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要反對日本參拜靖國神社?

2007-08-20 12:33 am
中國為什麼要反對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因為......

回答 (2)

2007-08-20 12:38 am
✔ 最佳答案
靖國神社係供奉日本甲級戰犯,即當年有份發動中日戰爭係人
佢地侵略中國,所以日本人去拜就如同認為當年日本挑起戰爭係正確既
中國人當然唔鐘意啦!

以下係靖國神社既資料

歷史
靖國神社建於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稱東京招魂社,以紀念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內戰戊辰戰爭中為恢復明治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在1879年(明治12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來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家安定。靖國神社在明治維新後是供奉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包括甲午戰爭(1894-5年)、日俄戰爭(1904年-190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日本全國神社都由內務省管理,唯獨是靖國神社則由軍方管理。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戰敗後,因爲日本的戰後和平憲法第9條説明要政教分離,國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務,因此靖國神社變成一個非政府的宗教機構。

1945年,聯合國佔領軍總司令部曾準備廢除靖國神社,為此靖國神社舉行「臨時大招魂祭奠」,把許多未死的人也來祭祀。後改為宗教法人才得以倖存。1955年以後,自民黨5次提出《靖國神社法案》,要求將靖國神社改為「特殊法人」,試圖將之國營化。1974年,由於日本社會的廣泛抗議,才沒有成功。[1]。

日本厚生省1966年將含有甲級戰犯的祭祀名錄交給當時的靖國神社宮司(即負責人)筑波藤磨,但筑波沒有把他們的牌位供奉上去合祭。

1978年10月靖國神社宮司松平永芳(戰敗時期的宮內大臣松平慶民的長子)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所判處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14人的牌位移入靖國神社合祭。

二戰後,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自從甲級戰犯靈位進入神社後,據侍衛長的回憶顯示,裕仁天皇因為不滿神社供奉二戰甲級戰犯,故自1978年後再也沒有正式參拜靖國神社。

當周恩來決定與田中角榮首相談判恢復中日邦交時,基於需要日本援助以及只要恢復邦交,跟中華民國(台灣)斷交的政治考量,提出所謂戰爭責任在於日本軍國主義者身上,而不在日本人民身上,日本人民是戰爭受害者的曖昧不明的戰爭責任二分論觀點,不但在國內四處進行二分論觀點的教育,且盡量避免安排日本人到抗日名勝古蹟去參觀,以盡量促進中日雙方的友誼。剛開始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等人數度以首相身分前往參拜時,中國國內媒體也未曾有自主性的大幅報導,雖遭到中國政府的官式譴責,但並未引起中國民間的強烈反應。但中國官方和民間加大了相應的反彈力度。因此自從二十年前日本首相以官方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以來一直存在的參拜行為,在小泉純一郎首相的時代,重新引發歷史上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國、韓國等國的激烈抗議。

日本國內對於領袖或官員參拜靖國神社亦有正反兩極化的反應,許多人認為官員只能在非公務時間以私人身分參拜,前往參拜時並不得利用公務車或其他行政資源,否則就是違背了政教分離的精神。

第一次因爲日本首相參拜靖國而引來外交危機的是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中曾根是第一個戰後首相用日本政府首相的身份來參拜。自此11年內再沒有日本首相前往參拜,直到1996年的橋本龍太郎。對於這次參拜,日本社會的反對者認為國家首相的參拜,「日本國民將會因自己的手正式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責任和戰爭犯罪而遭到來自世界的譴責。」[2]

在2001年的競選活動中,小泉純一郎保證他會在「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但是由於中國和部份亞洲國家的外交壓力,最終當選的小泉首相結果提前在8月13日參拜了靖國神社,以免顯得對反對聲音不敏感和輕視。此次參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韓國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判決首相參拜的行為違憲,並且要求停止參拜,並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權支付賠償。而支持者則也提起了訴訟,認為對靖國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遺屬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小泉首相在2001年10月8日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的侵略嚮日本中國侵華戰爭中的中國受害者則表示「衷心的歉意」。

小泉在2002年4月再次參拜。這次參拜令中國官方非常憤怒,以至沒有邀請日本到北京參與2002年9月的中日關係正常化30週年的活動。同時,因為小泉純一郎年年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兩國領導人多年沒有任何互訪,出現中日關係「政冷經熱」的局面。小泉在2006年8月15日兌現其競選諾言,於卸任前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晉三在就任日本首相之後,處理靖國神社問題相對低調。就任以來,尚未對是否參拜做出明確表態。部份外界分析,其一方面是為了安撫國內右翼勢力及提升的民族情緒;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免在東亞引起新一輪的外交風波,損害脆弱的中日和日韓關係。[來源請求]


