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有兩個資料, 余英時, 嚴耕望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9.gif
余英時(1930年1月22日—),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生於中國天津,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取得歷史學之哲學博士學位。
歷任美國密歇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並曾於1991年至1992年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
余英時曾經比喻自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會持續觀察政治、評論政治,但不會參政。自1980年代起,他經常在台灣發表許多政論文章,頗獲政府當局的重視。六四事件(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他也在美國學術界發起聲援活動,在《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公開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對於六四事件後被迫流亡海外的一批知識分子和學運領袖,包括劉賓雁、蘇曉康、孔捷生、陳奎德、阮銘、遠志明、張郎郎、張伯笠和白夢等人來說,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學社」是他們人生旅途中最難忘的驛站和庇護所,而余英時夫婦催生功不可沒。儘管其思想與北京官方思想相抵觸,但他的著作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大量出版。
2006年11月16日,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詹姆士·畢靈頓博士宣佈余英時與美國非洲裔歷史學家約翰·霍普·弗蘭克林共同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99%E8%8B%B1%E6%99%82&variant=zh-hk
嚴耕望(1916年-1996年10月9日),名德厚,字耕望,號歸田,安徽省桐城縣人,歷史學家。嚴耕望專治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和歷史地理,以治學方法嚴謹聞名。
生平
嚴耕望於194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師從於歷史學家錢穆。
嚴耕望歷任齊魯大學研究所助理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約講座,東吳大學特約講座,新亞研究所教授。1970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嚴耕望於1996年10月9日於臺北忠孝醫院因腦溢血逝世,享年80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A%B4%E8%80%95%E6%9C%9B&variant=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