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絲綢、天文、葡萄各項是由中國傳入西方,還是由西方傳入中國?

2007-08-15 11:15 pm
請寫是中國哪一個朝代傳的。

回答 (1)

2007-08-15 11:26 pm
✔ 最佳答案
火藥一般認為發明於9世紀的唐朝(公元618年~907年), 於《真元妙道要路》一書中記載, 亦有文學作品中在唐朝以前出現木炮這類武器, 但因此類作品皆著於唐朝以後, 真實性成疑, 所以並不被承認為發明時間.
有研究指出火藥始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但是因為文獻不足以及當時只是因為煉丹時偶爾做出的副產品/失敗作, 並沒有制式紀錄製作方法. 其中一種相傳最初火藥紀錄原因, 則為煉丹術文獻中的記載, 警告千萬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 不然就會引起爆炸. 可是現在可追尋的文獻中, 亦可看出當時的混合物混有多種不能燃燒的材料, 甚至有混進人類精液. 亦有推測火藥始用於方便點火.
一直到19世紀為止, 黑火藥都是唯一知道存在的推進燃料以及炸藥.
火藥一般被中國人認為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方國家並沒有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一說, 但是多承認火藥為中國最先發明並使用。
一般認為11世紀宋朝時, 中國開始把其使用為戰爭工具, 以火箭和投石機搭載的炸彈形式出現。最早可追尋的紀錄為1259年﹐竹枝被使用來發射瓦土彈頭. 此類火箭大都只是驚嚇作用, 並不實際構成巨大威脅. 倒是初期火藥有不少有毒混合物, 例如汞和砷, 因此可以被視為一種化學武器。
現時找到最古早的金屬製大炮約製作於1323年。但是元朝(1279年~1368年)之前的蒙古人有使用大炮來對抗當時的俄羅斯人﹐當時歐洲的羅吉爾·培根於1248年就有記載於其著作中。
在1304年阿拉伯人亦將黑火藥應用在軍事上﹐放在竹或鐵製的管內﹐以射擊箭枝。
歐洲方面﹐最早有大炮的紀錄則為1313年於比利時根特市出口的大炮。而於14世紀中期﹐不論是歐洲還是中國的文獻也有非常多的大炮使用紀錄。不過﹐是歐洲人先發現。其實火藥中只有三種成份是有用的﹐亦是最先明白主要有效成份為硝酸鉀.
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製作火藥兵器的最大問題﹐還是難以生產能夠承受火藥爆炸力的炮管/槍管. 所以歐洲亦有傳說中國只使用火藥來作煙花和炮仗. 事實是13, 14世紀以後, 中國還是有大量使用大炮和火箭. 例如北京的矮厚城牆, 作用就是用來防禦炮擊的。而明朝(公元1368~1644年)的首都亦在1421年由南京移往北京, 相傳就是因為南京附近的山脈都是極佳的侵入者對南京炮擊地點.
火藥以及槍炮的起源一直極有爭議性, 因為很多中國的現存文獻都是在17世紀左右的抄本而非初時的正本. 而中國的火藥兵器發展在和歐洲商人有接觸以前, 亦不能脫離原始階段. 根據日本的紀錄表示, 在葡萄牙人在1543年於種子島登陸(或應說是撞船意外)前, 日本並沒有(或已失傳)手持的火藥兵器. 而元朝大量使用火藥兵器似乎就是使火藥兵器興起的原因, 不過之間還是有一段時間使用舊式的攻城兵器如投石機.

絲綢,是由蠶的蠶繭抽絲後編製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再經過精心編製而成的紡織品,人們通過養蠶,當蠶結繭準備羽化成蟲時,將蠶繭放入沸水中煮,並及時抽絲。一個蠶繭可以抽出800——1200米的蠶絲。絲綢著名的光澤外表來自於像三棱鏡般的纖維結構,這令布料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並將光線散射出去。在中國,絲綢一詞也指代人造的,具有與天然絲綢一樣光澤的紡織品。
歷史
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為中國帶來了溫暖的氣候,令桑樹和蠶的養殖可以在黃河流域廣泛的進行。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中國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的一次考古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說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衛斯,《中國絲織技術起始時代初探》)。不過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由於其編製技術在當時是一種複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國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初中國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韓國則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與公元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的:傳說幾位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工作的僧侶將蠶種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從中國帶出,並輾轉到達君士坦丁堡。雖然這個傳說的可信度並不高,但隨後的拜占庭人確實發展了絲綢編製技術,在皇宮庭院內設立蠶室和繅絲機,為皇帝服務。當時拜占庭所有的土產絲綢大多被皇室成員享用,剩餘的材料也能以一個高昂的價格賣到市場上。

《本草綱目》:「葡萄,漢書作蒲桃,可以入酺,飲人則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圓者名草龍珠,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經》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59: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5000051KK030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