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這個問題歷史上都有人留意到。東漢班固首先嘗試作出解釋,《漢書.律曆志》:「伯禹《帝系》曰: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禹。」據此,舜為顓頊六世孫,禹亦同是顓頊六世孫,二人輩份相同,舜傳位於禹,自然成理。
《帝系》即《大戴禮記》,相關的內容為:
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句芒產蟜牛,蟜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是為帝舜。
顓頊產鯀,鯀產文命,是為禹。
這與《漢書》所載不同,卻與《史記》相合。故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史記》中有關上古傳說人物世系的問題,不止一個。稷(周祖)、契(商祖)都是帝嚳之子,契傳十三世至湯,稷傳十四世是周文王,一世之差,相距了一整個商代。本人以為,這些不合理之處不可解,亦不須解。
司馬遷寫《史記》,本有意將黃帝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各民族均安排為出自黃帝,以突顯大一統的歷史觀。此乃他的「一家之言」,不純為歷史而寫。但年代久遠,所據的《五帝系牒》、《尚書》、《五帝德》、《帝系姓》、《世本》等書及各傳聞,由於敍述不一,難以判辨,只能以疑則存疑的態度組織起來。結果自然出現類似的不協調的現象,不足為怪。
至於「堯舜禪讓」之說,現今學術界仍未有一致的共識。「選舉說」、「爭奪說」、「神話說」、「儒墨創造宣傳說」、「禪讓與篡奪并存說」等多種說法,爭論不一。故尚不能下定論是否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