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平?

2007-08-01 3:48 am
孔子的生平?
更新1:

知識天才:=_=?

回答 (3)

2007-08-01 3:57 am
✔ 最佳答案
子生平介紹

http://hk.chiculture.net/etv.php?id=106499介紹孔子的生平事蹟,以及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家 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于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複與顏徵在婚,生孔子。



生 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西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劄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穀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抑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十余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于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2007-08-01 10:56 pm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hung2.jpg
儒家 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的思想
孔子學說影響
論語 學而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Cloud.gif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的代表人物。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一般所指的"聖人",就是他的代名詞。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j_1.jpg
孔子的先世是宋國貴族,
   他的先世弗父何,是著名的宋國大夫,曾讓位於宋厲公。但後來宋國內亂,弗父何的後代孔父嘉被殺,其子逃亡到魯國,改姓孔,傳了四世,便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
叔梁紇是魯國的勇士,曾為國立下戰功,被封於陬邑,又稱陬人紇。所以,孔子也算是貴族之後。不過,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後,就去世了。而據漢經學家的考證,孔子母親顏氏不是叔梁紇的正室,因此她享受不到榮華富貴,終身貧困。孔子實際上是他父親的私生子。


   孔子在貧窮的環境下長大,以至他很早就認識了人生,即是較一般同齡的少年早熟。他本人也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在少年時,沒有受過正式的"君子"的教育(古時,"君子"一詞原指貴族,而"小人"即是下層人民,這和當今的定義不同),相反,卻有很多謀生的技能,且能忍受貧困的生活。但他在生活的魯國,至少在文化上,仍保持最多的周文化傳統。其倫理教育使國民也受到周禮的影響。這樣的背景,使孔子不但沒布成為魯國制度的叛逆者,反而令他因對魯國現實生活的不滿,發展到仰慕往古的周禮。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j_4.jpg
   孔子他說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可見他的思想大致在這段時期完成,但歷史對他這段人生的事蹟沒有什麼詳盡的記載,只知他開始講學,廣收弟子,且為過魯國權貴季氏當過委吏、乘田等官職。

   不過,他所辦的私學,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聞名。連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子弟也受學於孔子。後來,由於孟孫氏平定了奸臣陽虎之亂,勢力大增,孔子受孟孫氏推薦,出任中都宰,"四方皆則之",不久,歷任司空,再到大司寇。時為魯定公十年,孔子51歲。他在任最為人稱道的事蹟,是齊魯夾谷之會。會上齊國原以武力相脅,要求魯國為其保護國;但孔子事前做好準備,以更多的軍隊防守,使齊人不得逞,且歸還了汶陽三處之地。但不久之後,孔子便因"墮三都"之事,被魯國貴族迫害,最後離開魯國,是為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j_3.jpg

   自此孔子開始周遊列國,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過程中,孔子曾經歷絕糧,甚至被人圍困。所幸兩之都有人幫其解圍。不過,既然自己的抱負不能伸展,孔子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他的弟子為他行禮,皆守孝三年。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Cloud.gif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pic/J_7.jpg
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也就是整個儒學的中心,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儒生,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這些思想,在儒家的角度,是靠禮制來維繫的。若果"人人知禮",便能達到孔子所指的大同世界,也就是一個完美的、全用道德倫理維繫的社會。相對於當時其他學派,孔子的哲學主要集中在倫理道德觀念的論述,較之更著重人與社會的關係,十分具體。
1、 甚麼是"仁"?

   孔子的倫理思想是他的哲學的主要成份,也是他的政治理想的依據,"仁"這個抽象概念,是孔子倫理思想的結晶。

~"仁"與"忠恕之道"
   在《論語》中,"仁"字出現了一百多次。究竟"仁"是什麼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說文》則云:仁,親也,眾人,眾二。它的傳統意義,是處理親疏、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準則。不過,可能基於因材施教原則,孔子在多個不同的場合對"仁"作出表面不盡相同的解釋。"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他在這裡提出一個具體的行為,從而包含了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就是"人"的存在。他強調"人"的存在,強調"愛人"是一種美德,相對於可以把人當作祭神獻鬼的犧牲精神那種原始的觀念來說,這是一個很先進、很突出、很創新的見解。

   至於孔子對他的得意門生子貢說"仁"時,他有以下論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夠推己及人,就是忠恕之道。後來孔門大弟子曾參概括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因此,忠恕被認為是實踐"仁"的標準。"忠"即專一,"恕"即寬恕,合而為一者即"專心一致地推行寬恕之道",這又包括了積極與消極的兩方面。積極的是為推其所欲,即《中庸》引孔子之話語:"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如果能把自己對兒子的要求,先用來服侍父親;能把對臣下的要求,先來服侍君上;能把對弟弟的要求,先來對待兄長;能把對朋友的要求,先來對待朋友,就是實行君子之道。這些事情都要自己作出主動去做,以身作則,才令別人信服,也會以之為榜樣去效法。至於消極方面,為推其所不欲。子夏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即要義在於"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要之,恕即推己及人,如孔子所謂"能近取譬",孟子所謂"善推其所為",《大學》所謂"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並不是限於消極方面的。

  但另一方面,孔子又提出"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惡的是"不仁者","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他的"恕"是要有選舉性的。我們從孔子與顏淵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孔子對此問題的思想:"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吾矣。'"這是有綱有目的述,既說明了仁的定義和作用,也說明了如何為仁的途徑。"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為人由己"是通向"天下歸仁"的出發點,而所謂"天下歸仁",就是人人自覺地以"克己復禮"為歸宿。孔子之所以有這個觀點,是因為他想從改造個人的心靈入手,實現整個社會的復禮。
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confucism/j.htm
http://hk.chiculture.net/etv.php?id=106499
參考: me
2007-08-01 4:17 am
八字形容,萬世師表,有教無類


收錄日期: 2021-04-23 17:09: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31000051KK046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