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電腦廢件環保問題

2007-08-02 9:01 am
電腦廢件環保問題....

回答 (3)

2007-08-02 9:08 am
✔ 最佳答案
”處理起來不容易”

  廢棄電腦在美國各州大多使用掩埋方法處理。但現在情形已開始發生變化。馬薩諸塞州在今年4月開始禁止用垃圾掩埋方法處理陰極射線管。
  廢棄電腦捐給學校或非盈利性機構也是典型的做法。可學校和非盈利性機構現在變得越來越審慎。許多機構都定下了不接受奔騰166以下配置和單台電腦的政策。他們的理由很簡單:“使用壽命都盡了,要這些破爛玩意兒有什麼用?”這些機構不願成為某些人的垃圾處理場。
  將廢棄電腦送到電腦回收中心是另一種選擇。回收的第一個層次是整機或部件的再利用﹔第二個層次是不可用部件的分拆,塑料、金屬、玻璃分門別類﹔最后是熔煉。
  廢棄電腦的廢料80%是廢塑料和廢金屬。美國能再處理電腦專用塑料的回收中心不多,全國能再處理陰極射線管的中心隻有3家,能處理印刷電路板上金屬的廠家不到一打。分拆過程手工成本很高。因此,願入此行的業者不多。
  美國硅谷一個環保組織目前正在開展“清潔電腦運動”,目的在於動員社會向電腦制造商施加壓力,以提高廢舊電腦的回收率。
  蘋果電腦公司、索尼公司都有廢電腦回收計劃。索尼公司從2001年起在6個州回收自家生產的廢棄電腦和電視。
  制定了環保政策的公司一般都提出了回收電腦的承諾,但他們同時對大用戶的電腦回收有限制,或根本不提供這種服務。對於家庭用戶的回收服務,也隻限於廢舊電池和打印機的墨粉盒,而且隻有少數幾家公司提供這種服務。
  美國在處理電子垃圾問題上一向採取內緊外鬆的國策。1989年,世界各國在巴塞爾召開控制跨國界移動有害廢品大會,開始監控和管制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有害物質的“有毒貿易”,美國拒絕參加。
  歐洲廢舊電器及電子設備(WEEE)委員會去年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各國生產者對其產品的再利用和回收處理負法律責任,並逐漸淘汰電子器件生產中使用的最有毒的化學物質。美國電腦行業對此非常恐慌。包括微軟、英特爾、IBM和摩托羅拉等3000多個公司在內的美國電子協會更是竭力反對,它說服了美國貿易代表來反對這個提議,並宣稱淘汰有害化學物質的“可行的替代品可能不存在”,主張取消讓生產者對使用壽命已終結產品的回收和回收處理“負有可追溯責任”的規定。
  由於美國的阻力,該提議最近的第五次修改稿中在很多規定上倒退了:淘汰有害物質的限期由2004年延遲至2008年﹔淘汰物質的名單縮水了﹔陰極射線管的回收處理率降至20%﹔關於使用回收處理的塑料的要求消失了……
  受此國策的導向,“破爛”出口就成了美國長期以來的“缺德”做法。礙於國內反污染法規的管制,美國廠商便把廢料出口到一些無法律管制或者管得鬆的國家和地區。
  統計資料表明,在1997年回收處理的170萬台顯示器中,約100萬台最終還是被運到國外去進行拆毀和處理。
2007-08-03 5:38 am
其實部分被棄置的電腦及電器仍可正常運作,應盡量重用,以善用資源。所有有用的零件及物料,包括金屬及塑膠等均可被回收再用或再造。唔知你有無聽過『舊電腦及電器回收計劃』leee??


