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寒底』和『熱底』?

2007-07-30 8:53 pm
什麼是『寒底』和『熱底』?

有咩 特徵 同 分別 呢?

回答 (4)

2007-07-30 8:59 pm
✔ 最佳答案
濕熱:面色帶紅,有灼熱感。這類人疲倦時面油較多、膚色黝暗,容易出現暗瘡粉刺。護理重點在於潔膚,防止毛孔堵塞。
燥熱:面色同樣偏紅,但疲倦時皮膚會變得乾燥粗糙,偶爾有紅斑和粉刺出現。護理方法是保濕。
寒濕:面色較蒼白,疲態是浮腫和皮膚失去光澤。注重清除皮膚角質,提高皮膚新陳代謝能力。
寒燥:臉色蒼白,因缺乏營養,新陳代謝功能緩慢,皮膚較乾燥,容易有皺紋。應多做按摩和補充皮膚所需的營養,增強血液循環。

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所屬類別,不妨觀察一下,或拜訪專業的中醫師。

你是熱底or寒底體質
享受美食可是有許多禁忌的,體質冷熱之別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還不了解你身體是屬於那一種體質,趕快依照以下的冷熱體質檢驗表檢測一番,可不要已經是冷體質,還拚命喝冰飲,小心變成急凍人。

A組 得分
早上起床眼有眼屎 (1)
早上起床覺得嘴巴很苦 (1)
經常生痱子 (1)
有便秘困擾 (1)
胸口經常鬱悶 (1)
經常喉嚨痛 (1)
有口臭 (1)
容易發脾氣 (1)
經常頭痛 (2)
眼睛常有血絲( 2)
容易長痘痘 (2)
經常流鼻血 (2)
有痔瘡 (2)
是肝炎帶原者( 3)
指甲變黑或容易折斷 (4)

得分總計(___)



B組 得分
經常有黑眼圈 (1)
經常喉嚨沙啞 (1)
經常口乾舌燥 (1)
記憶力很差 (1)
經常心慌意亂 (1)
冬天手腳會冰冷 (1)
鼻子會過敏 (1)
容易鼻塞 (1)
頭髮稀疏或容易掉頭髮 (2)
小便頻密或夜間會起來上廁所 (2)
會耳鳴 (2)
經常頭暈 (2)
經常腰酸背痛 (2)
經常失眠 (3)
經常手腳腫大 (4)

得分總計(___)

A組
低於3分身體好像鐵打的,有機會成為人瑞。
4~14分身體常會覺得燥熱,多洗點冷水澡降溫吧。
15~25分身體狀況響起警訊,很可能患有肝硬化等病,最好去醫院做個健康檢查。

B組
低於3分有良好飲食習慣,要生病也是別人先,不太會輪到你。
4~14分身體虛弱,不補一補容易衰老。
15~25分身體太虛弱,容易患有腎臟、內分泌之類的毛病,趕快去徹檢查。

A組分數高過B組者,體質屬燥熱,即俗稱的熱底。
忌辣淑、煙酒、咖啡,要多吃水果。像蘆薈、檸檬這類清涼退火的食物多吃可以消消火氣

B組分數高過A組,體質虛弱,即俗稱的寒底。
忌喝冰涼的冷飲,太寒的東西都不要多吃,最好多吃南棗、四物、紅豆、薑汁這種補氣血的食品。



什麼是寒底熱底?
有些女士說她們不能飲綠茶,因為一飲就頭暈;也不能吃芥菜,吃了也會頭暈。西方醫學對此不能給予解釋,唯有建議她們吃其它食物或飲其他的茶。

中國醫學把人的體質分為虛實寒熱,偏熱之體質宜食涼性及微苦、甘、淡的食物,熱毒積盛體質宜食寒涼食物;偏寒之體質宜食溫性食物,多為微辛之味,例如蔥等,而寒盛體質則宜溫補。寒與涼,溫與熱都同屬一性,但有輕重之別。要知道你屬寒底或是熱底,請看下表﹕

寒熱體質監別表

寒性體質︰
特徵︰喜靜而少言,口不乾渴或口中唾液多,時喜縮足,面部表情沉靜,面色多蒼白或晃白,唇色淡白或青紫,指甲青紫,舌淡胖嫩,手足涼或冰冷,小便清長或大便稀溏。
備註︰寒微者選溫性食物,寒甚者選熱性食物,食物可溫熱吃,但不宜過熱,應以「熱不燙唇」為標準。

