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是誰?

2007-08-08 6:47 pm
好像很出名,有人可以介紹一下嗎?
他的書好不好看?

回答 (3)

2007-08-08 6:53 pm
✔ 最佳答案
南懷瑾(1918年——),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現居蘇州吳江廟港太湖大學堂。

<簡歷>
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
國立藝術院第二期畢業;
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
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
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參訪。期間在峨眉山中鋒大坪閉關兩年。
離藏後赴昆明,講學於雲南大學,後又講學於四川大學。
1947年返回故鄉樂清,不久,歸隱於杭州三天竺之間。後又在江西廬山天池寺附近清修。
1949年春前往臺灣,相繼受聘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講學。
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後創立「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和「十方叢林書院」。
1971年創辦《人文世界》雜誌
1976年到1979年年閉關於鬧市三年
1985年旅居美國,成立維吉尼亞「東西學院」。
1988年到香港居住。
1993年應妙湛長老之邀到廈門南普陀寺主持"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
2004年從香港移居上海。
2006年到蘇州吳江廟港太湖大學堂定居並講學至今


南懷瑾是許多想進入中國傳統文化人的捷徑,對無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個重要引入角色,南懷瑾的言談生動有趣引人,可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暢銷作者,對現代中國傳統文化普及的作用不容置疑。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在中國大陸有多數的民眾由儒學進入南學思想,如『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

在臺灣則多由佛道入門(大多數為佛教徒),佛教方面如『金剛經說什麼』、『圓覺經略說』、『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濟世觀』,南懷瑾可說是密教準提法在台灣香港的重要推動力。

道家方面,南懷瑾的書籍在命理及中醫學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階,如『老子他說』、『易經雜說』、『莊子諵譁』、『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等

<論著>
《正統謀略學》
《論語別裁》
《易經雜說》
《老子他說》
《歷史經驗》
《中國文化與佛教八講》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禪觀正脈研究》
《禪海蠡測》
《禪宗與道家》
《金剛經說什麼》
《如何修證佛法》
《圓覺經略說》
《楞伽大義今譯》
《楞嚴大義今譯》
《藥師經濟世觀》
《禪話》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

南懷瑾非常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甚至因此反對五四運動,認為其造成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

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能歷數朝甚至外來統治仍不亡,乃是中國文化不亡所致。 故近幾年來大力推動兒童讀經運動,希望能將讀中國古書的基礎往下紮根, 以挽回目前中國人幾乎對中國自身文化毫無認識的大斷層。 惟其兒童讀經運動,以推動「中、英、算」三者併進,非獨厚中國國學也。 而所注重之讀經部份,又以四書五經為主,尤以四書為重, 冀能為中國孕育出經世濟民之材,而非詩詞歌賦之材也。

(維基百科)
2007-08-08 6:56 pm
書名:《南懷瑾和彼得·聖吉》 南懷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介紹: 多少年來,回歸一直是一個很賺人眼淚的詞語,當我們這些大地的孩子熱衷於滿世界地亂跑,卻最終因跑得太快、太急而迷失了自己的時候,回歸就是我們最好的安慰,最好的寄托。

那麼,文化的回歸又在哪兒,文化是人類的精神所在,是生命中的根,尤其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它所蘊含的天地之精髓,是我們回歸之路上一座明亮的燈塔。

可不幸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文化正在我們的城市中逐漸地消失。

著名作家張煒早在幾年前就竭力呼吁,科技的高速發展已經把我們的文化建設遠遠地甩在了后面,而科學技術和文化建設好比一個民族的二條腿,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反過來又終會限制科學技術的發展。

似乎是上蒼的關照,從上世紀的九十年代起,一個震耳欲聾的名字在中華大地乃至海外被迅速提及,他就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南懷瑾大師於1918年誕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從孩提時代起就開始接受嚴格的傳統私塾教育。到十七歲的時候,他除了已精讀了四書五經外,還涉獵了諸子百家及拳術劍道等多種中國功夫,同時,他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醫藥卜算、天文歷法諸學。為了更深入地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他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訪求多位岩穴高隱之士,虛心求教,學到了許多不傳的法門和秘學。

