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主權移交前曾舉辦區旗設計比賽,讓香港人參與特區區旗的設計。共有逾7000份參賽設計,當中的作品有「HK」字母、幾顆代表「東方之珠」的圓珠,象徵金融中心的金錢圖案、白鴿等,作品來自美術界、農民、演員、戰士、軍官等。當中有不少作品以紫荊花為設計,但與巿政局的標誌相似,因版權問題被淘汰。由政治人物組成的評審團選出其中六份,但中國當局否決全部設計,並另外邀請三名設計師(當時香港正形設計學校校長韓秉華、當時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文樓與建築師何弢)重新設計。韓秉華:「我比較傾向以植物為旗,像加拿大的楓葉旗,所以提出用紫荊花為主體」。韓在書中更指何弢當時隨即在酒店的花園摘下一朵紫荊花,帶回會議室,以觀察它的形態。原來區旗上的紫荊圖案,最初是星中有花,變成花中有星;由五角星演變成今天的小五星。最後採納原評審之一、香港建築師何弢的設計。上海出生的何弢憶述當時一些頗為怪異的設計:「有一份設計一邊有鐮刀和錘頭,另一邊則有港元標誌。」至於洋紫荊設計概念的來源,他指注意到花瓣對稱,而且花紋迴轉富有動感,因此將此加入區旗設計之中。
首份設計的紫荊花瓣弧度由於難以繪製,主權移交前曾作出適度修改。最後使用的區旗設計中紫荊花瓣不如原來初稿般肥大。未改版前的區旗可見於早期的《基本法》單行本。
由於特區區旗設計曾經改動,中國香港隊出外比賽時不時會出現錯體區旗的情況。例如2004年雅典奧運會奧運選手村裏,大會準備的區旗就不符合規格。[3]
所以係香港建築師何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