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真的是又小心眼又嫉妒的小人嗎?

2007-08-02 10:27 pm
周瑜真的是又小心眼又嫉妒的小人嗎?

回答 (2)

2007-08-02 10:42 pm
✔ 最佳答案
以下可看看周瑜在史料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周瑜年少時而有才學,壯有姿貌。為人心胸開闊,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因年齡長於周瑜而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數次侮辱周瑜,不過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開始對周瑜改觀,說:「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

孫權雖視周瑜為兄長,但周瑜從不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極為忠心,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派名士蔣幹游說周瑜投降,但被周瑜拒絕了。他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周瑜精音律,雖然酒過三巡之後,如果音樂有誤,他必會知道,並回頭一顧,所以當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

評價
三國志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策:「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吳夫人:「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張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謀而有成,所規不細,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

孫權:「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聞峻亡,仍欲用護,聞護性行危險,用之適為作禍,故便止之。孤念公瑾,豈有已乎?」、「腹心舊勳,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昔胤年少,初無功勞,橫受精兵,爵以侯將,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後告喻,曾無悛改。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漢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雖德非其疇,猶欲庶幾,事亦如爾,故未順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間,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呂蒙:「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雲:『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諸葛瑾、步騭上疏孫權:「故將軍周瑜子胤,昔蒙粉飾,受封為將,不能養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縱情欲,招速罪辟。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夫折衝扞難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貴重,故漢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書,重以盟詛,藏於宗廟,傳於無窮,欲使功臣之後,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後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況於瑜身沒未久,而其子胤降為匹夫,益可悼傷。竊惟陛下欽明稽古,隆於興繼,為胤歸訴,乞餘罪,還兵復爵,使失旦之雞,復得一鳴,抱罪之臣,展其後效。」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的為人:
《三國演義》總成過往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說部話本等故事,將周瑜描繪成足智多謀,但卻氣量狹小之人。如劇中周瑜屢次在赤壁之戰試圖殺死諸葛亮,例如要求諸葛亮造箭等。大戰之後又多次想鏟除劉備的勢力,反而被諸葛亮「三氣周瑜」,氣得吐血而亡,臨死前感嘆「既生瑜、何生亮」,今人常用「瑜亮情結」來形容兩大高手不得不對決的情形,但以上為小說的劇情需要而創造。

從中可見周瑜為人並不是小心眼又氣量狹隘的人,這只是小說要抬高諸葛亮亮而醜化周瑜所至。
2007-08-02 10:34 pm
周瑜嫉妒諸葛亮,但周瑜不是小人!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55: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02000051KK025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