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譚姓來源
一、出自姒姓。即我國譚氏家族的祖先,正是出自聖君夏禹的姒姓後裔。據史書記載,周朝初年大封諸侯時,建立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爲子,由于國勢一直不强盛,不久淪爲齊國的附庸。春秋初年,齊桓公稱霸諸侯,吞幷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便逃到莒(今山東莒縣)國,而留在故國未走的子孫,只好以國爲氏,稱譚氏。
史書中關于譚姓的記載最早見于《左傳》魯莊公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無獨有偶的是,在《詩經》中也有類似記載,詩曰:“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詩中的譚公就是指譚國的諸侯王,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齊桓公滅譚國的原因是譚國失禮于齊,據說,齊桓公出師經過譚國,譚國國君沒有表現出當時應有的禮儀,後來齊桓公班師回國後,其他的諸侯小國都來祝賀,譚國又沒派使者前往祝賀。于是,當年(前684年)冬天,齊桓公便以此爲理由滅掉了譚國。實際上,春秋時期正是諸侯逐鹿中原之時,齊桓公滅掉譚公的真正目的是爲了爭霸。
譚國滅亡後,國君譚伯逃奔到了莒(今山東莒縣),留在故國的子孫,爲了紀念故土,便“以國爲氏”,以譚姓相傳,這在《姓譜》和《姓纂》中均有記載。
譚伯是大禹的後代,因爲大禹姓姒(音 51),所以有人稱譚姓“系出姒氏”。明代蘇平仲曾做一譚氏家譜,在譜序中寫道:“譚本姒姓,子爵。”《史記》說帝禹姓姒。帝禹就是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因治水而立功的大禹。而大禹姒姓的由來是因爲大禹的母親修已“吞薏苡而生禹”。“薏苡”(音yi yi)是一種草本植物,當時被視爲仙草,實際它有藥用價值。于是,大禹便取苡的一部分與“女”合爲“姒”姓。古時侯的姓如“姬”、“薑”等,都帶有“女”部。大禹是鯀的兒子,鯀的父親是顓頊,祖父是昌意,曾祖父是黃帝。
姒姓夏朝滅于子氏商,商滅于姜姓國周。周朝初年大封先聖的後代,將一部分夏禹的姒姓子孫,封于譚國,爵位爲子,這便是譚國、譚姓的來由之一。
二、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姓,自稱盤瓠之後,望出弘農。《姓譜》記載的“巴南大姓有譚氏”,在《萬姓統譜》中也有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碌瓠(pan hu)之後,望出弘農。”望出弘農的意思是指譚姓的望族居住在弘農郡,弘農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區。
碌瓠也可寫爲盤瓠,又稱盤王,是流傳于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瑤、佘、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英雄祖神。《後漢書·南蠻傳》中有關盤瓠
的記載,高辛氏糠(音chi)是黃帝的曾孫,15歲的時候因輔佐顓頊而建立了很大的功業,被封爲諸侯,都城在高辛。後來他遭遇一吳姓將軍的侵擾,爲此招募天下人,說誰能將吳將軍的頭斬下來獻給他,他就把女兒嫁給他。當時,他喂有一條名叫盤瓠的狗,身上長著五顔六色的毛。盤瓠聽到後,竟出其不意地將吳將軍的頭叼了回來幷放到糠的帳下。糠沒有辦法只好將女兒讓盤瓠帶走。盤瓠帶著公主來到南方一座大山的石室裏,後來生了12個孩子——六男六女,盤瓠和他的孩子們,世世代代在此地繁衍生息,便發展成了被史書稱爲“蠻”的少數民族。這個傳說雖然荒誕,却在《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水經注》中都有描述。
根據瑤族人的傳說,盤瓠的後代主要有12個姓,分別是:盤、目(目覃)(shen)、包(目覃)、黃、李、鄧、周、趙、唐、雷、馮、胡。其中的輝,在歷史演變中逐漸變化爲覃、譚、潭三姓,輝姓反而消失。
近代考古學表明,神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性。盤瓠是人是犬,亦或只是一圖騰象徵,且不深究,但關于他的傳說至少說明了在南方確實有譚姓的另二源頭。後人對盤瓠居住的南山加以考證,發現南山爲當時(考證時期)的辰州盧溪縣西的武山,也就是現在湖南瀘溪縣境內,屬湘西地區。
三、談氏有避諱改姓譚者。而譚氏也有避仇去言旁改姓覃氏的,今嶺南多此姓。
介紹文件
譚姓遷徒史
秦漢時期
譚姓發祥地應當在今山東省境。漢代前後,譚姓發源于北方,也繁衍于北方,主要以山東、河南分布最爲廣泛,故譚姓望族也系出此兩省境內。
公元前684年,齊國吞幷譚國。譚國國君由山東北部逃到東南部的莒。留在故國未走的譚國人,便以國爲氏,繼續在山東北部生活,繁衍後代。期間有一部分譚姓人沿著東海岸到達了吳越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不久,因暴虐而失國。楚漢之爭,項羽敗于垓下,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據《萬姓統譜》記載,漢代有個叫譚閑的人任河南尹。漢朝時,譚姓“望出弘農”的局面已經基本奠定。整個西漢、東漢時期,北方譚姓的分布及播遷特徵是:源于北方,衍于北方,以山東、河南地區分布最爲廣泛。西漢時期,漢哀帝時尚書令姓譚,漢元帝時有譚姓人任太仆,漢平帝時有譚姓人任朔方太守,這些是譚姓人在西漢朝廷爲官的情况。其間,西漢還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譚,由此可見,譚姓早在西漢已經成爲顯姓了。
