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 元宵節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也稱「元夕節」。
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 七月十五稱為“中元”、 十月十五稱為“下元”, 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根據考證,元宵節的來源, 有說與祭祀“泰一神”有關。 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 飢饉和瘟疫。 據說, 漢朝武帝曾久病不癒, 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蹟治癒, 乃於元鼎 5 年(西元前 122 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 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 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彩的習俗了。
另一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 於上元夜在宮廷、寺院, 燃燈表佛, 命令士族、 庶民一律掛燈, 遂相沿成俗。 隋唐諸朝之後, 上元之夜放燈的習俗亦已流傳甚廣, 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 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 到北宋時, 放燈增至五夜, 南宋更增至六夜, 明朝官府發布節假日十天的規定, 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
元宵節期間,民間多吃元宵(湯圓)來應節, 象徵家人團圓。 此外還有掛花燈、猜燈謎、 迎紫姑、 踩高蹺、 舞獅、 舞龍等民間娛樂活動。 流傳至今, 這一連串充滿熱鬧歡樂的慶典活動稱為“鬧元宵”。
如今, 每到元宵佳節, 各地總要舉行盛大的遊園燈會。 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豐富多姿, 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 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 如歐陽修亦有詩云:“去年元宵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因此,元宵節亦稱為 『中國情人節』。
◆ 七夕
農曆七月七日夜晚, 俗稱「七夕」, 相傳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開始於漢代。
因此, 七夕節的形成也在漢代, 當時就有“穿七孔針”、“以瓜果祭牽牛織女”、“登樓曝衣”的習俗。 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 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從戀愛進而結婚、 分離,到每年只能相會一天, 傳說逐漸完整, 由於情節感人, 因此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 只是每個地方流傳的情節略有不同。 以下是流傳故事之一 :
古時候, 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織女”, 花容月貌, 手藝高明, 天天為天宮織錦。 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種, 因此玉帝就把織女許配給他。 但是沒想到兩人卻因為愛情繾綣而漸漸廢馳了工作, 玉帝非常擔憂, 就命令喜鵲( 現為吉祥的象徵 ) 轉告二人, 每隔七天才允許二人相聚一次, 其餘日子都要工作。 但是這隻喜鵲粗心大意, 竟把命令傳錯了, 說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 因此二人還是過著恩愛的生活, 終於把每天的工作廢馳了。 玉帝聽到這個消息, 十分生氣,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 並用髮簪在空中劃了一道境界, 把二人隔離。 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銀河。 同時, 為處罰喜鵲的失職, 命令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 要集合同類, 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長橋, 好讓牛郎與織女過橋相聚。 每當二人相聚之時, 互相傾訴一年來的思慕之情, 不斷地淌著傷心的眼淚, 因此, 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 空中常常會下著毛毛細雨。
每逢「七夕」,民間的婦女有乞巧的習俗, 故有人稱為「乞巧節」; 又因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 也稱為「女兒節」或「少女節」。 在許多傳統性的節日中, 是最富有浪漫氣氛的歲時節慶, 所以又有『中國的情人節』之稱。
◆ 情人節
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St. 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 2 月 14 日, 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 賀卡和花, 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說法一:
公元 3 世紀, 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佈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 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 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 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
事情被告發後, 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 然後被石頭擲打, 最後在公元 270 年 2 月 14 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 14 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 現在, 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 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 Day」, 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說法二:
與此相關的其他傳說, 包括這位神父幫助天主教徒從羅馬監獄裡逃脫而被處死。
在這個神父在監獄裡時, 據說他送出了第一個「情人節」祝福。 據說他愛上了曾來監獄看望他, 獄長失明的女兒“亞斯得莉斯”,並奇蹟地治好了她的眼睛, 使之重見光明。在他臨刑前, 給女孩一封信,署名「from your Valentine」(這個表達現在還在使用)。儘管這些傳說不真切, 但是卻表達了他的富有同情心、 英雄氣概、以及最重要的浪漫主義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