了史料記載的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考古發現外,科學家對早期日耳曼人歷史知之甚少[5]。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公元50年日耳曼部落的分佈(不包括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德意志地區,日耳曼部落在抵抗過程中逐步掌握了與羅馬軍隊相類似的戰鬥戰術。公元9年,舍羅斯克人首領阿米紐斯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羅馬軍團,橫跨萊因河和多瑙河的德意志地區才得以獨立於羅馬帝國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和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瞭如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3世紀,出現了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和弗裡斯蘭人等[6]。
[編輯] 民族大遷徒和法蘭克王國(300年-843年) 主條目:民族大遷徒和法蘭克王國 376年,匈奴人對日耳曼的一支西哥德人發動襲擊。西哥德人在得到羅馬帝國皇帝的批准後,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控制的土地,是為民族大遷徒的開始。此後日耳曼多個部落陸續跟進,並在今天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國家。由於不堪忍受壓迫,476年,日耳曼人與部分羅馬帝國人聯合,推翻了羅馬帝國[7]。
5世紀末,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進入法蘭克時代。法蘭克王國延續了數個世紀,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幾乎佔據了整個西歐地區。由於領地內各地區間缺乏文化和經濟的聯繫,封建割據勢力強大,王國在查理大帝死後陷入一片混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