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本書曾榮獲《聯合報》「讀書人」一九九五年最佳書獎及同年獲選為「大學生票選十大好書」之一。作者以旅行中的筆記,借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用來尋找自己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的生命座標,掌握自己。
山居筆記
本書曾榮獲《聯合報》「讀書人」一九九五年最佳書獎及同年獲選為「大學生票選十大好書」之一。
以下為佳句摘選: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把自己找回。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要實現後一種可能極不容易。
我常常離開城市,長途跋涉,借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用來尋找自己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的生命座標。
目錄
第一章 一個王朝的背影
第二章 流放者的土地
第三章 脆弱的都城
第四章 蘇東坡突圍
第五章 千年庭院
第六章 抱愧山西
第七章 鄉關何處
第八章 天涯故事
第九章 十萬進士
第十章 遙遠的絕響
第十一章 歷史的暗角
--------------------------------------------------------------------------------
作者介紹
余秋雨,大陸著名美學專家。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人。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現任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上海市諮詢策劃專家、中國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於一九八七年獲頒「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並於一九九三年獲「上海文學藝術大獎」(每兩年才由上海市政府頒發一次)。
曾於一九九六年接受代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的邀請來台,在台北、台中、高雄各地演講,均造成轟動,報章雜誌的文化版甚至稱為這是一種「余秋雨現象」。高中的時候,由於老師規定,所以看了其中幾篇,那時是為了考試而讀,看過就算了,記得多少是多少。現在,再次把佈滿灰塵的它,自書櫃中拿出,細細的來品味一下,余秋雨先生的與眾不同之處。重新翻開《山居筆記》,隨著余秋雨的思緒,進行一段有深度的歷史文化之旅。
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始,以「歷史的暗角」終。以輕鬆、閒散的態度,將沉重的文化省思,用筆記錄下來。但卻不是隨便,他所寫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而且還利用許多歷史背景、故事,加上多篇詩詞穿插文章中,生動地描述中國的古蹟與它們的悲哀,更有令人回味的效果。
余秋雨先生的論點,有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特質。有時讀到一半,然後閉上眼睛,排除腦袋中亂七八糟的東西,靜靜的讀,慢慢的想,讓余秋雨先生的評論在腦中打轉。
其實,在剛開始閱讀時,看得很累、覺得很無趣。不過我還是壓抑住不耐煩的情緒,硬是讀了下去。果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最後是越來越好看。雖然,我能吸收的並不多,能理解的還是有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見識的增加,我相信在未來的某天,再度拿起它來閱讀時,我會更有感觸。
--------------------------------------------------------------------------------
人間天堂
喜歡余秋雨的書!
喜歡他文遊合一的寫作方式,文字的呈現都是由他親身去探究經歷然後內化而成的,通篇都是文人的氣息,彷彿呼吸就可以聞到。
探究,思索,常是他文章裡面的主線條,他的體驗和他的體悟,他對人生的摸索,他對文物文化的感情,要多年才能完成才能得道,也或許還在思考狀態,而我們卻可藉由他的文字去看現代文人的視野,了解近代中國人的想法,雖然不是全然可瞭,但亦可窺之一二。
這本山居筆記給我很強烈的『中國感』,回想起有年夏天去北京賞玩,去了一趟故宮,曾和觀察細微的eving有以下的討論:
「想到故宮文物的保存,就令人不得不憂心,中國人似乎不夠愛惜自己的皇宮,或許這和他們現在的體制有關係,前皇室是不能高人一等的,甚至是卑微的,故宮內所見之文獻盡是對皇室不尊重的文字記錄。」
回頭看山居筆記中的第一則文章,則趨文直闢中國人的漢族正統與滿清的糾葛。
北京市民在皇宮內隨地吐痰的景象猶如還在眼前,這篇文章很理所當然的讓人不得不去思考些什麼。
雖然話題十分沉重,余秋雨的分析角度卻是前所未見的,他試圖用文人的觀點去解釋那些歷史,而暫時跳脫政治利害的糾葛。
余秋雨的書,我是從【文化苦旅】開始入門的,文字相當的細膩雋永,需要時間細細體會才能領悟些什麼,雖然每次看這類型的書都相當耗時,但一想到即將會受到某些啟發,就又有了動力持續下去,一本書讀下來,往往花費的不只一個月時間。
余秋雨的文所給予我的感覺,就像是他藉由自己經歷過的點去和歷史對照連線構成其思維之平面,以散文的方法說故事,非常具體的去描述他所見所聞和他的感悟。文章裡面也常常會有一些他個人對中國社會或文化的批判,諸如『中國社會總是不講不要道理(p35)』。
老實說,捫心而論,我覺得山居筆記這本書的批判性要比文化苦旅多得許多,而內容卻不似文化苦旅讓人有豐收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是個遊人吧,那樣的主旨似乎更適合我)
原本引頸期待去品味的,雖然有點小小的失望,但轉念一想,這樣的過程不也是另一種悠游在文學裡面的體驗嗎?
不過,我終究還是比較喜歡【文化苦旅】,算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執著吧!總是很想大聲把它說出來(笑)。
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