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跟「麻疹」有甚麼分別?

2007-08-02 7:34 pm
可以醫翻好嗎?

回答 (2)

2007-08-02 7:51 pm
✔ 最佳答案
痲瘋係由麻瘋桿菌引起嘅,係細菌感染.
麻疹係由麻疹病毒引起嘅,係病毒感染.

痲瘋因為係細菌感染,係可以靠藥物黎治療,藥物可以殺死D細菌,令感染者好返.
麻疹因為係病毒感染,基本上用藥物只係支持療法,藥物本身唔可以殺死病毒,感染者要好返,要靠自身免疫系統對抗,打死D病毒.

兩種病都可以好返(只要響感染期間冇因為身體頂唔順而死咗).

麻瘋病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0/FatherDamien.jpeg/200px-FatherDamien.jpeg


Damian de Veuster神父,天主教佈道家,曾經在夏威夷救治患者,最後也死於麻瘋病
麻瘋病,又作麻風病、痲瘋病、癩病等。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韓森氏病(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風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漢生病或韓森氏病之名,係出於麻瘋桿菌的發現者-挪威學者漢生(Gerhard Armauer Hansen)之名,亦較為尊重患者,因為患「麻風病」之名相當難聽。
臨床特徵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6/Leprosy.jpg/200px-Leprosy.jpg


19世紀一位24歲的患者
主要傷害皮膚、粘膜和周圍神經,也能侵害深層組織和器官。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很廣,估計約有病人約一千萬人左右。他們主要分佈於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麻瘋病按五級分類法分為:結核樣型麻瘋(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瘋(BT)、中間界線類麻瘋(BB)、界線類偏瘤型麻瘋(BL)、瘤型麻瘋(LL)。各類麻瘋病的早期階段為未定類麻瘋(I)。

結核樣型麻瘋(TT)
臨床上本型較多見,損害常局限於外周神經和皮膚。皮損為紅色斑疹、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表面乾燥無毛,有時有鱗屑,局部感覺障礙出現早且明顯。

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瘋(BT)
常見皮損為斑疹、斑塊和浸潤性損害,基本特點似結核樣型,但損害多發。典型皮損中央有明顯的"空白區",周圍常有小的衛星狀損害,周圍神經損害多發,皮損感覺障礙明顯。

中間界線類麻瘋(BB)
典型皮損為斑疹與浸潤性的雙型損害,基本皮損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見有特徵性的倒碟狀、靶狀或衛星狀損害。面部皮損呈蝙蝠狀者,稱"雙型面孔"。皮損大小不一,數量較多;神經損害多發,但不對稱。皮膚與神經的損害和功能障礙介於結核樣型和瘤型之間。中間界線類麻風可向結核樣型或瘤型麻瘋轉化。

界線類偏瘤型麻瘋(BL)
皮損有斑疹、斑塊、結節和瀰漫性浸潤等,分佈廣泛,不完全對稱,少數皮損邊緣可見。有的瀰漫性浸潤中央可見空白區。淺神經腫大,多發但不對稱。晚期患者皮損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潤可形成"獅面",鼻中隔潰瘍或鞍鼻。病變還可以侵犯內臟。

瘤型麻瘋(LL)
早期瘤型皮損多為斑疹,呈淡紅色或淺色,邊緣模糊,形小數多,分佈對稱。無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可有癢和蟻行感等感覺異常。病程長者可出現溫覺、痛覺遲鈍。 中期瘤型可出現斑疹、瀰漫性浸潤和結節等損害,邊緣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佈廣泛,局部可出現輕度淺感覺障礙。 晚期瘤型麻風瀰漫性浸潤更加明顯且向深層發展,體表皮膚絕大部分都有浸潤。面部皮膚瀰漫增厚,額、顳部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軀幹廣泛深在性浸潤,有明顯的感覺障礙與閉汗。 神經損害早期不明顯,摸不到神經粗大。中、晚期可出現廣泛而對稱的神經幹粗大,可導致嚴重的殘廢畸形。 早期眉毛外側對稱性稀疏。隨著病程的進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脫光。頭髮等也可逐漸脫落。 粘膜損害出現早而明顯,中晚期常有淋巴結、睪丸、眼球及內臟損害。

未定類麻瘋(I)
為麻風病的早期階段,常見少量斑疹,多為淺色,少數淡紅色,邊緣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淺感覺障礙。

麻瘋反應
在麻風病的慢性過程中,麻風病人可突發症狀活躍,出現新皮損,伴惡寒、發熱等急性或亞急性症狀,這種變態反應性現象稱為麻風反應。

治療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和方法治療麻風病。一般選用氨苯碸、利福平、苯丙碸和丙硫異煙胺等對麻風病患者進行聯合化療,或採用免疫療法對病人進行治療。對麻風反應,可選用酞咪呱啶酮、腎上腺皮質素等進行治療。反應停(沙利度胺)對麻風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癥狀有治療作用(在抗生素殺死麻風桿菌後,免疫系統攻擊死去的細菌,同時也攻擊人體自身)。


痲疹










?痲疹病毒Measles virus

分類





界:
病毒界


(-)ssRNA Virus

目:
Mononegavirales

科:
副黏液病毒科

屬:
morbilliviru

種:
痲疹病毒
痲疹病毒(Measeles virus, Paramyxouirus morbili)屬於副黏液病毒科,可引起痲疹(Measles;Rubeola),是兒童常見的急性病毒傳染病。第一個解釋這個疾病,並將它與天花作出區隔的科學家是一名回教醫生Ibn Razi(Rhazes, 860年-932年)。1954年,引起麻疹的病毒首次被分離出來,1963年,麻疹疫苗正式使用。
痲疹病毒的型態為球狀,直徑140~250nm,單股RNA,無分節,外層有包膜,上有凝集素(HA)和溶血素(HL),共六種結構蛋白,僅一種血清型。
傳染途徑
痲疹病毒存在於被感染者的眼、鼻、口腔分泌物中,經由飛沫傳染,潛伏期約10~11天。 未患過痲疹、未接種疫苗及接種疫苗失敗者,是痲疹的高危險群。 全年均有病例產生,以春、冬為主,流動人口或免疫空白點易造成城鎮局部易感人群累積,導致局部或點狀痲疹爆發流行。

病理
可檢查出多核巨細胞(Warthin-Finkeldey cells)和嗜酸性包涵體

臨床症狀
典型的痲疹臨床表現共分三期,卡他期、出疹期、恢復期
痲疹也會引起其他併發症,腦脊髓膜炎、肺炎

疫苗預防
疫苗是由組織培養後的減毒毒株製備。
預防的方法是接種活性減毒麻疹疫苗,台灣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第九個月,會接種一劑活性減毒疫苗,十五個月後,接種MMR疫苗。MMR三合一混合疫苗所針對的疾病包括麻疹、德國痲疹和腮腺炎。
參考: 個人知識+維基百科
2007-08-04 9:23 pm
Good!!!!!!

收錄日期: 2021-04-25 21:53: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02000051KK013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