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是不是牛頓提出的?

2007-08-11 10:26 pm
萬有引力是不是牛頓提出的?

回答 (4)

2007-08-11 10:32 pm
✔ 最佳答案
萬有引力是不是牛頓提出的?
萬有引力是不是牛頓提出的?

回答

萬有引力是牛頓提出的..........


萬有引力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本文需要您的關注
請在進一步修改後,從需要關注的頁面的列表中刪去相關提示,並刪除這個模板。

A▼▲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物理學》相關條目專用的全文手工轉換。要增加正簡轉換的內容,請進入此一位址。以下為轉換內容:
zh-tw:萬有引力;zh-cn:萬有引力;zh-hk:萬有引力: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萬有引力




zh-tw:迴圈量子重力理論;zh-cn:圈量子重力論: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迴圈量子重力理論,原文或英文為Loop quantum gravity theory
zh-tw:核分裂;zh-cn:核裂變: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核分裂,原文或英文為Nuclear fission
zh-tw:核融合;zh-cn:核聚變;zh-hk:核聚變: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核融合,原文或英文為Nuclear fusion
zh-tw:電漿;zh-cn:電漿體;zh-hk:電漿: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電漿,原文或英文為Plasma
zh-tw:電漿態;zh-cn:電漿態;zh-hk:電漿態: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電漿態,原文或英文為Plasma state
zh-tw:量子重力;zh-cn:量子重力: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量子重力,原文或英文為Quantum gravity
zh-tw:純量;zh-cn:純量: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純量,原文或英文為Scalar
zh-tw:轉換;zh-cn:變換: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轉換,原文或英文為Transform
zh-tw:向量;zh-cn:向量: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向量,原文或英文為Vector

顯示↓關閉↑附加說明(對轉換結果有疑問時)
用詞轉換(正簡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以電腦程式適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都是對該技術手動轉換的應用。
由於技術所限,用詞轉換有時會不穩定,在剛剛增加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時,由於暫存原因不一定馬上顯示轉換後的正確結果。你可以嚐試單擊這裡進行強迫更新。

萬有引力(Gravitation),又名引力交互作用或重力交互作用。在一般使用上,常亦稱為重力(Gravity)。

在物理學上,萬有引力或重力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萬有引力即重力交互作用是自然界的四大基本交互作用之一,另外三種交互作用分別是電磁交互作用、弱交互作用及強交互作用。萬有引力是上述交互作用中作用力最微弱的,但是在超距上萬有引力仍然具有吸重力的作用。在古典力學中,萬有引力被認為來源於重力的力的作用。(Gravity即重力,亦通常被用作gravitation,即萬有引力的同義詞)。在廣義相對論上,萬有引力來源於存在質量對時空的扭曲,而不是一種力的作用。 在量子重力中,重力微子被假定為重力的傳送媒介。[1]

在地球上重力的吸引作用賦予物體重量並使它們向地面下落。此外,萬有引力是太陽和地球等天體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沒有萬有引力天體將無法相互吸引形成天體系統,而我們所知的生命形式也將不會出現。萬有引力同時也使地球和其他天體按照它們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月球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轉,形成潮汐,以及其他我們所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





[編輯] 兩者的微妙差別
在中國大陸,重力的確切定義是: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物體受到地球吸引的萬有引力和隨地球自轉所需的向心力相減的合力。除此之外,重力和萬有引力還有一些微妙的差別,以下列舉了一些不同的說法:

重力是天體(如地球)對相對微小物體(如皮球)的重力。
重力特指地球對物體的重力(這裡不包括因物體受到的向心力而耗損的那部分重力)。
另外,在某些文獻中,萬有引力(gravitation)在本質上也不等於重力(gravity)。萬有引力所描述的現象並不依賴於其他特殊的原因。一些理論認為有可能萬有引力的存在不取決於力的作用;依照於廣義相對論,這的確是正確的。普遍上「重力」和「萬有引力」可以互換使用,或者以「重力」特別代表地球產生的吸重力,用「萬有引力」代表普遍意義上的物質間的相互吸重力。在專業使用上,「萬有引力」是指物體加速靠近另一個物體的趨勢,「重力」則是某些理論用於解釋導致這種加速行為的「力」。