[編輯] 供奉在靖國神社的日軍成員
截至2006年靖國神社祭祀著約246.65萬名在自戊辰戰爭始歷次戰爭日本政府一方戰死者的靈位,其中有210萬死於二戰,包括14名二戰甲級戰犯和約2000名乙、丙級戰犯的牌位。


[編輯] 陣亡者組成

靖國神社供祀的陣亡者來源。黃色是日中戰爭(1941-1945年部分)及太平洋戰爭。
靖國神社供祀的陣亡者來源(太平洋戰爭除外)。紫紅色是抗日戰爭(1937-1941年部份)。戊辰戰爭:7751
西南戰爭:6971
甲午戰爭:13619
佔領台灣:1130
義和團事變:1256
日俄戰爭: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戰:4850
五三慘案:185
九一八事變:17176
日中戰爭(1937—1941):191250
日中戰爭(1941—1945)及太平洋戰爭:2133915

[編輯] 甲級戰犯
有14位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甲級戰犯供奉在靖國神社。他們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岡洋右、永野修身、白鳥敏夫、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


[編輯] 參拜靖國神社
在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終戰紀念日」的時候,很多日本國民都去靖國神社去紀念戰死了的親友。而且,有參與過「大東亞戰爭」的日軍軍人也在這一天穿上軍衣去參拜戰死的同僚。這個宗教機構的爭議升溫的原因是由於有日本政府的官員,包括首相和內閣成員,在極具有象徵色的「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因為有些日本高級官員參拜供奉戰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過的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與韓國,對日本對過去侵略戰爭的肯定態度表示抗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靖國神社曾經作為神風特攻隊的出發儀式舉辦地。即使在現在,往往有日本二戰退伍老兵,包括當時的台灣少年志願兵以及台灣原住民的台灣高砂義勇隊等等,以身為舊日本帝國軍人的身分,在此舉行各種悼念活動。身著二戰時期日本舊軍裝,舉行列隊示威,口呼軍國主義口號,因此,靖國神社也被認為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精神聖地之一。此外,靖國神社有許多紀念碑,其中一角的一個紀念碑上的浮雕,雖然很模糊,但是如果非常仔細的觀看的話,可以看出一幅描繪的是一百多年前中日甲午海戰,另一幅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進攻上海,攻擊當時的中國軍隊的畫面。這些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就已經存在的紀念物,並非戰後新設,但是因為內容讚美了當時日本帝國軍隊如何「英勇」作戰,使得曾遭受侵略的中國非常不滿。

為日本政府官員參拜靖國神社辯解的人認為,神社的廢存早在1945年10月已由當時佔領日本的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決定,所以靖國神社已和軍國主義沒有關連,只是一座普通的宗教場所,民間人士在神社內對軍國主義的祭祀只是個別人的立場。靖國神社實際上並不具有任何影響力,因為美國已經牢牢控制著日本的對外政策與軍事,靖國神社充其量只能成為懷舊右派的紀念碑 。

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有歷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參拜這種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國家級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認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有分析指出,小泉純一郎的參拜就與日本遺族會的不斷催促,換取日本遺族會的支持與選票有關。參拜靖國神社也同時被外界——特別是中國、朝鮮及韓國等二戰中被日本侵略的國家,認為是日本領導人對右翼觀點的認同,而不能對日本的侵略歷史進行反省。

包括中國、韓國等曾受到侵略的國家認為,在當年聯合國下決定之前,神社內並未供奉二次大戰的戰犯。而這近2000位戰犯,包括東條英機等14個甲級戰犯的牌位,乃於1978年10月秋祭時秘密安放。從此,靖國神社的性質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它的地位也應該被重新審定。部份人士更認為:「把這一千多名戰犯的牌位遷入神社,表明日本官方對歷史並未有作充分的反省。」而二戰中仍在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則因為當時處於日治之下,未受到日軍所帶來的殘虐行為,而與中韓兩國相比有著較為低調的反應。至於其他也受過日本殖民統治,日後獨立的東南亞各國,如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則幾乎未有任何反應。
2007-08-20 11:29 am
cos Shinajin is ungenerours ...They think japan is proud ,but they are just jealous of JP.

收錄日期: 2021-04-23 00:15: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9000051KK028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