熱性體質︰
特徵︰煩躁多言,好動,口渴喜冷飲,口乾唾液少,喜伸足仰,面赤目赤,唇乾或口舌易生瘡,指甲紅紫,手足熱,皮膚乾燥,小便短赤,大便多乾燥或有便秘。
備註︰熱微者選涼性食物,熱甚者選寒性食物。食物可涼吃,但不宜過冷,應以「食勿冰齒」為標準。

知道你是甚麼「底子」後,便可配合食物性味達到調補的效果。

食物性味一覽表
平性︰雞蛋、鵪鶉蛋、豬肉、牛肉、鴿肉、蝦、蠔、青魚、銀魚、乾貝、比目魚、泥鰍、鯽魚、鰻魚、鯧魚、鱘魚、花生、馬鈴薯、南瓜、黃瓜、卷心菜、大白菜、豌豆苗、大頭菜、菜花、雪裡紅、胡蘿蔔、猴頭菇、木耳、燕窩、西紅柿、銀耳、芋頭、栗子、茨實、白果、蠶豆、豌豆、豇豆、黃豆、黑豆、黃豆芽、豆腐皮、腐乳、黑芝麻、西紅柿、無花果、銀杏、蘋果、橄欖、花生油、冰糖、芝麻、葵花籽
備註︰各種皮膚及體質的人可食用。

涼性︰鴨蛋、鴨肉、兔肉、蟹、海蜇、海螺、泥螺、鯉魚、蛇、小麥、冬瓜、苦瓜、竹筍、茄子、紫菜、紫草、海帶、芹菜、蘿蔔、油菜、磨菇、藕、甜菜、茭白、絲瓜、慈菇、荸薺、苦瓜、百合、芽菜、赤小豆、豆腐、豆漿、豆豉、西瓜、梨、甘蔗、柚子、香蕉、柿子、桔子、桑椹、李子
備註︰熱毒性體質人宜食用

溫性︰雞肉、烏雞肉、羊肉、鹿肉、鮑魚、帶魚、蝦米、鰱魚、鱔魚、鱄魚、草魚、蚌、海參、糯米、韭菜、榨菜、洋蔥、香菜、枸杞子、辣椒、胡椒、桂皮、豆蔻、姜、蔥、蒜、白扁豆、龍眼肉、荔枝乾、紅棗、黑棗、桃、櫻桃、柿餅、石榴、紅糖、葡萄乾、楊梅、金桔、荔枝、梅子、石榴、菜籽油、豆油、紅糖、飴糖、咖啡
備註︰虛寒性體質宜食用
2007-08-28 10:01 am
勁長細, 唔贊唔得ooo
2007-07-30 8:59 pm
怎樣去分寒底或熱底呢?

人的體質正常來說是沒有分寒、熱底的,只有屬於偏向寒底、熱底還是躁底,其實在中醫的理論上,健康標誌是陰陽平衡,包括機體內部、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所以朱醫師指一般正常來說,人們是沒有寒熱底之分的,如果有都是因為本身身體出現問題,而導致體質偏向於不同的底子,常見的有寒底、熱底和燥底。由於熱屬陽,寒屬陰,所以民間就逐漸簡化為熱底和寒底。



 一般來說,熱底的人是喜涼惡熱的,大便乾燥偏硬,而寒底的喜熱惡涼,大便多是稀爛的,而不寒不熱的無寒熱喜惡人士,每日大便都是不硬不軟的。



體質偏向寒、熱、燥都是會轉變的,比方體質偏寒的人不斷吃溫熱食物或中藥,平衡後不懂停止,會變成體質偏熱。同樣,體質偏熱的人常飲涼茶亦有機會變寒底。另外,如果經過大病、生育等,身體的機能可能會轉變,若營養補充不足,寒熱底都可能會互換。



 大多數人士的底子多是傾向於寒性、熱性或燥性。傾向寒性底子的人,比較怕冷,食寒削食物會感到不舒服,更可能有頭暈、洩瀉、反胃、口淡的感覺;而熱底的人,體質較熱,進食煎炸食物會容易「上火」、心情煩躁、喉乾舌躁等;而燥底子的人皮膚會較乾,大便呈粒狀,眼睛乾涸,口舌更易有「飛滋」。



