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會館是什麽地方

2007-08-18 9:32 pm
知唔知八和會館是什麽地方

回答 (4)

2007-08-18 9:35 pm
✔ 最佳答案
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清光緒初年,更名為“八和會館”至今已有一百二十餘年歷史,一直是廣東粵劇從業員的專業組織。

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一九五三年,在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香港分會的基礎上,重新註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作為香港粵劇工作者的團體組織。

&&&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約始創於19世紀末,原址位於廣州黃沙,此後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均設有分館,其會員稱為八和子弟,目前人數逾7000人。

歷史
八和會館成立之初,期望加強行業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回復戲班事業。成立不久,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羅品超、林小群、陳笑風、白雪仙等都先後加入該館。

當時建築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透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的時期舉辦義演,扣除工資後所籌集而成。凡是入會會員都需要付出白銀一兩作為「份金」。終於在清朝光緒十八年(1889年),八和會館在廣州黃沙舊地海旁街落成。


組織
八和會館共分八堂,作為粵劇藝人住宿之用: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當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慶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軍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戲賣戲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樂人員在普和堂。由於工作人員有很多,八和會館更設有方便所(醫療室)、養老院、一別所(安排身後事情)、小學、何益公司(戲箱行)。

八和會館會員眾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後期實行行長制度,各行行長都是全體人員推舉出來,到了今天仍然會定期選舉主席。隨著粵劇不斷向各地發展,八和會館也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佈世界18個國家或地區,而廣東的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人士尊為「母會」。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香港的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終於在1953年,重新註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統理粵劇整體事務。四十年來,該會在推動粵劇在國際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新加坡八和會館前身為「梨園堂」於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創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890年)始更名為八和會館。除了這兩個分會,還有「澳門八和會館」、「美東八和會館」及「英港怡情雅聚」。


香港八和會館
香港八和會館成立於1953年,是香港粵劇工作者一個非牟利性質的工會組織,屬下分別有事務組(慎和堂)、演員組(香港粵劇演員有限公司)、音樂組(普福堂)、燈光佈景組(畫部工會)、服裝道具部(衣雜箱工會)、武打演員會(鑾和堂)及香港八和粵劇學院(非牟利機構)等六個屬會、一個附屬機構。


歷屆主席
第一屆(1953年):新馬師曾
第三屆(1955年):關德興
第七屆(1961年):何非凡
第十一屆(1964年):麥炳榮
第十二屆至第十五屆(1965-1970年):梁醒波
第廿六屆至第廿七屆(1992-1996年):汪明荃
第廿八屆至第三十二屆(1997-2007年):陳劍聲
2007-08-30 12:01 am
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清光緒初年,更名為“八和會館”至今已有一百二十餘年歷史,一直是廣東粵劇從業員的專業組織。

   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一九五三年,在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香港分會的基礎上,重新註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作為香港粵劇工作者的團體組織。

可以EnterE個website: http://hkbarwo.tripod.com/
2007-08-19 7:38 pm
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約始創於19世紀末,原址位於廣州黃沙,此後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均設有分館,其會員稱為八和子弟,目前人數逾7000人。


歷史

八和會館成立之初,期望加強行業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回復戲班事業。成立不久,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羅品超、林小群、陳笑風、白雪仙等都先後加入該館。

當時建築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透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的時期舉辦義演,扣除工資後所籌集而成。凡是入會會員都需要付出白銀一兩作為「份金」。終於在清朝光緒十八年(1889年),八和會館在廣州黃沙舊地海旁街落成。


組織

八和會館共分八堂,作為粵劇藝人住宿之用: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當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居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慶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軍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戲賣戲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樂人員在普和堂。由於工作人員有很多,八和會館更設有方便所(醫療室)、養老院、一別所(安排身後事情)、小學、何益公司(戲箱行)。

八和會館會員眾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後期實行行長制度,各行行長都是全體人員推舉出來,到了今天仍然會定期選舉主席。隨著粵劇不斷向各地發展,八和會館也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佈世界18個國家或地區,而廣東的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人士尊為「母會」。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香港的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終於在1953年,重新註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統理粵劇整體事務。四十年來,該會在推動粵劇在國際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新加坡八和會館前身為「梨園堂」於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創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890年)始更名為八和會館。除了這兩個分會,還有「澳門八和會館」、「美東八和會館」及「英港怡情雅聚」。


香港八和會館

香港八和會館成立於1953年,是香港粵劇工作者一個非牟利性質的工會組織,屬下分別有事務組(慎和堂)、演員組(香港粵劇演員有限公司)、音樂組(普福堂)、燈光佈景組(畫部工會)、服裝道具部(衣雜箱工會)、武打演員會(鑾和堂)及香港八和粵劇學院(非牟利機構)等六個屬會、一個附屬機構。

歷屆主席
● 第一屆(1953年):新馬師曾
● 第三屆(1955年):關德興
● 第七屆(1961年):何非凡
● 第十一屆(1964年):麥炳榮
● 第十二屆至第十五屆(1965-1970年):梁醒波
● 第廿六屆至第廿七屆(1992-1996年):汪明荃
● 第廿八屆至第三十二屆(1997-2007年):陳劍聲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8-18 9:55 pm
八和會館
館址:香港九龍油麻地彌敦道493號展望大廈五樓A座 電話:23842929


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清光緒初年,更名為“八和會館”至今已有一百二十餘年歷史,一直是廣東粵劇從業員的專業組織。

   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一九五三年,在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香港分會的基礎上,重新註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作為香港粵劇工作者的團體組織。


收錄日期: 2021-05-01 22:45: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8000051KK021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