環保署委托香港明愛及聖雅各福群會舉辦這項全港性的回收試驗計劃。由香港明愛負責回收電腦;香港明愛已設立一間回收工場接收舊電腦進行檢查、維修及拆件等工作,亦開放部分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作為回收點。市民可將舊電腦及電器親自交到回收工場或任可一個回收點,特定的地點或屋苑更可透過預約,安排回收服務。

經修理後的電腦及電器會透過慈善團體或志願機構轉贈有需要人士;如無合適受贈者,有關物品會被義賣,義賣收益會撥作這計劃的營運經費。不適宜維修重用的電器會被拆開,從中回收有用的零件或物料重用或循環再造。

計劃既詳細資料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waste/prob_solutions/trial_recovery.html
參考: epd & mee
2007-08-03 4:24 am
廢棄電腦引來環保問題




雖然自20世紀中葉以來,電腦技朮一日千里,大大加速了人類改革求變之速度,但也給地球帶來大量淪為垃圾的過時產品,并衍生出極其嚴峻的環保浩劫。

電腦的平均壽命為4、5年,而電腦軟、硬件商不斷推出新產品,滿足“速度更快、存儲更大、馬力更強”的市場要求。結果,消費者為了配合新一代軟件技朮,會毫不猶豫地多購一部價錢愈益大眾化的電腦,而不考慮更新舊機器。于是廢棄電腦數目愈來愈多。在美國,近二十年來售出的電腦,有四分之三閑置在消費者的貯藏室里。

美國人比其他國家國民更熱衷購買電腦,1985年以來,美國個人電腦銷量每年增加23%以上。目前,美國超過50%的家庭擁有一部電腦,因而電腦垃圾問題在美國尤為嚴重。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超過三億一千五百萬部電腦成為廢物﹔到2005年,每一部新電腦投放市場,就有一部電腦淪為垃圾。其中被捐去慈善機構或被回收者,不足14%。令人更為憂慮的是,電腦廢棄化的速度愈見加劇,電腦平均壽命正在縮短。1997年,電腦主機平均壽命為4至6年,電腦熒光屏為6至7年,至2005年都減至不足兩年。從1997年到1999年,美國估計有5000萬台電腦主機被丟棄、被燒毀或被運往國外處置。

電腦熒光屏的回收情況也不見得好到哪里。1980年以來,美國共售出逾3億部電腦顯示屏,但在1997年之前,美國僅有170萬部熒光屏被回收。

近兩三年來,美國每年約售出5000萬部電腦,而每年淪為廢物的電腦2500萬至3500萬部不等。因為電腦垃圾已被列為有毒廢料,所以不可以草率埋掉或者燒掉。由于涉及大量有毒廢料,舊電腦的處理和回收就成為一項極為復雜的高成本行當。

有資料顯示,1998年美國回收的電腦數目,僅占當年市場新電腦產品總數的6%。至于另外的電腦的歸宿,部分被閑置在貯藏室里,有些則成批地輸往外地。

廢物出口很顯然要在私下進行,這也是極危險和極自私的秘密勾當。出口電腦零件廢物也是一樁盈利極高的生意。因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工成本低廉﹔相關的法律限制比美國寬松得多。

美國加州回收電子廢件業內人士透露,把含陰極射線管的電腦顯示屏運往第三世界的費用,比在美國回收便宜十倍之多。

全球有害廢物絕大部分是工業國家的市場產品。發達國家把這些禍害環保的廢物輸往發展中國家,是個“一了百了”的方法,省得繳付處理有毒廢料費用,也省得在國內受監督,去做吃力不討好兼增加運營成本的回收計划。1989年國際制訂了針對有害廢料跨境處理問題的巴塞爾協定,制止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有害廢物。不過美國當年已經拒絕簽約。

包括電腦在內的電子及電器零件,已被巴塞爾協定的技朮工作組列為有害物質。1994年巴塞爾協定的簽署國(現有60多個),同意馬上禁止向非經合組織國傾倒有害廢料。不過此舉顯然收效不大。工業國只需矢口否認,稱出口廢料只為回收和循環利用,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77個非經合組織國家一直積極要求通過法令嚴禁工業國輸出廢料───即使作循環回收用途。結果,巴塞爾禁令獲得通過,富裕的經合組織成員國必須終止向非經合組織國家輸出循環回收用的有害廢物。1998年1月1日禁令正式生效。但美國依然拒絕參與。美國近年來積極游說亞洲各國政府,希望制訂雙邊貿易協定,讓美國在巴塞爾禁令生效后,仍能繼續向海外傾倒。估計其數量只會繼續上升。   (木子)
參考: 《數字青年》2001年2月26日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15: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02000051KK002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