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主義」是鄧小平于一九八二年九月提出,目的是政府要領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新,艱苦創業,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用作推行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
這是在改革開放後的說法,在共產主義的基礎上,引入資本主義的部份概念,使中國在發展經濟之餘,仍然能夠保有共產主義社會結構的特色,特別是保持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一黨專政地位。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主義的內容如下:
1.中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即所謂的「四個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技現代化)。
2.必須長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全國的工作中心,努力發展生產力,特別是科技這種第一生產力。
3.堅持全面改革與對外開放是現代的必經之路,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4.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同步富裕又不可能,必須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越來越的地區和人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5.經濟發展分三步走,一九九零年工農業生產總值比一九八零年翻一翻,解決溫飽問題,二千年再增一倍,達至小康水平,二零五零年翻兩翻,人均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一九七八年末,鄧小平改變經濟政策,將經濟從舊有的蘇聯式計劃經濟體制轉為市場導向的經濟模式,並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但政府依然有相當程度的主導地位。在改革政策下,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取代了原先的人民公社,允許城市的工業企業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允許私人經營絕大部分行業,並打開國門,引進外資。
二十多年間建立了五個經濟特區和超過二千個規模不一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外資提供更寬鬆的政策以及更好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國資本。改革開放的政策十分成功,一九七八年以來中國內地的人均GDP已經增長四倍。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GDP總額則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一九八四年,鄧公南巡,並在其後增開十四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以加快改革步伐。一九八五年,又把長江三角洲,珠三角等劃為改放區,發展以貿易,工業,農業為次序的「外向型經濟」。
一九八零年,中國所有的農村都開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的體制轉變,這種決定在堅持土地最終所有權為國家的情況下,許可農民自行生產、自負盈虧,只繳納部分農業產品。並鼓勵農村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業副業,向專業化、商品化的方向繼續發展,並廢除了不適合農村生產力發展的人民公社體制。中國農村的改革取得的成效使得佔全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逐步擺脫了貧困,並促使部分農民先於其他地區富裕起來。
從開始改革開放的一九八零年到二千零五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增長了11倍,按年度平均匯率折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由二千一百五十三億美元增加到二萬二千二百五十七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二百二十五美元增長到一千七百零七美元,二千零五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一萬四千二百億美元,到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中國外匯儲備約一萬億美元。
由於可見,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達到了成效,相信在二零五零年,中國可以成為中等國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