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孫堅
孫堅(155年—191年),字文台。中國東漢時吳郡富春縣(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期地方軍閥,著名將領。史書說他「容貌不見,性闊達,好奇節」。可能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綽號「江東之虎」。
生平
《三國志》記載他17歲就單挑群盜,「以驟勇敢為見重於州郡」,歷任郡縣的校尉、縣丞。184年,加入東漢王朝撲滅黃巾起義軍的戰鬥,因戰功卓著,升任別部司馬,又升任朝廷議郎。187年,任長沙太守。
西元185年,涼州邊章與韓遂兵變,朝廷派遣中郎將董卓任徵討,不利。後再派張溫行車騎將軍,張溫邀請孫堅一起前往,任與參軍事,屯軍長安。當時,張溫以詔書邀召集董卓,董卓隔了很久才到,張溫於是責罵董卓。當時,孫堅也在場,於是偷偷告訴張溫:「董卓不怕犯罪而對您高傲,應該以應召不到,以軍法處斬。」張溫說:「董卓以威名在隴蜀之間,今天殺了他恐怕徵討邊章等不利。」孫堅說:「您以中央軍對徵討,名聲已經震天下,何必要依賴董卓?我聽董卓的言論,已經冒犯上司,這是第一罪﹔邊章等人在西域跋扈多年,應該立即撲滅,董卓討不了,使士氣大挫,是第二罪﹔董卓無功勞,又應召不到,氣宇高傲,第三罪。古代名將,以朝廷威儀服眾,沒有說不殺人就可以立威的。過去穰苴斬莊賈,魏絳殺揚幹都是。今天您對他心軟,不立即動手,恐怕損軍威。」張溫實在不忍,於是說:「你快走吧!免得董卓懷疑。」孫堅於是離去。孫堅在185年就主張殺董卓,並非190年關東州郡起兵討董卓時才攻擊董卓。
190年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孫堅起兵,擅自謀殺之前不看重他的荊州刺史王叡(長沙太守無權殺荊州刺史且王叡有監督太守之權限),欲殺王叡時。王叡問:「我(有)何罪?」孫堅竟答:「坐(在下我)無所知。」便灌王叡飲金(疑為高熱溶化銅液),王叡慘死。後南陽太守張咨因孫堅軍過時不加以奉承,孫堅便假裝送牛、酒給張咨,邀張咨大宴。假意跟張咨把酒言歡。趁張咨酒酣時,故意叫長沙主簿入內問說:「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張咨感到不對勁,十分恐懼欲離開時,被列陣於帳篷四周的孫堅士兵封鎖而不得離開。不久,主簿再故意跑進來說:「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長沙太守無權斬殺南陽太守)。」便把張咨拖出斬了。孫堅謀殺張咨後,讓南陽郡中均感震慄,孫堅從此在南陽無求不獲,予取予求,為所欲為皆無人敢言。
後孫堅率軍前到魯陽,服從於袁術。袁術立即表孫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故孫堅又稱「孫破虜」。遂治兵於魯陽城起,但各路諸侯都多各有打算,按兵不動。袁術令孫堅為先鋒(進攻後袁術曾一度給孫軍斷糧,孫堅十分氣憤,並奔回大營與袁術理論)。後,孫堅在陽人擊敗董卓軍,並斬殺大將華雄(三國演義為戲劇效果移花接木給關羽),董卓在孫軍抵達前放火燒洛陽並逃亡長安,孫堅在擊破董卓軍殿後的呂布後進入洛陽,並掃除宗廟,祠以太牢,於混亂中獲得所失的傳國玉璽(孫堅死後袁術向孫策索取,並藉此自立為仲家皇帝[1]。不過孫堅得玉璽之事至今仍不知其真偽。)191年,孫堅在袁術命令下攻打劉表的荊州,被劉表部下黃祖所部軍士射殺身亡。孫權稱帝後,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評語
《三國志》評論孫堅,說他「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史學家裴松之也說他「於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