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

2007-08-01 5:44 am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如何?
日本政府作出了甚麼嘗試,以求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

回答 (1)

2007-08-01 7:57 pm
✔ 最佳答案
日本國戰敗初期(1945年8月至1952年9月)

該段時期是指日本在宣佈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開始,之後日本被美國將軍軍事佔領,日本在這個時期欠缺所有國際政治的自主權。雖然日本天皇仍然存在,但天皇被人格化作為國家元首代表。日本的外交關係由美國負責,在這個時期亞洲各國均在百廢待興或重新被戰前的殖民者統治,在各個亞洲國家和日本簽訂和約之前,均視日本為「敵對國」﹑「戰敗國」,但在這時期則由美國代表向各亞洲國家或殖民者商討賠償問題。

另外在這個時期,日本在韓戰中成為美國在戰場(朝鮮半島)的最直接軍事和物資補給地,從這個時期開始,有強烈意識型態分歧的共產北朝鮮對日本的仇恨增加。

日本國復興初期(1952年至1972年)

在1952年,日本從美國的允許中宣佈恢復自主政權,惟獨是國防事務上,日本在「和平憲法」規定不能擁有軍隊,只能成立「自衛隊」。在經濟上日本正開始起飛,但在政治上日本仍然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社會陣營的一員。在與亞洲各國的關係仍然受其二戰暴行的影響。較為矚目的是1956年日本和蘇聯就北方四島問題的談判僵局,令日本和蘇聯甚至是現今的俄羅斯仍然未簽署和約。

後昭和時期及早平成時期(1972年至2000年)

由1972年至1989年,後昭和時期的日本,以經濟巨霸自居,但政治方面,由於日本相繼和二次大戰時最大的受害國家中國和南韓簽署「友好條約」。在官方層面上,日本和亞洲國家的關係變得緩和,而且,因為日本的經濟條件良好,有很多發展中的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台灣及東南亞諸國,都視日本為經濟上的重要伙伴。

隨後在1990年日本的經濟泡沫爆破,經濟低迷一直困擾著日本國內的民生,但在國際層面上,日本仍然能夠成為這些亞洲國家的重要經濟發展幫助者。因為透過免息貸款或捐助等方式,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得到受惠。

廿一世紀(2000年起)

可是,日本的經濟持續低迷,而鄰近國家中國在二十世紀末開始「和平崛起」,在經濟高速增長,和資金由世界湧入龐大的中國經濟市場,使日本在亞洲經濟領導者的地位有威脅之勢。而且,日本的鷹派也擔心中國經濟的優勢使中國將成為不論是經濟,還有在政治上的巨人,這對日本的利益有影響。

加上在這時期,日本的首相和高層以鷹派為主導,首相小泉純一郎(2001年至2006年在任)領導之下的日本政府高層,為了挽回日本的自我形象,以不同的政治手段去嘗試擺脫日本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人」﹑「戰敗國」。例如小泉在任期內多次參拜亞洲國家視為「軍國主義的餘孽」的靖國神社,和與中國﹑南韓分別為海外小島的主權而角力,但此舉䬷到中國和南韓極為憤怒,中國曾經在2005年至2006年拒絕日本的外訪,日本亦以「中國已脫離發展中國家的定位」而將對華免息貸款取消。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44: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31000051KK053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