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史論述題(2題)~唔該高手幫手答下~thx

2007-08-19 3:54 am
1.美國在什麼程度上是1945-2000年間日本經濟發展的一項決定性因素?
2.選取任何一個亞洲國家/地區, 解釋它在20世紀為達致現代化所作的努力?
唔該哂~

回答 (2)

2007-08-19 4:55 am
✔ 最佳答案
Question 1
- 日本於1945年無條件投降後,由盟軍進駐,但實際上只有美國駐軍日本,至1952年撤出,這段時期稱為盟總時期,總司令為麥克阿瑟將軍。
- 係呢段時間美國的影響的重要的, 因為同日本的經濟發展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
(1) 二次大戰後,日本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主因是工業在大戰期間受到嚴重破壞,而回流的海外士兵亦推高失業率。適時美國和蘇聯正出現冷戰,美國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傳入經濟蕭條的日本,盟總時期的美國主要在日本進行經濟重建。
方法:
- 頒布 新憲法,把天皇的實權剝奪,由政府由首相控制,以及放棄戰爭等,以避免浪費資源在擴張領土上,可專心重建及經濟發展上。
- 推行農業改革,如頒布「農地改革法」,以平均地權,使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此外,美國亦引進新式的農業技術,增加日本農日生產力。
- 戰前日本的重工業主要由少數財閥控制。盟總政府頒布「禁止壟斷法」,防止經濟壟斷,使廣大日本商人亦能得益。
- 為使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夠維持,美國不斷向日本進口能源,特別是 石油; 其他措施包括借貸、壓抑通貨膨脹、固定日元及美元的匯率。
- 頒布「教育基本法」,推行強迫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

在盟總時期(即1952年)後,雖然日本重新獲得自主,但美國依然在各方面扶助日本的經濟發展,最後使日本在以後的數十年間,出現了所謂「經濟奇跡」。美國對日的措施如下:
- 1951-52年,美國安排日本與多國簽定 三藩市條約,結束敵對(但不包括中國),並規定日本向東南亞多國以投資及出售商品的方式賠款,這反而促進了日本企業打入東南亞海外市場。
- 美國於1952年撤出日本後,仍保留軍隊駐守日本,日本只有由少數軍人組成的 自衛隊,這可使日本政府聚焦發展經濟,減輕軍事支出。
- 1950-52年爆發的韓戰,美國介入戰爭,不斷向日本廠商訂購軍需,大大刺激了經濟發展,此現象稱為「特需」。
- 同樣的「特需」亦在1961年出現,原因是美國介入越戰,日本再次充當美軍後方軍需支援,刺激日本經濟。

但係日本本身的特質對自己的經濟發展亦起重要角色:
- 日本於1952年自主後,首要的目標是不再依賴美國的支援,而是實現 經濟自主, 而當時的國策是「無出口即滅亡」,原因是日本一直缺乏天然資源,沒有出口增加收入換取資源,國內便容易出現經濟問題。故有以下的措施出現:
(1) 良好的教育政策以提供經濟人才。
(2) 於1955年加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即現稱「世界貿易組織」。
(3) 推行「宏觀經濟計劃」、1955年「經濟自立五年計劃」,以推動經濟。

- 除了以上的政府政策外,日本人自身的特質,也造就了戰後的經濟增長:
(1) 日本人一直擅於吸收 外來知識,如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高度西化,是當時亞洲國家中少見的。日本人於戰後不斷學習由 美國 傳來的技術,到後來甚至自己發明相關的技術,以發展汽車、半導體及電子遊戲等,商品大大發售到全球,刺激了日本的經濟發展。
(2)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鼓吹 絕對服從,當戰後日本政府專心發展經濟時,全國上下一心專注生產。日本企業公司亦著重員工的忠誠,如採用終身僱用制,造成穩定的就業率,增加員工的歸屬感,企業不會因人事變動而造成嚴重損失。
(3) 日本人一向強調金錢的妥善使用,鼓吹克己節約,收入大增後並不會過度花費,反而把利潤再投資,進一步加速經濟發展。

