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智齒,學名第三大臼齒,俗稱智慧齒、立事牙、盡頭牙,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4顆,上下顎各兩顆,一般是於16歲或之後才生長出來,相較於幼兒時期長出的乳齒與兒童時期更換的恆齒,智齒通常是在人類心智已經趨於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
智齒的位置
從門牙牙縫開始,由一側門牙向裏數牙齒數目,如果有第八顆牙,它就是智齒。
智齒與進化
智齒的退化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在人類從猿進化而來的過程中下顎體積變小,沒有頜骨空間留給智齒;第二,可能與口腔衛生有關,古代的青年人有幾顆牙齒或大多數牙齒脫落是件很平常的事。而這個時候剛剛長出來的智齒就會發揮作用。而現代人口腔醫學發達,人人都有刷牙的習慣,除非發生意外,青年人的牙齒一般都會保持完整,智齒就變成多餘的了。由於沒有生長空間,智齒生長時往往會有疼痛,且萌出後位置和方向會發生異常,大部分人的智齒沒有咀嚼功能,沒有對咬牙。也就是說,智齒一般是多餘的,被認為是一種痕跡器官。
智齒引起的疾病
智齒帶來許多問題,常引起的疾病有齲齒(俗稱蛀牙)、牙周炎、牙髓炎。
由於智齒在最裡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容易產生蛀牙,且智齒往往由於萌發空, 智齒是第三大臼齒,對相鄰的第二磨牙有重要
智齒的拔除
由於上述智齒可能引發的疾病,大部分專業人士出於避免產生後患的考慮,建議拔除智齒。也有一部分人的智齒並不對人造成任何困擾,這是個體生理結構決定的,這些人沒有必要拔除智齒。因為智齒生長的位置是三叉神經的一個分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口腔內的感覺甚至視覺。而成年人的下顎骨、智齒牙根都已經定型,所以智齒拔除手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對於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易於在拔除中引起併發症,對於這些人的智齒拔除手術要慎重。
由於智齒有3~4個牙根,生長的位置又不利於操作,所以拔除智齒一般選擇敲碎牙冠,分割取出的方法。由於麻藥的使用在手術過程不會感覺疼痛,但人們要對這個過程進行心理上的適應,有人因為恐懼而不配合治療。對於某些露出牙冠較少的智齒,拔除時可能會切開牙床取出,傷口的愈合會帶來一定的痛苦。
預防性拔除智齒的爭論
儘管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預防性的拔除無癥狀智齒在已開發國家已經是一種常見的做法。 在2006年,根據評估預防性拔智齒的隨機對照實驗結果,Chochrane協作組織發表了一篇系統性的評論文章 [1]. 評論文章的作者發現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或者反駁預防性拔除智齒的做法。然而,已經有可靠的證據表明預防性拔除智齒不能降低或者預防後期門牙的擁擠現象。作者建議預防性拔除智齒的手術可以減少60%或者更多。
另一個組織, ClinicalEvidence, 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2]: 預防性的拔除智齒可能是無效甚至有害的,特別是考慮到拔牙可能對附近神經造成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