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全詩表面寫竹,實際寫人,寫一種高貴的品質,寫一種難得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作者簡介
鄭燮(公元1693—1765),號板橋,江蘇興化(今江蘇省揚州市)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乾隆年間進士,曾任知縣,政績清明,頗得百姓愛戴;後因得罪某些豪商贓官,被誣貪污,終黜官回鄉。他在當時已是很有名的藝術家,他的書法以隸、楷、行三體相參,自稱為「六分半書」;他的畫以蘭、竹、石見長,隨意揮灑,筆趣橫生。他的詩風真率自然,多反映人民疾苦,抒寫落拓不羈的情懷。
二背景資料
題畫詩文在鄭板橋的作品中佔有相當大的數量,《板橋集》中收有近四十篇,而題竹的詩文就佔有十幾篇。這些詩文和蒼勁秀拔的畫幅相映成趣,互相補充,更深刻地表現了鄭板橋的心曲,其中尤以這首最為人所傳誦。此詩集中表現了他的品格,表現了那種剛烈、堅韌、不畏任何艱險,不怕任何打擊的崇高精神,可說是鄭板橋一生的寫照。
三注釋
1.咬定:形容竹子紮根青山,緊抓著泥土不放,如同咬住一般。
2.破岩:裂開的石頭。
3.千磨萬擊:指強大的外部力量對竹子的折磨摧損。
4.堅勁:堅定挺拔。
5.任爾:任憑你。
四賞析重點
詩的題目叫《題竹石畫》,可見這是一首題畫詩。畫中景物如何佈局安排,讀者可以靠詩歌的描寫想像得到。巍峨的青山之顛,翠竹挺拔峭立,它的根部正緊緊地抓住山石,毫不放鬆。原來它植根於石縫之中,一不小心,就有連根拔起的危險。竹子把根紮牢,任憑什麼方向吹來的風,全然抵擋得住,愈遇折磨襲擊,它竟愈加堅韌。
全詩以岩石為襯托,極寫竹子的精神。首句寫根堅,詩人把竹根比做牙齒,緊緊咬住堅硬的青山岩石,一點也不敢懈怠。一個「咬」字使讀者感到多麼頑強的力量。但為什麼它要如此費力呢?第二句說明原來它立根破岩。詩人先寫現象,再寫原因,突出竹的頑強生命力。如果我們把這竿韌竹當作人來看的話,這句詩正好說明他非常重視如何在社會中立足。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慮,反倒磨練出堅韌的特質;人面對貧窮亦不足恥,反而正好磨礪自己的品格。第三句進一步表現了竹的無畏精神。「還」字突現竹子戰勝「千磨萬擊」時驕傲的姿態。末句寫竹所遭受的各方面打擊,把石中韌竹的形象推到高峰。「任」字點出竹子挑戰困難時的自信和勇氣。由此我們看到一種對世俗蔑視、對高壓不屈、對引誘冷嘲、對磨難抗爭的人生態度。全詩表面寫竹,實際寫人,寫一種高貴的品質,寫一種難得的性格。
短短四句詩,無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卻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寫根堅,第二句寫石基,第三句寫磨難,第四句寫骨氣;句句推進,前後照應,看去明白如話,內含深刻哲理,教誨世人做人應有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