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為甚麼30度以上的天氣下會特別容易中暑﹖

2007-07-26 11:01 pm
40分:為甚麼30度以上的天氣下會特別容易中暑﹖

回答 (4)

2007-07-26 11:04 pm
✔ 最佳答案
【中暑】
人體在代謝過程,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必須以一定的方式散發出去,才能使人體體溫維持衡定。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人體產熱和散熱處於動態平衡,當周圍環境氣溫升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溼度較高,通風不良時,人體的蒸發散熱受阻,或是身體內部的維持衡定系統不能發揮功能,而蓄積大量熱能,此時就可能發生中暑。

中暑是內在生理狀況,遭受外界物理條件所影響,所以生理因素之中,包括體弱、老年、產婦、肥胖、慢性病患者容易發生中暑,而罹患其他疾病,或是睡眠不足,過度疲勞,也可以誘發中暑。

依病情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按發病機制,又可分為中暑衰竭、中暑高熱、中暑痙攣、日射病四種類型,但常混合出現。

中暑高熱:體內有大量的熱積蓄,除了高熱外,還有昏迷、無汗。

中暑衰竭:最為常見,體內並無多量積熱,而係失水與鹽分,或低鈉血症所致的周圍循環衰竭。

中暑痙攣:主要表現為肌肉痛性痙攣,常發生在劇烈勞動流汗之後,只補充水分,而未補充鹽分,尤其是氯化鈉喪失過多,使隨意肌發生痛性痙攣,並不直接與高溫有關。

日射病:是因夏季烈日曝曬所致的中暑。因為血管收縮不穩,血液滯留在四肢或內臟,相對性的腦貧血,或稱為熱昏倒,只要移置陰涼通風處,即可自然緩解,小學生開朝會過久而中暑者,當屬於此。

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勞動一段時間後,感到昏眩、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溫正常、或略微升高37℃,如能及時離開高溫環境,適當休息後,短期可恢復正常。

輕症中暑
除了有先兆中暑的表現,患者還有體溫升高至38-39℃,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早期症狀,如面色蒼白、噁心、嘔吐、汗出淋灕、皮膚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一般經休息及治療,可於四小時內恢復正常。
-------------------- -------------------- --------------
※熱症後遺症
重症中暑應當緊急送醫,所以治療方式或是中醫特有的名稱,於此不再贅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中暑症狀減緩之後,並未持續治療,導致出現一些奇怪的症狀,而不自知,而頻頻輾轉於各科,檢查也都正常,例如有人中暑過後,或未中暑只是先兆中暑的疰夏,每天困倦欲睡、哈欠頻頻、甚至顳顎關節酸楚,加上食慾全無。
-------------------- -------------------- --------------
※簡易處置
簡單處理輕症中暑,神智清醒者,讓他採半坐臥位,飲淡鹽水,冷濕毛巾敷拭身體以降溫,再按摩四肢以散熱。降溫需至38℃,若無體溫計,可以脈搏次數為準,冷卻患者至脈搏降至110次以下。
-------------------- -------------------- --------------
※注意事項
1:炎熱季節工作,需注意降溫與通風,以及準備清涼飲料,以防暑熱。筆者認為大部分青草藥都過於寒冷,所以建議一般常用的消暑的東西,雖然很平常,不過副作用相對減少許多。
2:飲食需清淡,不宜濃煎厚味,或是油膩不清爽,均會加重脾胃負擔。因為脾胃消化不良,中醫認為會有積熱積濕,容易與外邪暑氣相牽引,而增加發病的危險。
3:飢餓狀態需避免高溫下勞動。
4:疰夏病人,每年來患,需積極治療一段時間,不可因藥物治療短期獲效隨即撤藥,以及需嚴加注意,在夏天來臨之時,雖未發病,不可過飲冰冷飲食而誘發。
5:中暑昏迷者,需急速移置陰涼處,不可臥於溼冷地,因為溼冷刺激,使皮膚血管收縮,出現寒戰,體內產熱增加,不利於降溫和散熱。
6:陰暑昏迷,不可用涼開的安宮牛黃、至寶、紫雪,需用溫開的蘇合香丸。中醫對昏迷的症狀是使用開竅藥,而開竅藥有寒熱之分,安宮至寶都是寒藥,所以不能用於陰暑之症。
-------------------- -------------------- --------------
多濕之人易中暑
體中多濕之人,外暑蒸動內濕,二氣交通,最易中暑,所以肥人濕多,夏季百計避暑,反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濕,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祛濕從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體盛濕多則宜之,清瞿無濕之人,津液為時火所耗,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散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故凡汗多之人,則不可利其小便也。
2007-08-05 4:37 pm
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人體產熱和散熱處於動態平衡,當周圍環境氣溫升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溼度較高,通風不良時,人體的蒸發散熱受阻,或是身體內部的維持衡定系統不能發揮功能,而蓄積大量熱能,此時就可能發生中暑。



