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地球紀錄上最強的颱風(熱帶氣旋)泰培。1979年10月12日,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泰培中心風速每小時307公里,最低氣壓870百帕,環流寬2220公里左右,足以遮蔽半個美國。
颱風(亦稱颶風或旋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但颱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個意義。
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級12級及以上(即每秒32.7米)稱為颶風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其中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據美國軍方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太平洋及中國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17.7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分是八月,其次是九月和十月。
在非正式場合,泛指所有在北太平洋西部出現的熱帶氣旋,包括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
分級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規定,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發生的熱帶氣旋,分為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及颱風;連同可能發展成為熱帶氣旋的低壓區,共五級。各地向外公佈的分級和名稱有時略有不同。以下為中國大陸、港澳、台灣及美國氣象機構使用的分級方法:
世界氣象組織建議的名稱 中心持續風力 中國大陸[1] 台灣 香港/澳門 美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
低壓區(熱帶擾動)
熱帶低氣壓 8級以下,即≤17.1米/秒,
每小時不足33海里/62公里 熱帶低壓 熱帶性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壓
熱帶風暴 8至9級,即17.2至24.4米/秒
每小時34至47海里/62至88公里 熱帶風暴 輕度颱風 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
強烈熱帶風暴 10至11級,即24.5至32.6米/秒
每小時48至63海里/89至117公里 強熱帶風暴 強烈熱帶風暴
颱風 12級以上,即≥32.7米/秒
每小時64海里/118公里或以上 颱風 颱風 颱風 颱風
12級至13級,即32.7至41.5米/秒
每小時64海里至81海里 颱風 中度颱風
14級至15級,即41.5至50.9米/秒
每小時81海里至99海里 強颱風
16級以上,即≥51米/秒
每小時100海里以上 超強颱風 強烈颱風
每小時130海里以上 超級颱風[3]
[編輯] 颱風的命名及編號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最高記錄是5個同時存在,這也是全球的記錄)[來源請求],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大陸、台灣和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熱帶氣旋。而美國海軍則為整個西北太平洋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兩位數字編號(後來改成兩位數字加上英文字母w)。
為減少混亂,日本在1981年獲委託為每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內的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國際編號,但容許其他地區繼續自行給予編號。自此,在大部分國際發布中,發布機構會把國際編號放在括號內(JTWC除外)。但是,各氣象機構有時對熱帶氣旋的編號會有差別,主要是因為其對熱帶氣旋強度的評估有所不同。例如在2006年風季,中國氣象局曾對一個未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風暴(中國氣象局的0614)編號,因此在餘下的風季,前者的編號都比後者的多出一個[4][5]。
由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表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英語:WMO Typhoon Committee)制訂。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別由14個委員國各提供兩個名字組成[6],名字會由所提供國家的英文國名順序使用。不同於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日本氣象廳會同時根據這一套新名單為這些熱帶氣旋命名。這些名字及編號除了用於為國際航空及航海界發放的預測和警報外,亦是向國際媒體發放熱帶氣旋消息時採用的規範名稱。
在大中華地區,氣象機構會為熱帶氣旋的外文名就其發音和意義翻譯。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會商議一致的翻譯,[7],台灣則自行翻譯這些名字。[8]
當熱帶氣旋在某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該地區可要求將其除名。為該熱帶氣旋起名的國家會再提一個名字作替補。例如中國大陸和香港會由市民提名,再選出若干優勝名字,提交世界氣象組織確認選擇其中一個名字。
[編輯] 路徑
颱風的主要生成地區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當中以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數目較少。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基本上全年都會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數最為頻密。熱帶氣旋生成的位置分佈與季節有關,在冬、春季較為偏南,夏天和初秋較為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