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近代很多科學家及醫生都認同前世今生學說。
超過六十位死後還生經歷者還生後對『死亡』及『人生意義』的領悟都被記載在一本名為『死後還生之謎』的書中,以下是書中的節錄:
經歷過瀕死而從瀕死中得智慧的人(這裡稱為有超宇宙經歷的經歷者)敘述其實一切都是公平的,每樣事情的發生都有着極大的意義,只是在世上的人暫時不曉得,待他們死後,這一切意義都會顯明出來。那些經歷者把這些意義帶回世上,預先為我們揭開。死亡的真正意義是要把傷痛帶給死者身邊的人,使他們從傷痛中學習,從而得到靈性的成長。年輕夫婦誕下天生有缺陷的孩子,是要為這對年輕夫婦帶來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從艱苦犧牲中得到靈性的成長。
據經歷者述,我們的父母是於我們轉世前自己替自己選擇的,我們為着自己定下了一生的意義,目的是要透過轉世,在世上有機會從待人、愛人,忍耐及寬恕中學習無條件的愛以得到自己或別人靈性品格的成長,從而在死後可進入比之前更高的共鳴層。
轉世帶給自己機會,去再嘗試克服前生不能克服的困難;若我們前生傷害過別人,我們在轉世前會安排自己來世被傷害,從而體會到當中的痛苦而使靈性成長;自殺的人若選擇轉世,他們選擇來生的經歷會引領他們重遇前生的困難,而嘗試再克服它。
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愛人…愛是尊貴的,任何表現愛的行動,或一個笑容、一個鼓勵、小小的犧牲,都可使我們的靈成長。
生命的意義不是對某事之追求,而是在於你怎樣對侍其他人
當我們死去時,我們能帶走三樣在一生裡對我們很重要之東西,到我們永遠的生命裡;
第一
是我們的品格 - (性格、習氣)。在我瀕死時,這個「我」不是肉體的我,而是在身外監察着自己的「我」。很多人以為死後會失去自己所以害怕死亡,事實上,死後我們仍有自己,仍有自己的品格。
第二
是回憶。回憶使我們在「生命回顧」這程序裡懂得反省
第三
是因我們愛別人而得來的恩典 - (福德或佛教所說的業,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恩典與品格是三樣中最重要的,恩典像貨幣一樣可累積的。所以奉勸所有人,以對其他人好為我們的人生目的,這使我們死後有恩典。
我們為着自己定下了一生的意義,目的是要透過轉世,在世上有機會從待人、愛人,忍耐及寬恕中學習無條件的愛以得到自己或別人靈性品格的成長,從而在死後可進入比之前更高的共鳴層。
故此,若想死後比活在舒適?
就不要做壞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說謊、不欺負別人..............等。
還要多行善事,如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貢獻社會..............等。
( ) 括號內是本人的補充
參考資料
http://www.amtb.org.tw/fsopen/06w.htm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31602344
以上是非宗教人士的經歷,跟佛教的因果輪迴不約而同。
============================
以下是淨空法師的開示:
生與死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通達的人對於捨身受生就像換衣服。我們把衣服比喻作身體,衣服穿的時間久了,髒了、破了,自然會將之脫掉,再換一件衣服,就是再換一個身。但必須要注意,衣服要愈換愈漂亮,如果愈換愈差就不好了。
一個作惡多端的人,他的身體捨了之後,來生再得一個身體,會比現在這個身體還差,換成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
如果一生好善積德,捨報之後,來生生天,天身比我們這個身莊嚴。如果念佛求生淨土,得菩薩身、佛身,就愈來愈莊嚴。
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與道理,才真正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雖然是利益別人,而利人才是真正利己,這是真理。世間人常講:「損人利己」,這句話有弊病,損人決定是害己。利己是眼前得一點小利益,可是幾十年之後,死了變餓鬼、畜生、地獄,那真正是害了自己,到時就後悔莫及。
所以,損人之事不能做,真正聰明人、明白人決定做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因此,參透生死這樁事情,貪生怕死的念頭就沒有了。無論在何時,無論是什麼方式死亡,都會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因為這個身捨了之後,馬上會換一個比現在更好更殊勝之身。
參考資料:
http://www.amtb.org.tw/fsopen/06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