在寒冷的天氣下,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寒冷表現,如偏向寒性的人,手腳特別容易冰冷,背脊經常感到寒冷,心臟功能亦會有影響。而偏向熱性底子的人,身體偏熱,所以一般都不怕冷,冬天時不會有手腳冰凍的情況。另外,燥底的人有時亦會感到手腳寒冷,但多數不會全身手腳冰凍,只會集中於指尖寒涼。



食野方面,偏寒性的人盡量少吃羊肉和生冷食品,而偏熱底和燥底的人應戒吃一些燥熱食物,多吃淮山、百合,更可有滋潤功效。由於寒冷天氣,身體特別容易受病菌感染,所以多做運動、常飲暖水、穿多件衣服,都是禦寒的好方法!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 yahoo.com/question/? qid=7006110405777

2007-07-30 8:59 pm
其實根據<<草木綱目>>
1. 體質:[熱底]的人,身體素質多較強壯、偏熱,愛好和適合涼冷清淡的食品。反之,[寒底]的人,體質多較瘦弱、偏寒,愛好和適合溫補和煎炸的飲食。熱底之人,常只能與寒涼食品結緣,而寒底卻能多吃滋補食品。

2. 如果[寒底]的人,錯食涼冷食品,輕者表現口淡流延,惡心反胃,尿多頻仍,嚴重時可以頭暈身輕。而[熱底]的人錯食燥熱,輕者唇乾舌焦,咽痛口臭、舌爛咀損。甚至夜燥難眠、惡夢及大便乾結。

3. 以現代醫學解釋[熱底]、[寒底],可能是這個人的植物神經系統有關,[寒底]之人,或許其副交感神經佔優勢,一但受寒性食物刺激,副交感神經興奮,心跳緩慢,代謝下降,腺體分沁增多,胃活動增加,血管擴張。因為稀釋的粘液,就更能發渾消化作用。反之,[熱底]的人,交感神經佔優勢,心跳加快,代謝增加,夜間便較精神,外周血管收縮,分泌減少而粘稠,進食就自是口焦舌乾了。

由於植物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是一對互相連接的神經和身體弱並無一定關係。或者,這是我們[寒底]或[熱底]之人,並不一定和強壯瘦弱有關的原因
然則寒底、熱底之類問題,想得出結論,是不難的,有些人吃了一點燥熱東西,如炸雞、煎炒食物之類,可能發生口乾喉痛,覺得非常燥熱 大便不暢,因此而生病,但吃了寒涼的東西,則沒有什麼問題,這類人不妨稱為「熱底」。

又有些人,吃了寒涼之品,如冬瓜、西瓜、白菜湯、綠豆糖水、芥菜湯之類,隨即碩暈眼花,反胃作悶,小便頻頻,大便下瀉、見風則冷,每因此而生病,但吃了燥熱的東西,則絕無問題,這類人不妨稱為「寒底」,但是,不是熱底人仕代表壯健,寒底人仕代表虛弱,其實這兩種人的胃腸或其他臟腑,旨有「偏差」問題存在。須知一個人,總要吃「寒」無妨,吃「熱」無礙,身體才是真正健康。

============================
寒 熱 可 分 為 虛 寒 ﹐ 實 寒 ﹐ 虛 熱 ﹐ 實 熱 ﹐中 醫 學 分 得 很 細 致 ﹐ 但 基 本 上 ﹐

寒 底 人 怕 冷 ﹐ 面 青 ﹐ 手腳 冰 冷 ﹐ 喜 熱 惡 寒 ﹐ 喜 熱 飲 ﹐口 淡 ﹐ 小 食 多 尿﹐ 身 質 偏 虛﹐ 小 動 怕 勞 。

熱 底 人 怕 熱 ﹐ 面 色 紅 潤 ﹐ 口 乾 口 苦 ﹐ 喜 寒 惡 熱 ﹐ 喜 食 甘 甜 冷 飲 ﹐多 食 小 尿 ﹐ 容 易 發 怒 ﹐ 身 體 偏 實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44: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30000051KK018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