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的介紹

2007-07-25 7:21 am
倉頡的介紹

回答 (1)

2007-07-25 8:17 am
✔ 最佳答案
倉頡輸入法,是由台灣人朱邦復於1976年所創製的中文輸入法,最初只有繁體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檢字法」,用以解決電腦處理漢字的問題,包括輸入輸出。1978年由中華民國前國防部長蔣緯國將軍重新定名為「倉頡輸入法」。
朱邦復公開倉頡輸入法,不收分文,使電腦漢化得到很大的進展。現今大部分作業系統皆附有倉頡輸入法。它是繁體中文使用地區最常用的形碼輸入法。
目前最新的公開版本是第五代。待公開的第六代(又稱蒼頡輸入法),由朱邦復的多年助手沈紅蓮設計,應用於特製的十萬字庫,重碼率低。這字庫完整收錄歷代文獻用字,以倉頡碼作字庫內碼。這版本現僅提供部分專家學者使用。注意第六代不是為了支援統一碼;朱邦復批評統一碼處理漢字方法愚昧,不能採用。

1977年,在台灣發表第一代倉頡,根據一萬二千字的《國語辭典》所設計。
1980年,發表第二代倉頡,僅將第一代倉頡略作調整。
1982年,發表第三代倉頡,是以《康熙字典》為範圍,選取其中四萬字,將第二代加以改良的結果。
1985年,在美國發表了第五代輸入法及字形產生器,共收集了約六萬字,同時增加一些輔助字形及修正了少許的取碼。在朱邦復工作室網站上的《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一書中提供了第三代、第五代改碼字的字碼對照表。
2002年,朱邦復在其論壇提及,倉頡輸入法最後一版本——第六代已完成,並據之設計中文CPU。因為朱先生已不理輸入法之事,轉交沈紅蓮女士照料,故倉頡輸入法至第六代改名為「蒼頡輸入法」。至2006年止,蒼頡輸入法第六代未曾公開,僅供與「朱邦復工作室」有工作關係之專家學者用。
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是第三代倉頡。Microsoft Windows 95/98/Me/2000/XP等作業系統中內建的倉頡輸入法是第三代倉頡的改進版(修改了一些異體字及加入了部分香港字,但有錯碼)。而倉頡之友所製作的倉頡第五代通用版、國際版與香港版則是採用了第五代倉頡。由「面」、「非」兩字即可辨別是第三代或第五代倉頡:

三代:「面」字取碼 MWYL;「非」字取碼 LMYYY
五代:「面」字取碼 MWSL;「非」字取碼 LMSY
至於新的蒼頡輸入法第六代,根據沈女士在朱邦復論壇提及,有以下特色:

收字達八萬字集,並加了若干「複合字首」,使重複字減至5%;
蒼六取消難字規則,並把各字形歸入新增的「止(X)部」。
第六代採用數字來辨識重複字,重複字碼為????1,????2……????5,最多只能有5個重碼字。在七萬字編碼完成時,沒有一個編碼有超過十個重複的。蒼六擴充了「Z」部,又修正了反字身取碼,才使重複率降低。
倉頡輸入法的設計原意,不是單單作輸入用途。朱先生原意要發展「中文檢索法」,使漢字俱有「序位觀念」,讓漢字都有一個序位,使中文如同拼音文字般,用少少數個「字根」找到所有漢字,舉例:

英文有「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26個字母,
漢字有「日月金木水火土竹戈十大中一弓人心手口尸廿山女田難卜Z」26個基本字根。
因為此檢索法是依漢字「形音字」特性,分析得來,故若在電腦上運用這套方法,不僅具可輸入漢字用之「字碼」功能以外,還可以有下列用途:

字序:「倉頡字根」有一定的排序,故漢字也可如同英語般,有順位的觀念。
字形:「倉頡字根」可組合任何漢字,並顯示電腦螢幕;
字音:「倉頡字根」所表示「漢字音符」,可作語音用;
字義:「倉頡字根」所表示「漢字形符」,可供「電腦人」瞭解人類常識;
字辨:可把「漢字圖檔」分析出「倉頡字根」,並組成漢字,可供電腦掃描辨識漢字。
把電腦依上列漢字之六大要素:字碼、字序、字辨、字形、字音、字義,綜合一體考慮,進而發展出「電腦系統」,稱為「倉頡系統」。


收錄日期: 2021-04-16 13:28: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24000051KK057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