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修辭手法)

2007-08-19 1:34 am
甚麼是借代,比擬,象徵?

回答 (2)

2007-08-19 2:32 am
1.比喻:是一種利用事物的相似點,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修辭方式。
2.排比:將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關聯句子連續排列出來,稱為排比。
3.比較:拿兩件或以上性質相近的物件或事物作一對比。
4.對比:是把兩種相互對應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關的兩面並列在一起,
     從性質、形象或時間上加以對照比較。
5.引用:引用有關名人語錄、格言、民謠等,來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
6.比擬:比擬是指根據想像把物當作人,或把人當作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
7.擬人:擬人是指把物當作人來描寫的一種修辭手法。
8.擬物:擬物是指把人當作物看待的一種修辭手法。
9.仿擬定義:指故意模仿現成的詞、語、句、篇而臨時創造新的詞、語、句、篇。
10.雙關:雙關是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語音或語義的關係,
      使詞句具有雙重意義,造成表面上是一個意思,
      而暗中隱藏另一個意思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
11.誇張:誇張是指用言過其實的說法對表達的事物加以擴大或縮小,
      以突出事物本質和加強表現效果。
12.疊字:疊字是指把兩個或以上的字形和字義相同的字重疊在一起使用。
13.疊詞:疊詞是指把同一的兩個音節以上的詞或詞組不加停頓地重疊使用。
14.疊音:疊音是指將同一的字或詞不加停頓地重疊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法。
15.疊韻:疊韻是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
16.複疊:複疊是指將相同的詞、句相疊在一起。
17.反問:用問句形式表示對事物的斷定,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而否定形式則表示肯定意思的。
18.設問:設問是指故意設置問題,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手法。
19.反覆:反覆是指用某些相近的詞語或句子在文章中反覆出現,來渲染感情。
20.頂真:頂真是指用上一句的結尾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一直連貫下去,
      使前後的句子頭尾蟬聯接。
21.對偶:對偶是指將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相關的兩個語句成對地排列。
22.對仗:是指把字數、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兩個句子成雙成對地排列在一起,
      使之互相對照、互相補充,取得詩歌形式上和意義上兩方面整齊勻稱。
23.雙聲:雙聲是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聲母相同的一種修辭手法。
24.襯托:襯托是指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來陪襯主要的事物,使主要的事物突出。
25.映襯:映襯是指把兩類相反或相似的事物,用相互映照的方式表達出來,
      取得互相襯托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
26.想像:想像是指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27.象徵:根據事物間的聯繫,以甲物示乙物,表現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28.聯想: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
29.反語:反語是指用與真意相反的話語進行表達,多含諷刺意味。
30.諷刺:指用比喻、誇張等手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
31.精警:精警是指用簡練而出奇的語句表達複雜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32.借代: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名稱,借用有密切關係的另一事物的名稱去代替。
33.用典:是指運用詩文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
34.層遞:把結構相似、字數大體相等的詞組和句子,按照程度深淺、
      語意輕重、範圍大小、時間先後或數量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
      以表達客觀事物的遞升或遞降。
35.拈連:利用上下文的聯繫,把適用於甲事物的詞語,巧妙地運用到乙事物。
36.移就:指兩項事物相關聯,描寫一事物修飾另一事物的性狀的。
37.婉曲:不直截了當地說出本意,而用委婉、曲折的方式暗示給讀者。
38.迴文:刻意追求字序的迴繞,使同一語句既可順讀,也可倒讀。
39.摹狀:利用詞語描摹人對事物情態性狀的感覺。
40.摹聲:利用擬聲詞摹擬人、動物或事物的聲音。
41.摹色:利用色彩描摹客觀事物的色彩。
42.摹繪:借助於各種感覺,運用語言手段描摹客觀事物聲、色、味和情態。
43.色詞:指一些附設在別的詞上,用來描述顏色的詞。
44.象聲詞:摹擬聲音的詞。
45.示現:回憶、預想、懸想的手法,把已經過去的事、
      將要發生的事或者既未出現、也不會發生的事,生動地顯現出來。
參考: yahoo
2007-08-19 1:51 am
借代: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體,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例子(1):
巾幗不讓鬚眉。(以「巾幗」借代女人、「鬚眉」借代男人。)

例子(2):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
(以「朱門」借代富貴之家、「死骨」借代屍體。)

例子(3): 過盡千帆皆不是。《夢江南》.其二 溫庭筠(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陶潛 (以「黃髮」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 她希望長大後當白衣天使。(以「白衣天使」借代護士。)

(from http://home.stlouis.edu.hk/~artlai/chinese007.htm)

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就是比擬。
寫作時善用比擬,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擬人:
把事物當成人來寫,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動。
例子(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例子(2):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擬物:
[1]把人當成事物來寫。
例子(1):人群不顧一切,湧了上來。
例子(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2]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子(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例子(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from http://home.stlouis.edu.hk/~artlai/chinese005.htm)

2007-08-18 17:51:52 補充:
象徵...未聽過-___-"對唔住...


收錄日期: 2021-04-13 12:59: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8000051KK035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