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情感的誤置(pathetic fallacy)?

2007-08-15 12:18 am
有誰可以清楚解釋什麼是情感的誤置?
定義是什麼??

回答 (2)

2007-08-15 12:22 am
✔ 最佳答案
哲學上有一種名辭叫「情感的誤置」(pathetic fallacy)是一種把自己情感、情緒投射到不具有這些情緒或是能力的對像上。與其說是「主角的感受,讀者的共鳴」,不如說是「讀者的感受造成主角的共鳴」。畢竟 書中的人物是不存在的,人物人際間的價構也是屬於一種擬真化的投射,我們說某某人是偽君子,說他是「岳不群」,可是、可是是我們看到了岳不群想到某某人(其實根本看不到),還是從某某人聯想到岳不群呢?就好像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生,不為桀亡」,天就是天,堯舜也好、毛澤東江澤民也好、都不關你們的事,人們把天賦予如是多的解釋:文化、迷信、傳統、政治,其實都是「情感的誤置」,所以「人之思天,是為失萬物之情也。」
  同樣道理,一本書就躺在那裡,我們讀完了它,覺的它感情豐富,(我當然不是要求大家要「人之思書,是失萬物之情」,如果真是這樣,那讀書就索然無味了),只是書本是死物,但是書卻突然變的有感情了,是因為我們有感情呢?還是書自己會「為堯生,為紂亡」了、自己會「十年生死兩茫茫」了?

  舉個例好了,今天我-風雲,個性是屬於「理在情不存」此等的,那我看到郭靖殺拖雷安答一幕,我會豎起姆指說:「好,大丈夫不拘泥小情小愛,為國我民,有為者亦若是」;可是如果今天我的個性恰恰相反,是歌德少年維特那種多愁善感,那我是不是要說:「郭靖無情無義,不愛親人愛國家,冷血!」請問,是郭靖有感受還是讀者有感受呢?其實郭靖也真倒楣,怎麼做都有人說錯,可是,說他錯的那個人是誰、是誰用價值觀來判定郭靖行為的?又是誰賦予主角行為做情緒解釋的?(請注意,我用是「情緒解釋」而不是「行為解釋」)好像、好像都是我們自己吧。  

  也許有人說,書會有感情是因為那是作者和讀者的互動 可是一本「乞丐囝仔」毀譽參半,有人說看了很感動、有人說很無聊,這又怎解釋「書會有感情」呢?這又怎麼解釋「主角的感受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所以,少林門下弟子樓上的留言應該要倒過來講,本來不懂的想法:「小姐,你那時也在嗎?我真的不知.....我不是不尊重她,也不是覺得她不美,不知就道是不知道,不是美麗就要看的,天下間沒有這個道理....」在讀了天龍八部、在看到了蕭峰的行為後,就懂了、就明白了,可是,蕭峰真的是因為「沒有這個道理」才看不到康敏嗎?說穿了,還是我們讀者賦予主角行為上的情緒解釋了。(請注意,我用是「情緒解釋」而不是「行為解釋」。)

  所以,我認為儘管是「形單隻影,他有小龍女長伴」和楊過不同也大可放心,等某天,機會來了,或是行為或是價值觀上感受到了,再看看書中的楊過和小龍女,可能就會想:「沒什麼嘛,我馬子比小龍女漂亮多了!」

  不為什麼,只是因為「讀者感受會不會造成主角行為共鳴」而已。
2007-08-15 2:51 am
指賦無生命物以人的情感




是一種把自己情感、情緒投射到不具有這些情緒或是能力的對像上


哲學上有一種名辭叫「情感的誤置」(pathetic fallacy)是一種把自己情感、情緒投射到不具有這些情緒或是能力的對像上。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16: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4000051KK034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