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ps:
世上有超過100種
血癌..皮膚癌..骨癌..淋巴癌..腦瘤..鼻咽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肺癌..乳癌..肺癌..胃癌..肝癌..胰臟癌..節腸直腸癌..子宮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攝護腺癌.....要分更細一點的話更多喔!
癌症,英文名稱為「CANCER」,意思就是〝惡性腫瘤〞,也就是國人俗稱的「惡性病」。有關癌症的文字記載,存在久遠。早在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古代印度,即曾見有陳舊手稿,記述了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於中國,有關癌症的描述,一些古文學家指陳:最久遠的案例,似應起碼可以上溯到漢文帝時代的淳于意,也就是緹縈之父,他於當時所記載的胃癌病例。約於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素有「西方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依據他在臨床觀察所見:指出人體的腫瘤(或叫贅生瘤)可以大致將他們區分成「無害性」腫瘤以及「危險性」腫瘤這兩大類。而他所稱的「危險性」腫瘤,也就是相當於今日大家所常聽到的「癌症」。英文稱癌症為「CANCER」,這個字也正是源出於當時的古希臘,原意本來指的是「CRAB」,螃蟹,除了取其形狀貌似人體某些皮膚癌病之外,也更意味著癌瘤細胞四處蔓延﹑破壞﹑「橫行無道」,為害人體全無章法之事實。
十大死因的首惡
不分國界也無視種族的差異,癌症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共同敵人。於北美,在今天平均每三位美國人終其一生,預期即有一位罹患癌症。總體上來說,癌症的死亡率(mortality rate)在美國約為48 左右,且近五年來在十大死因中癌症是排在心臟血管病變之後而名列第二。同時於1996年,公衛學家第一次觀察到:美國癌症的整體死亡率於多年來首度有轉呈下降的證據。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台灣本土的情況,癌症總體的死亡率高達75 左右。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相關數據顯示: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癌症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第八位,感染症如肺結核在當時是重點疾病,民國五十一年時癌症提昇為十大死因之第五位,民國六十七年時進而跳升為第二位。而自從民國七十一年以來,一直到民國八十六年的今天,癌症赫然是年年高踞十大死因的第一位。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979年國內約有一萬兩千人死於癌症;1983年時增為一萬五千人﹔1988年時續增為一萬八千人﹔而於1994年,台灣總共有兩萬三千兩百四十人死於癌症。至於1995年最新的數據指出:癌症死亡的人數比1994年者又多出9.85 ,死亡率己達每十萬人口中有121.56人死於癌症的新高點。平均而言,國內同胞每五人辭世時,有一名其直接死亡原因就是癌症。不僅如此,台灣癌症〝發生率〞以及〝死亡率〞,持續呈現逐年高昇的趨勢,到目前仍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失控轉形的細胞
據估計,成人個體內至少有十兆以上的細胞。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的生理﹑生化功能,以及它們的成長﹑分化﹑增殖﹑自然淍亡的生命週期都受到非常嚴謹的節制。假使因外來的長久致癌刺激,或內生性的基因突變,導致細胞無法維持正常生理狀態時,這些失控恣意成長進而四處擴張,轉移的變形細胞就是癌症細胞。換句話說,癌症肇始於人體內一些轉形的異常細胞,因脫離正常節制的軌道,
失控而〝快速增長〞﹔或因細胞淍亡(apoptosis)自然機轉之喪失,而導致〝長生不死〞,衍生成癌瘤。臨床上,癌症非但可以針對鄰近的正常組織器官產生擠壓﹑迫害,導致出血﹑阻塞﹑潰爛﹑疼痛或器官功能喪失…..等症狀;這些癌瘤細胞更可以無聲無息地經由血液及淋巴的循環途徑,四處衍生遠端轉移(metastasis),傷害組織、干擾器官系統,終致奪走病人的生命。
癌症的種類
於人體從頭髮髮根到腳趾頭指甲床下的組織細胞,可能衍生出來的癌症超出一百種以上。每一種不同的癌症各自有屬於自己的生物學特性,與不同於他種癌症的臨床表現與治療成效。由此可知,「癌症」絕非僅只是一種特定的〝疾病實體〞(disease entity),而應該是涵括許許多多惡性腫瘤的集體名詞。也正因此,癌症的診療一定要求助於學有專精的〝臨床腫瘤〞專業工作人員。為了方便瞭解起見,我們可以將癌症簡要地區分成底下幾種:1)血液科惡性疾病(hematologic malignancies),此大類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以及2)實質固態瘤(solid tumors)。這裡頭,實質固態瘤依照其每一種癌症惡性細胞的來源,在人體胚胎學上的區別,又可大致再細分成1.上皮細胞癌(carcinoma),如肺癌,胃癌,子宮頸癌….等﹔還有2.肉瘤(sarcoma),如軟體組織肉瘤,骨肉瘤….等﹔以及3.其它惡性實質固態瘤,如生殖母細胞瘤(germ cell tumors),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等。
癌病的防治
也許,有些民眾在觀念上不這麼以為,但是一般癌症醫學的學者專家卻同意一個說法,那就是:絕大多數的「癌症」如同國人習見的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如果防治得宜,癌症更是一種最容易被「根治」的慢性病。癌病的得來,絕非偶然。約有百分之九十的癌症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遺傳病,反而是與己身的外在環境﹑個人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行為習性…..等息息相關。癌症的治療型態,大體上來說,可分成: 根治性癌症治療, 積極延壽性治療, 緩和症狀性治療,以及 安寧療護。儘管「根治」癌症是我們大家冀望得到的最高治療目標,然而當癌症病情轉遽而與「根治」的機會錯肩而過時,醫護人員也通常會盡力在不傷害生活品質的大前題下,設法來延長病人的生命。如果癌病更持續嚴重惡化下去時,臨床醫護人員也會適時提供〝安寧療護〞,目的在於維持病人身、心、靈的舒坦,讓他們尊嚴安詳地,順應〝自然〞的步調往生得福。筆者在臨床實務上的確常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不分病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以及教育程度的高與低;國人一旦罹患癌症之後,往往驚惶失措,在沒有適度〝心理準備〞之狀況下,甚至連應該如何安排正確就醫的流程,有時候都顯得〝茫無頭緒〞。隨著資訊的發達,電腦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以為:如何持之以恒,有系統地來宣導正確的癌症防治知識,已經是當今國內臨床腫瘤醫藥、護理學界及相關從事人員責無旁貸的使命。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國人能逐步矯正〝忌諱〞談論癌症,輕忽自己身體早期癌病帶來的症狀,不願及早面對現實的逃避心態。雙管齊下,大家長久努力的結果,或許我們便可從旁帶動,國內正規癌症醫學的進步與推展,以造福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