在17世紀艾薩克·牛頓闡明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前,大多數人對重力並不瞭解。儘管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已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上更進一步的解釋所取代,但由於牛頓的理論非常簡明,且在一般情況下所得結果的準確性與廣義相對論並無差別,因此在許多日常實際應用中仍廣泛使用。雖然科學界對大多數重力的性質已經瞭解,但萬有引力的形成原因仍是一個未決的問題,因而重力研究還是科學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編輯] 萬有引力理論的歷史
主條目:萬有引力理論的歷史
在古代和中世紀,萬有引力被認為是位置的一種性質,而不是物質的性質。

從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起,歷史上對萬有引力就有著眾多的猜想或解釋。亞里士多德認為沒有起因就沒有結果,因此沒有力的作用的運動是不存在的。他推斷在水晶球模型中,所有物體都有朝它們正確的位置靠近的趨勢,並且物體按他們自身的重量的比例向地球的中心墜落。在公元628年,印度天文學家婆羅摩笈多(Brahmagupta)首先認識到重力是一種吸重力的作用。他解釋說:「物體向地球墜落是因為地球對物體自然地吸引,就如同水自然地流動一般」。他用了一個梵語術語「gruhtvaakarshan」代表重力,在發音上,與英語中的「gravity」相像,並且都表示同一個意思「吸重力」。婆羅摩笈多亦堅持阿里亞哈塔(Aryabhata)於公元499年提出的以萬有引力維持的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觀點。因此,他理解到了太陽和地球之間存在著一種吸重力的作用。

從17世紀起,科學家把萬有引力看作是物質的一個屬性。一個物體吸引另一個物體的力量大小,視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和隔開它們的距離而定,這種力量是交互作用的。哥白尼認為萬有引力是物質集聚的一種方式,萬有引力的中心是一個幾何性質的點。

1600年威廉·吉爾伯特提出磁力可能是維持太陽系存在的原理。他設想萬有引力就是地球這塊龐大磁石作用於周圍物體的磁力,而且遍及整個太陽系,成為宇宙的外膜。吉爾伯特證明,磁石對一塊鐵的吸力大小視磁石的大小而定,磁石越大,對鐵塊的吸力也越大。而且吸引是互相作用的,磁石吸鐵,鐵也同樣吸引磁石。他的研究為近代重力觀念提供了一個模型。萬有引力的中心並不是什麼幾何點,而是具體的一堆物質,它的力量隨著物質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開普勒發展了吉爾伯特的萬有引力觀念,他假定萬有引力是和磁力類似的東西,是同性物體之間的一種相互感應,這種力視物體的大小而定。

在這些基礎上,英國數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於1687年發表了著名的《原理》一書,第一次假定了萬有引力定律。他寫道:「我推斷這種使行星圍繞既定軌道運動的力一定與它們與繞軸轉動中心的距離平方成反比;而依此將使月球圍繞她的軌道運動的力與地表的重力進行比較之後,發現它們的結果是如此的接近。」絕大多數現代非相對論性萬有引力的計算都賴以牛頓當年的工作。


[編輯]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主條目: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在1687年,牛頓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陳述如下:

宇宙中每個質點都以一種力吸引其他各個質點。這種力與各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every particle in the universe attracts every other particle with a force that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product of their masses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如果這些質點具有質量m1、m2,並且在它們之間具有距離r(它們質心的連線長度),它們之間以萬有引力交互作用的量值如下:


G是被稱為萬有引力常數(重力常數)的普遍常數。

注:只有當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遠大於物體的幾何尺寸時,物體可以近似看作質點,這個公式才是適用的。否則應當把物體分割為足夠小的質點,兩兩之間計算重力,而後進行積分。


[編輯] 愛因斯坦萬有引力理論
主條目:愛因斯坦萬有引力理論

重力源附近扭曲的時空牛頓的萬有引力的概念和量化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初,直到相對論證明其在超距作用上的觀點站不住腳後。德國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對萬有引力進行了全新的解釋。愛因斯坦認為:物質對四元時空的扭曲,產生了牛頓以某些吸重力為原因解釋的所謂天體按照測量出的彎曲軌道運行的宇宙。


[編輯] 重力的速度
對於重力的速度基本有三種理論:

牛頓的超距作用觀點,認為重力的傳遞不需要時間(速度無限大)
愛因斯坦認為重力傳播的速度就是真空中的光速
重力是超光速的某值
2007-08-11 10:47 pm
yes
off course
2007-08-11 10:29 pm
係佢提出架.
2007-08-11 10:29 pm
是牙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6: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1000051KK026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