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幾本書的簡介

2007-08-22 3:34 pm
小哈克奇遇記,孤星淚,基度山恩仇記
都是世界名著系列的~~出版社是山邊出版社
thx~~
更新1:

還有一本~~三國演義~~

回答 (1)

2007-08-22 6:08 pm
✔ 最佳答案
孤星淚

主人公冉阿讓有著非同常人的力氣,過人的才智。是一位本質善良但因為饑餓而偷了一塊麵包的「賊」,並因此度過19年牢獄生活,這19年,使得他的人性更為扭曲,他要報復社會。出獄後走投無路又只好做賊,被一位道德超人主教卞福汝感化,良心覺醒。可以說,他已成為另一個道德的超人,是卞福汝善心的延續,他從此一切為善,隱姓埋名,靠發明致富,當了某市市長。但警探沙威卻為了冉阿讓的前罪一直追蹤他。他倆就不斷處於官兵捉賊的過程之中。但冉阿讓一直沒有放棄他對悲慘的少女芳汀的承諾,照顧她的孤女珂賽特,並要使得她幸福。他做到了,但是他也要逝去了。最後,他在珂賽特和馬呂斯的身邊,安詳過身。

冉阿讓這個人物可以說是集叛血忠魂於一身的人物。雨果對他傾注了很多感情。借冉阿讓的心和口,雨果說出了很多主張。同時,在冉阿讓那一段段自我思辨中,可以看出,這個人物道德之高尚,同時還有其人性的一面。而雨果這種深刻的心理描寫,只有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可比。

沙威這個人物,雨果用之以象徵無情的法律,他也有著很強的辦案能力,鐵面無私,雖然處於主角的敵對面但嚴格來說並非負面人物,可以說是小說的另一個「超人」。

小說中另一個人物馬呂斯,有著雨果自己的影子,是一位上進青年,後來與冉阿讓收養的女兒珂賽特相愛,最後終成眷屬。

小說裡面還有兩個極負面的人物德納第夫婦。但是雨果最後卻還是給他們留了一條活路。足見雨果那種慈悲胸懷。

小哈克奇遇記

本書的主角哈克,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孩子,他所處的年代是美國南北戰爭前。那時美國還存在著黑奴制度,在南方各邦,蓄奴更是合法的,黑奴是主人的財產,可以奴役和拍賣,如果黑奴逃走,會受到殘酷的私刑,幫助黑奴逃走的人也是有罪的。 哈克冒著危險去保護一個黑奴……

基度山恩仇記

主人公唐泰斯遠航歸來,準備結婚;他年輕有為,做了代理船長,前程似錦。可是,他的才幹受到船上會計唐格拉爾的嫉恨,在唐格拉爾的策劃下,他的情敵費爾南向當局告了密,誣陷他是拿破崙黨人。於是飛來一場橫禍;在他舉行訂婚儀式時,他被當局逮捕。恰巧他的案件牽連到檢察官維勒福的父親,維勒福為了保護其自身利益,將唐泰斯毫不留情地打入死牢。這一富於戲劇性的開場正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為下文跌宕起伏的情節打下了合理的基礎。緊接著唐泰斯在黑牢裡的經歷更是寫得有聲有色,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唐泰斯在獄中一度滿懷希望,以為維勒福會公正地釋放他,隨後希望破滅,他起了輕生的念頭。他在牢裡巧遇法裡亞神甫,通過地道互相往來,這段奇遇極富傳奇意味。法裡亞不幸中風死去,唐泰斯計上心來,鑽進包裹法裡亞屍體的麻袋,終於逃出虎口。看到這裡,誰都會屏住呼吸,為作者的巧妙構思拍案叫絕。這只是小說的序幕。小說正文是寫唐泰斯的報恩和復仇經過。

  唐泰斯根據法理亞的指點,發現了寶庫,成了億萬富翁,改名為基度山伯爵。他得知摩雷爾船主曾為營救他出獄真心實意地出過力,並資助過他父親,是他的恩人。在船主處於破?境地、準備開槍自盡時,他及時地伸出了援救之手,給船主還清債務,並送給船主一條嶄新的帆船。

