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清政府不開闢殖民地

2007-08-10 9:05 am
為什麼明清政府不開闢殖民地?有什麼因素?

回答 (2)

2007-08-10 9:19 am
✔ 最佳答案
明清政權未有開闢值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華文化不喜歡遠征。

  這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根本區別。看上去是政治思維,實際上還是文化思維。知道熟土可依,遠土不親﹔知道家人思聚,故鄉難離﹔知道勝敗無常,禍福不永───這一些,都出自於文化心理。比哥倫布探險早60年的鄭和船隊那麼強大,到了那麼多地方,但從鄭和到每一個水手,沒有一個產生過一絲一毫搶佔領土的幻想,這就是文化的潛在控制變成了集體本能。相比較之下,古巴比倫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埃及文明,都在遠征中湮滅,甚至亞裡士多德的學生、希臘文明的嫡傳者亞歷山大的遠征也是如此。

  遠征即便勝利,也極大地耗損了一個民族的文化主題,犧牲了大量青壯年,也就是文化傳承的主體,又讓一種文化在水土不服的異地自然枯萎,更不必說,遠征很可能帶來報復,而任何報復都是殘酷的,必以毀壞被報復者的文化作為前奏。中國古代的不遠征思維,使中華文化避免了這種災難,保証了長壽。成吉思汗遠征時,還沒有納入中華文化的主體部位,他在遠征途中去世,最后問鼎中原的是他的后人。元代后來也恢復科舉考試,開始尊重儒家。

  中華文化的不遠征思維又與內耗思維連在一起。因此我曾在聯合國的世界文明大會上說,中華文化是一種非侵略性的內耗文化。中國人有很多對不起自己人的地方,但一直沒有怎麼對不起外國人的地方,在文化上也是這樣。

  第二,中華文化不喜歡極端。

  這是中華文化長壽的第二個原因。不喜歡極端,最早是從農耕生態四季輪回中產生的共識:冬天的“極端”是春天,夏天的“極端”是秋天,不管是冷是熱都極端不了。而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可能離開尋常因果,出現極端性突變的奇跡。這種農耕共識,提煉、升華成《周易》、《老子》和中庸之道,根深蒂固。

  中國也有過極端主義時代,但那是過場戲,長不了,正劇還是不極端的中庸之道。這正像我在中東某地時的一個感受,在那裡,和談是過場戲,正劇是極端主義。

  極端主義不僅會破壞別種文明,對自身的損害也是極大的,尤其是變成了宗教極端主義,危害性更大。這一切,都有重重的歷史廢墟証明。中華文化不喜歡極端,也就產生了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延續至今。

  第三,中華文化不喜歡無序。

  一種大文化,總是以結構形態呈現的,它要為世間帶來精神秩序,自己也必須有嚴謹的秩序。這種秩序有可能是保守的、極權的,但相比之下,也比徹底的無序好得多。

  我考察了世界上很多地區,深知現在地球上有秩序的地方不多,而無序的地方卻很多。那些地方一直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因為那裡因混亂而落后,失去了被他人注意的理由,偶爾注意,也找不到問題的焦點和邏輯。

  中國自從秦漢帝國時確立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規范,又實行了郡縣制和戶籍制,保証了兩千年的秩序。其他古文明也有過建立秩序的夢想,但他們遇到了一個難題:缺少代代相繼的管理人才,而且這種管理人才必須是文官,能以文明治世。

  這個難題,在中國奇跡般地解決了,那就是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每三年在全國各地選拔一批為數不少的管理人才,把面積很大的國土有效管理起來了。而且,由於考試內容是儒家學說,考生們長年累月准備的也是“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因此由他們中的優勝者來做官進行社會管理,基本上“專業對口”。更有意思的是,由於代代考試必須背誦儒家經典來應試,儒家經典也就接受了一千多年無數年輕生命的滋養而得以延續。

  這真是一個驚人的創舉:以文化來選拔社會管理人才,又以選拔來保証文化的延續,兩全其美。中華文化由此普及於空間,又延伸於時間。
參考: 余秋雨老師的《中華文化記憶》
2007-08-10 9:37 am
中國以農立國, 資源豐富, 自給自足, 不需殖民地(不似歐洲, 那些國家本身無什麼資源, 才向外發展, 用戰爭霸佔別國的資源和統治別國) 好似古時吳越爭霸一樣.
中國以友好的關係與鄰近的結交(兄弟之邦, 與外族通婚或用文化經濟同化他們)
戰爭未必全勝, 輸了要割地賠款(好似清朝一樣, 打一場輸一場, 真是羞家)
中國人本身喜歡以和為貴, 好少發到戰爭.

收錄日期: 2021-04-27 13:31: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10000051KK003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