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鷹吊顧彥先 劉義慶

2007-08-14 1:36 am
主旨是什麼?
文章體裁是什麼?
內容是關於什麼?
為什麼張季鷹不與孝子握手?此舉是否無禮妄為?
你認為張顧二人的感情如何?

THX A LOT

回答 (1)

2007-08-16 10:52 pm
✔ 最佳答案
文章體裁是記敘文!

魏晉時代有一位顧彥先先生,他一生愛好談琴。死後家人就把他生前最鍾愛的琴放在靈床上。過不久,他的朋友張季鷹前去弔喪,他克制不住自己悲傷的情緒,就朝琴的方向走過去,拿起琴來就彈。談完之後,他撫摸著琴說:「顧兄啊!你還能欣賞這琴音嗎?」於是又大哭起來,然後竟然沒有去握孝子的手加以慰問,就這樣跑出了靈堂。照理說,去為死去的朋友哭悼,但是沒有行執孝子手加以慰問的禮,然後就走掉了,這是很不合常禮的。可是本篇是讚許季鷹他弔念死者感情異常殷切,分非尋常人可及,因此仍合乎史記上所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顧全大局的古訓。此外,季鷹撫琴曰:「顧彥先,頗復賞此不?」當季鷹對顧彥先是否能聽到琴音的可能性採疑問的態度時,其實也正表示人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又企圖安排往事重演,體現奮力挽回的我在。然而渴求重回往日情懷,固然需要勇氣,但面對過往已逝,而不執意活在過去美好的窠臼裡;也不故作曠達,假裝不在乎,就讓傷痛與時並存,成為「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的一部分,那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氣吧!


無情之物尚在,有情之人何尋?







顧彥先平生好琴、及喪,家人常以琴置靈床上。張季鷹往哭之,不勝其慟,遂經上床鼓琴。做數曲竟,撫琴曰:「顧彥先,頗復賞此不?」因又大慟,遂不執孝子手而出。傷逝7 ~ p.590


賞析:顧彥先一生好彈琴,在他死後,他的家人經常把他的琴放在靈床上。張季鷹前去哭弔他,無法克制自己內心的哀慟,就直接到靈床邊彈琴。談完幾首曲子之後,撫摸著琴說道:「顧彥先啊,你還能欣賞這琴音嗎?」於是又大哭了起來,而沒有行執孝子手加以唁慰的禮,就出了靈堂。
張季鷹的一句「顧彥先,頗復賞此不?」,道出了知己好友離己身遠去的深沉悲慟。見到昔日好友平生最愛的琴,現在竟靜靜的躺在靈床上,不禁令人想起過去一起撫琴弄音的快樂時光。而今,好友已逝,自己彈的琴音再也無人欣賞,平時的知音已不在,那種痛楚若非親身經驗,怕是用遠無法明瞭的。而張季鷹的這句話卻真真切切的引起了旁人及讀者的共鳴。也不禁為他們掬一把心酸淚!
而張季鷹因為痛的太深、太徹底,所以當他無法顧及當時的禮法需要執孝子之手離開的規定,我們認為他可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在已經背負了這麼重的悲傷之下,還硬要他遵守這些冰冷無情的禮法,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參考: Website


收錄日期: 2021-04-23 00:23: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3000051KK042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