8種人容易中暑
■老齡人

  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孕產婦

  因為懷孕或產后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長期逗留在通氣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嬰幼兒

  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心血管病患者

  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容易中暑。

香港夏季氣溫經常高達攝氏三十多度,在戶外烈日當空下活動,不習慣酷熱潮濕天氣的人很
容易中暑。人為甚麼會中暑呢?我們日常身體藉 排汗來散發體內的熱能,在運動時或在溫
度高的環境,更需要散熱,出汗就更多。在通常的情況下,氣溫都低於體溫,體內的熱能可
以正常散發,但處於高溫的環境,加上濕度高而又沒有風,會對身體排汗形成障礙,熱能不
能散發而令體溫上升,或是身體缺水,就很容易引致衰竭,甚至中暑。
在正常生活環境中,當氣溫驟升至三十度以上時,身體表面血管擴張,心跳加快,身體的這
種自然調節功能,使身體表面散熱量大大增加,從而使體溫保持在正常範圍。
中暑主要是因心臟及血管功能對高溫不適應而造成身體缺水或血中鹽分含量過低,引起周圍
循環衰竭。中暑常發生在身體狀態不佳時,或發生在日常缺乏運動、不習慣劇烈運動及不能
適應高溫者身上。中暑者首先會感到眩暈、頭痛,而且臉色蒼白、脈搏轉弱,血壓下降甚至
突然昏倒,如發覺及救治不及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中暑的人很多都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較嚴重的甚至會有發熱及抽搐,中暑的發生看來很
突然,但如果細心留意,中暑前亦有種種先兆出現可以察覺而加以防備。
特別是在高溫的環境下,如果自己感到頭昏眼花、手腳無力、頭痛、噁心、心跳加速、胸口
鬱悶、皮膚濕冷等,都是中暑的先兆,應該立即找處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如在烈日以及沒
有風的環境下,弄濕毛巾,再滴上幾滴軀風油或白花油,掩住口鼻來呼吸,有助預防中暑。
遇到有人中暑,應立刻把患者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把衣服解開,向患者搧風幫助降低其體
溫,如患者清醒,可給與飲料補充體內因過度排汗而失去的水分,要注意的是由於鹽有吸水
作用,所以應以鹽水補充鹽分,切不可將鹽餅吞服,因為這樣會引起胃部不適。
心臟病、糖尿病及發高熱患者較容易產生中暑、虛脫現象,應更加小心。
夏季到戶外活動,應帶備充足的飲料,穿淺色透氣的衣服及戴帽子遮太陽。
消暑食物簡介
消暑解熱的食物,除了西瓜之外,還有很多,較常見的有以下各種:
冬瓜: 功能解暑、利濕、消腫,治消渴、化痰、止咳。
絲瓜: 清血熱、解暑氣、清化熱痰,特別是絲瓜絡,更能清肺絡的積熱。
節瓜: 解暑而性質甘潤、健脾,無論寒底、熱底均可食用。
苦瓜: 性甘寒、解暑清熱,可治夏季癤瘡,榨汁外敷可治熱痱。苦瓜乾更是廣東涼茶常用
材料。
大豆芽:性甘寒,或甘平,有解散暑熱作用。
白扁豆:治夏天暑濕內困、不思飲、腸鳴洩瀉,甚至嘔吐。患上暑症引飲不休,可用扁豆或
扁豆衣煎湯飲用,戶外工作者亦可用作代茶水。
2007-07-27 6:41 pm
簡單來說,
因為30度的高溫使體內水份粒子更活躍,使水份容易流失(即流汗),長時間在這高溫環境下活動,使水份流失得太快,沒有水份去釋放體內的熱,便會中暑了。因此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應多喝水以保持體內水份。
再補充一點,在這高溫環境下,再處於太陽下,會使體內溫度更高,加速中暑的機會。
參考: 自己
2007-07-27 12:13 am
夏季炎熱慎防中暑
香港夏季氣溫經常高達攝氏三十多度, 在戶外烈日當空下活動, 不習慣酷熱潮濕天氣的人很容易中暑.