Question 2
例子: 中國(1900-1980)
(A) 晚清改革 (1901- 1911)
(1) 由 [滿清皇室] 主導,主要的目標是政治方面,特別推行 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並1908年頒佈「欽定憲法大綱」,於9年內完成立憲,並組成國會。
(2) 其次是軍事實力的增強,包括裁減冗兵,建立新軍等。由袁世凱訓練新軍。
(3) 亦有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如建立新法制、發展鐵路、革除婦女 纏足及禁食鴉片等;並於1902年科舉停止使用八股文應考;1906年以後更取消科舉。

(B) 民國初期 (1911-1927)
- 孫中山先生的根本思想: 三民主義
包括:民族 民權 民生

(A)、民權
- 關於 [政治]
- 確定 共和_政制,防止個人專權
- 反對西方列強 帝國主義的擴張
- 人民擁有 自由,享有包括出版、集會等權利。

(B)、民族
- 實行民族獨立,獨立於西方的帝國主義的入侵。
- 每一個民族共同相處,所謂「五族共和」。

(C)、民生
- 關於 [經濟]
- 振興經濟計劃,如興建 鐵路
- 社會現代化,包括剪除髮辮、解放纏足等。

(C) 南京十年(1927-1937)
(1) 外交方面:收回部分西方列強租界、收回關稅自主權、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等,中國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2) 政治方面:北伐成功,政府無需以軍法統治,開始進入訓政時期,頒布臨時憲法,從此中國帝制永不再在中國復辟。
- 「五權分立」:除行政、立法、司法外,還設 考試及 監察,稱為五院。
(3) 經濟方面
- 統一貨幣,1933年推行「廢兩改元」,全國紙幣統一,作「法幣」。
- 鼓勵工商、農業發展。
- 修建鐵路
(4) 文化方面
- 重視教育,普及教育、大力推廣漢字注音字母的使用
- 1934年蔣介石發動「新生活運動」,鼓吹禮義廉恥,以培養古代禮儀及現代文明。

(D) 群眾運動 (1949-76)
(1) 土改 (1950-52)
即「土地改革」之意,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它的內容主要包括:
- 實行 [農民] 土地所有制,將土地分給無地的農民
- 有步驟地消滅地主階級,沒收他們的土地

(2) 大躍進(1958)
- 大躍進提出國家必須在鋼鐵業及其他重工業,於十五年內超越 英美。
- 人民公社:1958年毛澤東指出「還是辦人民公社好」,地方的貧農必須透過合作社去加強生產力,故全國農村全面人民公社化;有以下的特徵:
  - 「一大二公」:即每社規模龐大,公有程度 [高]:
  - 設分配供給制及生活包乾制:即生活的開支,如吃、喝皆由公社付擔。

(3) 文化大革命(1966-76)
- 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國家長期在混亂的局勢之中,不斷排除異己,如劉少奇、周恩來等,實行領袖崇拜,國家成為一人之治,明文規定的憲法已成一紙空文。
- 文革十年內,一切以 階級鬥爭 為綱,農村工業不事生產,國家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物資嚴重短缺。
- 文革的源起由文學作品「海瑞罷官」,而其作者吳唅更被批倒。因此,許多學者為吳唅平反,卻被指為 反革命份子。自此,許多學術知識都被視為反革命,學者不斷受到批鬥,十年浩劫期間學術可謂停滯不前。
- 在文革時間,亦不斷鼓吹「爹親娘親不如 毛主席親」,造成兒子批鬥父親、學生批鬥老師的現象,造成社會上的極度不融洽,倫理崩潰。

(E) 鄧小平的現代化計劃(1978-)
於1982年,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意義包括以下各方面:
- 堅持社會主義:堅持馬列主義。
- 「有中國特色」:強調不能照搬別國模式,應發展出合乎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故經濟改革的特色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 四個現代化:指 農業工業科技國防

(P.S. 你去講多D, 呢d計劃既背景,點解會有呢d現代化計劃出現,因為題目要"解釋”原因呀!)
2016-01-31 8:38 pm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當舖、提供借錢、借貸、借款、代辦房屋二胎、汽車融資、房貸等當舖借款服務!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當舖汽機車、貨車、重機械、鑽石、珠寶、名錶、精品、不動產皆可當!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汽車借款、法定利率!5分鐘可知額度20分鐘快速撥款!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汽車借款迅速放款不囉唆、可彈性還款、選擇正確金援管道,才能真正省利!

歡迎來店(電)洽詢 有專員為您服務

電話:03-4520077 03-4520077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中華路二段292號

仁寶當舖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25: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8000051KK045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