魏晋南北朝時期
北方戰亂頻仍,舉族遷徙以避戰亂遂成順世之舉。譚姓也同其他士族一樣大舉南遷,這使得譚姓由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轉變爲一個典型的南方姓氏。
魏晋南北朝之時,譚姓大舉南遷。這次南遷導致譚姓由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變成了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後歷代譚姓多以南方分布爲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爲稱盛。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譚姓在南邊的吳國已成顯姓,有的還擔任了吳國的軍事將領。據《三國志·魏書》記載,魏明帝年間,王基擔任尚書,後來到荊州(今湖北襄陽)任刺史,又做了揚烈將軍,帶兵攻擊吳國。當時吳國夷陵(今湖北宜昌)的守將是安北將軍,名譚正。
南齊時期,零陵郡的譚弘寶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了。當時的零陵郡地處湘南,包括今天從湖南湘鄉到零陵一帶直至廣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區,而譚姓則主要居住在湘鄉零陵一帶。
到了梁武帝時期,譚姓在廣東始興(今廣東始興)已成顯姓。據《廣東通志》記載,始興人譚儋幼年讀了許多書,還練就了一身武藝。太清二年(584年),侯景勾結戍守長江的蕭正德,渡江進攻建康。侯景兵馬所到之處,屠城洗劫,殘暴無比。他的野蠻行徑引起南方人民的普遍反抗,譚儋也招集始興有勇有智的人士,保衛始興。始興民衆很佩服譚儋的爲人,便想推舉他做守城的主將。當時另一位姓譚的人譚世遠與刺史蕭勃交好。譚儋發現譚世遠處世無常,推測他可能會背叛蕭勃,便不做守將而回了家。後來,蕭勃真的被譚世遠所殺。由此,譚姓族人十分佩服譚儋善于識人的本領。陳代初年,桂陽郡外兵留异反叛,譚儋和侯安都在桃枝嶺戰敗留异。適逢陳寶應在福建一帶反叛,留异便逃到陳寶應處,請求庇護。譚(忄詹)帶領水兵前去討伐,在晋安俘虜了陳寶應,又捉拿了留异幷將之解送到京城。譚儋因此被提拔爲本郡的太守。
隋唐時期
隋唐以前,見于史書和方志記載的譚姓族人的活動情况基本如上所述。由譚姓族人的播遷情况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遷徙的簡要歷程。
五胡十六國的戰亂局面到北周王朝結束,自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以後四百多年的分裂混戰局面被楊堅于公元589年統一,楊堅出身漢族貴族官僚家庭,其父楊忠從宇文泰關西起兵,賜姓普六茹氏,封隋國公。楊堅受到過鮮卑貴族的排擠和危害,因此在隋朝初年頗行人君之道,深受人民歡迎。隨著社會財富的積聚,隋王朝對人民也開始刻薄起來,隋煬帝楊廣即位(604年)後,更是窮奢極欲,好大喜功。從大業八年(612年)起,饑寒交迫的人民群衆開始反抗,起義的地區逐漸擴大到山東、河北、寧夏、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省。
大業十三年(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淵自晋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鎮)起兵叛隋。隨即攻破長安,擁西京留守代王楊侑爲帝,是爲恭帝,改大業十三年爲義寧元年,遙尊楊廣爲太上皇。第二年三月楊廣死,五月李淵逼迫楊侑讓位,自立爲帝,國號唐,是爲唐高祖,改元武德。隋亡。
譚姓在隋唐時期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時期(712—742),山東一部分譚姓人因戰禍頻繁,無法立足,便開始南遷。他們起初遷往河南,後來輾轉來到江西等地,最後落脚于湖南。
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與混亂造成了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這種分裂引起了北方部落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侵占,破壞了北方的國防屏障,嚴重地威脅著漢民族政權的生存。公元10世紀中葉,中國歷史的發展出現了建立以漢族政權爲主的封建統一政權的趨勢。河北大名譚延美家族便是在這種混亂而至統一的過程中興盛起來的。
宋元時期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湖南三省。
明清時期,譚姓已遍布大江南北,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廣東、江西、四川、山東、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