人為甚麼會中暑呢?我們日常身體籍著排汗來散發體內的熱能, 在運動時或在溫度高的環境, 更需要散熱, 出汗就更多. 在通常的情況下, 氣溫都低於體溫, 體內的熱能可以正常散發, 但處於高溫的環境, 加上濕度高而又沒有風, 會對身體排汗形成障礙, 熱能不能散發而令體溫上升, 或是身體缺水, 就很容易引致衰竭, 甚至中暑.在正常生活環境中, 當氣溫驟升至三十度以上時, 身體表面血管擴張, 心跳加快, 身體的這種自然調節功能, 使身體表面散熱量大大增加, 從而使體溫保持在正常範圍. 中暑主要是因心臟及血管功能對高溫不適應而造成身體缺水或血中鹽分含量過低, 引起周圍循環衰竭.
中暑常發生在身體狀態不佳時, 或發生在日常缺乏動, 不習慣烈運動及不能適應高溫者身上. 中暑者首先會感到眩暈, 頭痛, 而且臉色蒼白, 脈搏轉弱, 血壓下降甚至突然昏到, 如發覺及救冶不及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中暑的人很多都會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較嚴重的甚至會有發熱及抽搐, 中暑的發生看來很突然, 但如果細心留意, 中暑前亦有種種先兆出現可以察覺而加以防備.
遠足途中, 特別是在高溫的環境下, 如果自己感到頭昏眼花, 手腳無力, 頭痛, 噁心, 心跳加速, 胸口鬱悶, 皮膚濕冷等, 都是中暑的先兆,應該立即找處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
如在烈日以及沒有風的環境下, 弄濕毛巾, 再滴上幾滴軀風油或白花油, 掩住口鼻來呼吸, 有助預防中暑.
遇到有人中暑, 應立刻把患者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 把衣服解開, 向患者搧風幫助降低其體溫, 如患者清醒, 可給與飲料補充體內因過度排汗而失去的水分, 要充分休息後始可繼續行程.
夏季到戶外活動, 應帶備充足的飲料, 穿淺色透氣的衣服及戴帽子遮太陽. 不習慣酷熱環境者, 夏季不應作長程的遠足登山活動.

中 暑 分 三 階 段
據 醫 生 表 示 , 「 中 暑 」 現 象 在 臨 床 醫 學 上 分 為 三階
段 , 較 輕 微 的 熱 抽 筋 及 熱 衰 竭 , 病 者 體 溫
在 攝 氏 四 十 二 度 以 下 , 最 嚴 重 的 則 為 日 射 病 (醫 學
上 稱 中 暑 ) , 體 溫 可 超 過 攝 氏 四 十 二 度 , 體 內新 陳
代 謝 停 頓 , 有 致 命 危 險 , 病 人 出 現 暈 眩 、 作 嘔、 心
跳 加 速 及 呼 吸 困 難 。
大 埔 那 打 素 醫 院 急 症 室 部 門 主 管 陳 德 勝 解 釋 , 人體
要 維 持 正 常 的 新 陳 代 謝 , 將 外 來 養 份 轉 化 成 有用 的
能 量 , 必 須 靠 體 內 酵 素 的 化 學 作 用 , 但 體 溫 過高 或
過 低 均 會 影 響 酵 素 的 運 作 , 從 而 影 響 新 陳 代 謝的 速
度 。
病 人 在 「 中 暑 」 初 期 , 體 溫 雖 然 高 於 正 常 的 攝 氏三
十 七 點 八 度 , 但 仍 未 超 過 四 十 度 , 酵 素 仍 然 可以 運
作 , 維 持 減 慢 了 的 新 陳 代 謝 , 仍 可 靠 排 汗 等 身體 機
能 自 行 散 熱 , 但 隨 體 溫 升 過 攝 氏 四 十 二 度, 體 內
酵 素 則 完 全 無 法 運 作 , 新 陳 代 謝 隨 之 而 停 頓 ,病 人
無 法 排 汗 , 自 行 散 熱 。 此 時 病 人 多 已 出 現 休 克, 有
性 命 危 險 。
病 人 的 身 體 機 能 愈 佳 , 中 暑 後 仍 可 支 持 下 去 的 時間
則 較 長 。 反 之 , 體 質 較 差 , 酗 酒 、 肝 腎 功 能 欠佳 者
, 中 暑 後 則 較 快 有 致 命 危 險 。
多 喝 開 水 防 暑
中 暑 後 , 病 人 不 要 馬 上 用 冰 水 解 暑 , 以 免 令 血管 突
然 收 縮 , 出 現 散 熱 反 效 果 。
預 防 中 暑 , 除 多 喝 開 水 , 應 避 免 飲 含 咖 啡 因 、 酒精
及 太 甜 飲 品 ; 出 外 戴 帽 、 穿 淺 色 薄 衣 和 切 勿 逗留 在
停 泊 烈 日 下 的 車 廂 中 。 醫 生 稱 , 市 民 可 多 吃 水果 和
煲 消 暑 湯 水 , 如 冬 瓜 粒 湯 、 赤 小 豆 鯪 魚 粉 葛 湯、 老
黃 瓜 瘦 肉 湯 等 。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48: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26000051KK025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