南懷瑾先生在跋山涉水之時有緣結識了袁煥仙老先生,晤談之下,深有所悟,便結成了忘年之交。袁先生閉關期滿,下山到成都成立了維摩精舍,南先生則追隨左右,遂拜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潛心修道參禪。其后,南先生為求深入研究佛法,便悄悄離開成都,奔赴峨嵋山峰的大坪寺閉關修持。

三年的閉關閱藏期間,南懷瑾先生穿上了僧衣,於青燈古佛旁,齋戒素食,日夜苦讀經、律、論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經典,以經為法,印証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生受益無窮。

  1985年盛夏時節,南懷瑾先生乘上赴美班機,抵達華盛頓,成立了“東西學院”,致力於東西方文化的溝通,以宏揚中華文化。旅美期間,南大師幾乎每天都有不少客人來拜訪,其中有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亦有日本人、埃及人和美籍華人、旅美僑胞,他們中的多數為學者、教授,也有將軍、議員、政要及工商巨子,他們不但學習中國文化和佛學方面的知識,還時常涉及經濟、哲學、宗教及國際關系等等,南大師與他們歡坐一堂,妙語迭出,笑聲不斷,來者無不被南懷瑾先生的學識、修養和無窮的魅力所折服。

2002年,南懷瑾在太湖之濱建造了一座佔二百多畝地的太湖學堂,這片神奇的建筑吸取了天地之靈秀,有一種淨化靈魂的便利,是真正的天地之作。2006年10月30日晚,世界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帶領ELIAS項目(Emerging Leaders for Innovation Across Sectors意為“跨國部門創新成長中的領導者”)的人員也來到了太湖大學堂,這支來自12個國家,由25人組成的團隊裡,有的是聯合國環境、資源、衛生等組織的負責人,也有的是BP、聯合利華、巴斯夫(BASF)、日產(NISSAN)等跨國公司的高級主管。ELIAS項目起始於安南對在聯合國全球契約計劃中開發學習共同體工作的要求,其參與者均要求在單位、組織和部門之外有豐富的人脈關系和同事網絡,掌握共同理解並處理復雜問題的先進技巧,還要對推動本地和國際社會的真正可持續健康發展有深刻的個人願望。南懷瑾先生的講座是ELIAS“國際創新領導人進修”2006項目的一個環節,為期四天的講課主要探討解決全球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和平問題,乃至整個人類的生存問題。事實上,自從太湖大學堂建成以來,已經有無數批國際國內的商界領袖、學界精英來此向南先生學習請教。如今,南懷瑾先生雖已有九十二歲的高齡,但他以虛懷入谷的胸懷、超越宗教的智慧,穿越時空,接受了時間的洗禮,使其的思想愈顯出其經久不衰的文化智慧。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將出版的《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南慰瑾講演錄》二本書,忠實地記錄了南懷瑾這位國學大師對人生對社會最新的感悟。

《南慰瑾講演錄》是由南懷瑾先生近年的最新演講集成,書中涉及了南懷瑾先生對教育、環境、行商、管理、媒體等等社會熱點話題的關注。《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則忠實地記錄了南懷瑾與西方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之間東西方文化的交峰,其中不乏許多關於生命科學的探討。研讀南懷瑾大師的思想精髓,不但能提升我們民族的軟實力,還能讓我們的心靈找到一片寧靜的湖泊。在當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裡,還有這樣一位眾所景仰的大師,奉獻心力,繼續著孔聖、釋迦文佛以來的偉大教化,是這個時代的幸運,也使我們的回家之路走得更為踏實。 人類的文明最終是要回到故土的,就象風箏,飛得再高,也希望有回歸的時候,一旦斷了線,風箏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南懷瑾大師的書就是我們手中的線,線不斷,風箏就能回歸,就能找到心靈的故鄉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58: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08000051KK013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