  莫爾賽夫奪人之妻,出賣恩人,結局是妻子離他而去;他身敗名裂,兒子為他感到羞恥,不願為他而決鬥,他只得以自殺告終。維勒福落井下石,害人利己,又企圖活埋私生子,結局是自己的犯罪面目被揭露,妻子和兒子雙雙服毒死去,面對窮途末路他發了瘋。唐格拉爾是陷害唐泰斯的主謀,又逼得唐泰斯的父親貧病餓死,他靠投機發家;基度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受騙,終至破產,並讓他忍受饑餓之苦,他被迫把拐騙的錢如數退出。這樣不同的結果使復仇情節不致呆板,而是富有變化。

三國演義
自夏、商、周三朝起,中國歷史開始有文獻記載。周初定都鎬京,後因受北方遊牧民族壓迫而遷都至洛邑,亦展開了春秋、戰國的混戰時期。其時,諸侯各據,周室名存實亡。

由於周朝的封建制度崩潰了,繼之而起的便是倡導倫理政治學的儒家思想。以孔、孟為首的儒家所提倡的是維持舊有制度,促使天下太平。而與儒家相抗衡的是法家。法家主張現實,調法、權、勢的重要性,暢談富國兵之道。而吞拼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其政治方針亦是以集法家之大成的韓非子思想為根藍本。秦始皇實行郡縣制,集權中央,勵行各種統一政策,並修築萬里長城以防北異族入侵。然而奈於其實行過於迅速,因此招致人民的反感。故此繼秦姑皇鴐崩後,秦朝亦告滅亡。

劉邦建立漢朝,一改前非,於郡縣外,還分封各王室、功臣為諸侯,並實行中央集權,建立完備的官僚制度。及後,漢武帝獨尊儒術,外戚勢力乘勢抬頭。不久王篡漢,建立新朝,並近求儒家的復古思想,但終因泛於空流而慘遭失敗,天下又告大亂。

光武中興後,大部分天子都年少繼位,因此皇太后得以掌權,而招致外戚專橫。甘肅地帶的羌族因受不了長期的迫害而揭竿仗抗,這使國家財政陷入赤字。

桓帝是由外戚梁冀擁立的,然而卻與宦官合謀,誅殺梁氏一門。 其後晉用具儒學修養的賢土實行新政。但是,桓帝終因扼止不了與日劇增的宦官勢力,因而釀成宦官與地方望族互相對立的黨固之禁。

其時,地方望族的勢力逐漸抬頭;他們擁有多個家族、食客和奴婢。又,兼併土地、勞工,位高權重,世代相傳。他們受世人所景仰,被視為門閥。

朝廷的混亂使農民受到地方望族的經濟壓迫更甚,再加上饑荒、戰亂的迭起,最後被迫流亡他鄉,甚至被賣身當奴婢。官逼民反,百姓最終淪為盜賊。具宗教色彩的盜賊則謂妖賊。如斯一來,地方治安便隨之紊亂起來。朝廷綱紀鬆弛,後宮生活奢華。一些被稱為黨人的祟尚儒學修養的名流節士,鑑於政府的無能,都一致地批評宦官。宦官深恐自己的惡行暴露,於是說服了桓帝,震壓這些清流之士,逮捕黨人還居故里,終生不得其入朝。

桓帝駕崩後,外戚竇武擁立靈帝,並與大臣陳蕃協力,再度用隱退了的黨人李膺、杜密等,以匡扶社稷,共同誅殺宦官。宦官得息後,乘竇太后遲疑不決之際,搶先在宮中舉事,殺盡所有反對派。自此之後,倖存都對朝廷失去信心,紛紛退隱山林。此時,地方叛亂頻仍,其中以黃巾賊勢力最大。


收錄日期: 2021-05-01 14:1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22000051KK007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