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環保的重要

2007-07-31 1:41 am
究竟點解環保咁重要呢@@!?

回答 (3)

2007-07-31 1:45 am
✔ 最佳答案
環保的重要



愛護地球可以使世界獎得更美麗,相反,破壞地球就令地球變成一個骯髒的「伯伯」。

在我們生活中,環保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再繼續去濫用地球資源,我們的下一代可能會沒法用這些資源,生活便很不方便。現在科學家也正在討論這個問題。

但是我們能夠有效地發揮環保,可能地球的資源會耐用一點,我們可以減少使用膠袋、紙碟等等。還可以利用「循環三寶箱」,就是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

環保是令我們的地球更為美麗的潤滑劑,我們應該向人民和學生講解多些環保的知識,請他們把這訊息傳給別人,這樣 便會有更多人實施環保了。
2007-08-02 7:24 pm
環保 (保護環境) 的重要性

人類社會在極度使用自然資源、發展經濟後,深感生態環境破壞對人類生存的影響力,於是環保意識以及生態保育觀念興起。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已遠超過其再生 回復的能力,環境保育已是二十一世紀刻不容緩的使命。世界各國的人民,已深切體認到環保的重要,紛紛投注心力在環保組織的成立、環保法規的制訂,並透過國 際貿易制裁的手段,以期遏止生態繼續被破壞。台灣繼創造出經濟奇蹟之後,要在國際間取得競爭優勢、一席生存之地,已不單單僅是強化企業經營利基,而是要著 重生態保育的工作,將環保深植在每個企業、每個人民的心中,使其成為企業及國家的競爭力。

香港要在國際間競爭優勢,就不容忽視生態保育的任務。唯有建立起綠色環保形象,方能在國際間取得認同。然而,環保意識的建立,不僅是企業、政府,更是全民的責任。

近年來,全球面臨嚴重的溫室效應、沙漠化、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空氣污染、臭氧層破壞、表層土壤破壞、生物絕種等問題,例如,據估計,每年有超過兩百萬隻 海鳥和十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為人類隨意拋棄的垃圾及廢棄物而致死。保存地球稀有物種的熱帶雨林,正以每年一千萬以上公頃的速度消失。有鑑於自然資源急速 耗竭、自然環境慘遭嚴重破壞等因素,各國元首要人及有心人士,一方面呼籲世人的重視,一方面期望透過國際法規的制約功能,防止惡化的程度及速度。因此,要 在國際間取得認同、地位及競爭優勢,環境保育已是不容忽視的責任及使命,而台灣唯有建立起綠色形象,方能在國際間取得一席生存之地。
推動環保工作時,政府也必須站在輔導及支援的角色。政府及相關機關要定期參與國際環保會議,以瞭解國際環保的最新趨勢及訊息,提供國內業者擬定因應策 略。此外,政府也應成立專責環保事務的機構,以及體認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以建立消費者及企業對政府推動環保工作的信心。最後,消費大眾的環保意識及行為, 也是支持我國推動環保工作、建立綠色國際形象的最重要因素。消費大眾可以透過選購綠色產品、捐贈給環保組織等方式來表示其支持環保的態度,同時,消費者也 應該對破壞環境的不法業者及政府機關提出檢舉及抗議、抗爭等活動,以遏止不法情事的發生。另外,消費者也可以透過相關環保組織的網站、圖書館或是環保活動 主動搜尋環保訊息,以提高自身的環保專業知識。
環境保育,人人有責!!香港不只要建立綠色的國際形象,更要成為國際上的環保尖兵、環保楷模,為地球生態及後代子孫盡一份責任,讓香港綠色的代名詞。
2007-07-31 1:46 am
中國中央上有環保政策:地方官員下有博弈對策
撰文 洪肇輝
2006/10/17, 週二


GDP作為中國官員考核政績的指標,在各地可發揮無遺。現在節能降耗促環保也成為政績表現的考核指標,但發揮作用與實際執行則存在較大距離。地方政府為了GDP達標、超標,一味地投入,只管量的產出,這種以量計算出來的GDP不管灌水多少,是否灌水,都只是數字上的簡單加總;然而,現在環保成為中國地方官員力保“帽子”的另一主要指標,他們又是否會重施故技,這恐怕又是博弈的爭論點。


GDP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政績的主要標準,是經濟可持續發展乏力及環保事業得不到重視的主要原因。此考核經濟發展及官員政績的單一標準,不但忽視了整體社會發展的各個元素,如生態環境、生活條件、人文教育、人口素質、社會管理等,還透支了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的過度開採和環境污染己是今日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


環保如何量化?指標如何度量?想必並不是多種幾棵樹木,少排幾噸二氧化碳吧!這個問題還是留給專家來論證。最重要的一點是地方官不要再以拼經濟,創GDP的觀念來做環保,環保能否得以執行與實現,更重要的是教育,是觀念上的認知,當人們認識到環境保護乃系於子孫後代的後續,自然而然會在各方面注意到環保,這才是可持續的環保工程。


由於各地區都有招商任務,各地官員都在為大紅帽子高高戴而努力招商,即使中央要求轉變招商思維,這種根深蒂固、更何況是保帽子步步高升的觀念又怎麼會因為中央的呼籲而改變,說白了還是眼前的經濟成績看得見。就算是換了人,觀念還是依舊,因為腦袋沒有換,所以才會出現有些地方受群眾舉報的污染環境項目和在建工程,都通過了當地環保部門的環境影響評價。這一現象突出了一個極大的危機――那就是環保在某些地區有可能從保環保變成抗環保。


這種情況其實己經在很多經濟落後的地區出現,因為這些地區都是污染企業進駐的理想地,當地政府又為拼經濟創政績要求當地的環保部門“開綠燈”,因為如果不開綠燈,不但不能為當地創造經濟,還要蒙上被投資者扣上“刁難投資者的帽子”,這樣一來兩面都是“帽子”,地方官又何去何從。歸根到底,還是要理清要短期經濟利益,還是要可持續發展,要盲目追求經濟數字,還是要和諧社會,政府和企業責有攸歸。


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中央政府必須先理順管理權責,按現行地方環保局隸屬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管理架構,環保部門是很難執行環保條例的。因為在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地方政府往往會直接指導環保部門執行環保工作,以確保污染項目能落戶當地,招商工作不受環保條例影響,這樣一來環保部門的人員只能服從上級的指令而變得無所作為。


為杜絕這一尷尬局面,中央政府必須要改編現行的環保執法體制,實行中央統一管理、垂直管理,成立獨立於地方政府的環保管理和執法機構,以減少地方政府的干預,使環保部門可以在絕對的權力下執法。當然,有絕對的權力也必須要有相應的制衡機制,那就是要有監督機制,要環保部門同時對自己的執法不力、徇私等負全責。這樣,中央政府就能直面環保工作,切底執行全面的環保工程。


至於備受關注的綠色GDP,或者應該說炒作多於實際的綠色GDP,如果沒有好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計算方法,最終只會淪為拍腦袋的另一組自欺欺人的形象數字,甚至成為抗環保的有力“證據”。


綠色GDP的真正意義是要探索從傳統發展模式向可持續發展模式的轉變,通過綠色GDP來提醒社會特別是決策者們,多年來無序的開發已經嚴重透支了人民的生存資源,經濟增長所付出的環境代價是不可廻避的,必須要踏實面對才能給下一代留下生存空間。


環境問題已不能廻避,必須要擺上桌面,作為整體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部份,否則發展藍圖勢必蒙上灰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將前無去路。


本文作者為環亞經濟數據(CEIC)中國數據庫主管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09: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30000051KK039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