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是一個沿岸地區,如果人們自己捕魚為食也本是自然的事。可惜,事實卻令人嘩然!人口過多和大量消耗已令香港成為亞洲食用最多活珊瑚魚的地區,也是重要的轉口站。根據香港統計處資料顯示,蘇眉的入口重量2003年16.3公噸;而魚翅方面,乾濕貨加起來,每年平均入口重量近1萬公噸;鮑魚則在過去十年,香港共進口88萬4000公噸乾鮑和急凍鮑魚(不包括罐頭鮑魚)。另外,過去十年,香港共進口530萬公噸乾海參。這些官方數字,雖已被批評與實際數字有所偏差,但亦希望讓大家更明白我們脫離大自然的飲食文化,就是以下的文章提及的過度捕撈的誘因。另外一提,海洋生物的死亡/減少,也加劇「地球變暖」這問題。
剛完成北大西洋魚產首次全面評估的科學家表示,整個北大西洋過度捕撈的情況將可能導致海洋生態在2010年完全崩潰。如果北大西洋過度捕撈的情況持續下 去,拖網漁船在不久的將來便只有追捕水母甚至浮流生物,以製造「假」的魚肉製品。參與是次研究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科學家歷.華生說:「我們到時都只能吃水母三文治了。」
在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及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等地區的漁產所面對的災難性崩潰,其規模表面上看來只屬地區性,但新的整體綜合分析顯示整個 北大西洋都會面對崩潰的情況。科學家說,此次研究發現現時在北大西洋整個地區,高質素「食用魚」如鱈魚及金槍魚(吞拿魚)的數目,只剩下1900年的六分 一,而捕漁量則是該年的八倍。由於較大的魚已經消失,漁民亦開始捕取食物鏈較低位置的品種。
帶領這項研究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丹尼爾.保歷博士說:「我們研究了整個北大西洋,包括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的情況,我們發現這個地區的情況遠較人們預計的差。」
保歷說:「如果我們不盡快補救,除了少數的例外,我們將在十年後失去大部份魚區。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末日的境況,但事實上,衰退正在加劇。即使某些地方的魚量較多,它們其實也只是徘徊在谷底。」
保歷又說:「水母三文治並不只是一個比喻,現時美國已在出口水母了。在緬因灣,數十年前人們捕捉的是鱈魚,但現在他們已在捉海參了。」
這個研究組由十名科學家及約五十名顧問組成,成員包括來自歐洲及北美洲不同研究機構的漁業科學家、生物學家及經濟學家。過去大部份研究者及 規管者都傾向集中研究一個品種或某一地區,只有很少的資料被整合起來,缺乏整體的漁業資料,研究組的成員對此感到十分沮喪,遂進行了這一項為期兩年半的研究分析,將過去數十年,數以百萬計有關漁類品種、捕漁情況及人口的數據整合起來,模擬了整個北大西洋的情況。
維莉.基絲頓臣估計自上一個世紀,在北大西洋的捕漁量已增加了八倍,而食用魚的存量則下跌了百分之八十五。
參與研究的華生表示我們可從漁獲的大跌,清楚地看到危機:「如果你看看上等的食用魚,當中我們視為最有價值的有鰭的魚,在1960年代,我 們平均每人可分獲21磅(9千克),現在,我們只能得到三分一,每人只有約7磅(3千克)。沿著這個直線趨向來推斷,在十年內,我們再說起魚時,便會有如 說起神話,它們只存在於我們美好的回憶中。」
該研究發現,在過去五十年,雖然北大西洋的捕魚量增加了兩倍,一些常見的魚類如鱈魚、金槍魚(吞拿魚)及黑線鱈魚的魚獲卻下降了接近一 半。不單是船的數目增加了,先進的技術亦使捕魚更加容易。挪威的麥切臣研究所的拉薛.蘇美拉負責該研究有關經濟分析的部份,他表示,一些國家每年花了二十 多億美元的稅收在北大西洋「尋找最後剩下的魚」 。
他亦發現,在同一時間,魚的價格卻每年上升,美國的海產價格,尤其是龍蝦及蝦,自1950年以來已增加了二十倍。住在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居民,能繼續吃他們最喜歡的魚,只是因為大部份的海產是由發展中國家進口的,而科學家認為,這種做法不能再繼續下去。
香港入口的珊瑚魚自1988年的40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300億噸,中國的需求尤其大。她解釋道,有了設計更完善的魚網及海底視像圖,捕撈活魚的載艇每艘每年可以由以往難以到達的海域載回三千萬噸魚獲。這些巨大的船隻亦聘用一些較小的船隻──有時每次多達20艘,以深入珊瑚礁。莎度維補充:「這些奢侈的活珊瑚魚價格高昂,使得這種昂貴的捕漁方式也變得有利可圖。」 威脅海洋生態的不單是捕魚量。因為漁民喜歡最大和最有價值的種類,捕漁一方面改變了海洋生態,同時亦消耗生態系統。阿利達.賓迪在位於加拿大東南部新斯科 舍省的畢福海洋研究所工作,他這樣描述這個過程如何影響在加拿大海岸東斯科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