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二十四氣節

2007-07-26 8:10 am
在中國傳統,北方人存有不少傳統智慧都息息相關,例如二十四氣節,自小對氣象有興趣
二十四氣節有可取的地方?
二十四氣節對我們的氣候和生活有什麼重要?
二十四氣節分別是什麼,一般在何時?

回答 (2)

2007-07-26 8:57 am
✔ 最佳答案
傳統文化-四季的故事


二十四節氣與節日

二十四節氣中分十二節,十二氣,即一個月之中有一節一氣,其意義在於
農民們在一年中必需經歷四季寒暑、辛勤播種耕耘,才能夠有豐碩的收穫。

二十四節氣分別為:從春季第一天的立春開始,依序為可分準備耕種的雨
水、春雷起而震驚萬物的驚螫、晝夜均分的春分、東南風吹起的清明、提醒
農民時雨將降的穀雨。接下來的立夏為夏季的第一天、小滿為穀類即將盈滿
之際、芒種時稻穀已成穗、夏至之白日最長,而夏天的熱氣要到小暑、大暑
之時才會漸漸發散出來。

夏天過後,就到了立秋,暑氣也在處暑這一天開始退去,水氣會凝成露水
的白露,及日夜等長的秋分,代表秋天真正開始,寒露、霜降之後,天氣便
愈來愈冷了。立冬之後的小雪、大雪帶來了嚴冬,冬至是夜晚最長的一天,
小寒、大寒則進入冬季最嚴寒之際。過了大寒,又到新的一年了。

節氣的由來

聰明的我國先民,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曆法,曆法中把一年分成廿四個節氣
,古農村民們即將所有的農事活動,按照節氣來安排,所謂春耕、夏耘、秋
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時,則五穀不絕,道理就在此。
談到廿四個節氣,首先我們必須瞭解祖先們如何創造發明曆法,即農家延用
迄今的「陰曆」,古代沒有時鐘,祖先們以一根竿子插在土地上,依竿影看
時,同時他們發現到,每日中午所看的竿影,長短不同,且變化有規律可循
,由日影最刁漸變到最短,再由最短變到最長,則分別叫做「夏至」和「冬
至」。
至於春秋兩個季節,祖先們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則分別是「春分」
和「秋分」。
以二至二分為架構,還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清明、縠雨、立
夏、小滿、芒種、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
雪、大雪等,加起來共有廿四節氣。


由於編幅有限請到下列網址。。。。。。。
2007-07-26 8:21 am
依照中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冬至是節氣中的一個,通常在每年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冬至」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日影最長的一天,故又稱「至日」,「長至」或「長日」。曹植《冬至履襪頌表》云:「亞歲迎祥,履祥納慶。」引文中所指的「亞歲」,也就是冬至。亞歲的意思是儀節亞於元旦,即是次於大年初一。按農曆計算,冬至乃在新正前一個多月,而其受重視的程度,只有清明可比。
自明洪武十七年起,冬至開始放假三天。據劉若愚的《酌中志火集》記載,明朝宮中自冬至節開始,宮眷內臣都換穿陽生補子蟒衣,房中則掛綿羊太子畫貼。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詩圖,也有人便發明了「數九九」的歌謠來打發漫長的冬日。九九消寒詩的內容多以描寫冬日景象為主。其中一首流傳甚廣的詩句如下: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
六九五十四窮兒爭意氣;
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擔;
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陰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冬至這個日子,自古以來都很受重視。人們對冬至的重視始於周朝,歷代也有不同慶祝冬至的活動,不僅官家們要舉行迎冬祭天的典禮,在民間,至今也流傳著許多習俗,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日,商店都休假,大家也像過年、拜年一般的互相拜冬,盡情的歡樂。於江南地區,人們都稱冬至為「做節」,慶祝活動亦與過年相似,如穿華麗衣服,張燈結綵等;於北方,人們會吃餃子、餛飩或紅豆稀飯;南方人則是吃湯圓,而冬至進補更是一項流傳久遠的民間習俗,而用來進補的食物,各地有都不一。廣東省的乳源縣冬至各家祭祖,亦至墳墓掛紙,俗稱「掛冬」。順德縣冬至宴客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澄海縣冬至不下田,不用牛,不汲井,猶有古人「閉關息旅」之遺風。各地過節的有趣習俗,把人們祈求生活富足的心意,表現無遺。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39: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26000051KK000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