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十四氣節,係幾時同代表咩野?

2007-07-24 6:59 pm
農曆二十四氣節,係幾時同代表咩野?
就好似大暑 代表最熱的一天

回答 (2)

2007-07-24 7:09 pm
✔ 最佳答案
二十四節氣與節日

二十四節氣中分十二節,十二氣,即一個月之中有一節一氣,其意義在於
農民們在一年中必需經歷四季寒暑、辛勤播種耕耘,才能夠有豐碩的收穫。

二十四節氣分別為:從春季第一天的立春開始,依序為可分準備耕種的雨
水、春雷起而震驚萬物的驚螫、晝夜均分的春分、東南風吹起的清明、提醒
農民時雨將降的穀雨。接下來的立夏為夏季的第一天、小滿為穀類即將盈滿
之際、芒種時稻穀已成穗、夏至之白日最長,而夏天的熱氣要到小暑、大暑
之時才會漸漸發散出來。

夏天過後,就到了立秋,暑氣也在處暑這一天開始退去,水氣會凝成露水
的白露,及日夜等長的秋分,代表秋天真正開始,寒露、霜降之後,天氣便
愈來愈冷了。立冬之後的小雪、大雪帶來了嚴冬,冬至是夜晚最長的一天,
小寒、大寒則進入冬季最嚴寒之際。過了大寒,又到新的一年了。

節氣的由來

聰明的我國先民,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曆法,曆法中把一年分成廿四個節氣
,古農村民們即將所有的農事活動,按照節氣來安排,所謂春耕、夏耘、秋
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時,則五穀不絕,道理就在此。
談到廿四個節氣,首先我們必須瞭解祖先們如何創造發明曆法,即農家延用
迄今的「陰曆」,古代沒有時鐘,祖先們以一根竿子插在土地上,依竿影看
時,同時他們發現到,每日中午所看的竿影,長短不同,且變化有規律可循
,由日影最刁漸變到最短,再由最短變到最長,則分別叫做「夏至」和「冬
至」。
至於春秋兩個季節,祖先們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則分別是「春分」
和「秋分」。
以二至二分為架構,還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清明、縠雨、立
夏、小滿、芒種、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
雪、大雪等,加起來共有廿四節氣。



立春
‧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頭一個節氣,正是春回大地的第一天,春為
歲首,這一天的來臨,充滿了歡喜與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古人對於立
春很重視,在立春的前夕,天子還要親自率領文武大臣出城迎接春神。

雨水
‧ 春回大地,春風好像是溫暖的手,拂去了寒冬蕭條,暖和的春風也帶
來了綿綿春雨,所節氣稱為雨水。尤其是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降雨的機
率特別大,正是所謂的「春雨綿綿」。

驚蟄
‧ 「驚蟄」原是描述中原地區的事象,時序進入了冬季,各種蟲類都較
為少見,這原因是大地一片蕭索,草木枯黃,蟲類都進入了冬眠或隱藏起
來潛伏不動,叫做「蟄」。到了春天,大地生機復甦,萬物逐漸孳生茂盛
;這時天地的陰陽氣接觸頻繁,大氣激盪,產生閃電,於是春雷從天而降
,各種正在冬眠的蟲類都被驚醒了,紛紛出現在野地裡,因為春雷「驚」
動了「蟄」伏的蟲類,所以這個節氣就稱為「驚蟄」。

春分
‧ 春分是春天過了一半,這一天的太陽自南向北通過黃道和赤道相交一
點,這點稱為春分點。春分是在制定了冬至及夏至之後,又測出了一年當
中,有兩天的日夜時間長短是相等,於是定出春分與秋分這兩個節氣,與
冬至、夏至合稱為二分二至。這一天的太陽是在赤道的正上方,從正東升
起,落於正西,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一樣,所以說:「春
分日暝對分」。

清明
‧ 清明大都在二月下旬或三月上旬,正是春暖花開時節,大地充滿著一
片氣清景明的現象,萬物也都顯得特別清爽明朗,所以稱為「清明」。古
人都趁此時光,扶老攜幼同往郊外清掃祭拜祖先墳墓,充分表現了我們飲
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在台灣地區清明掃墓有些人是在農曆三月
初三,叫做「三日節」或「三月節」,這一天也稱為「古清明」。

穀雨
‧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農家剛好春耕完畢,水田裡嫩葉的秧苗
正需要大量雨水的滋潤。秧苗有了足夠的雨水,才能欣欣向榮,成長茁壯
。這時的氣候還是時晴時雨,時冷時熱,氣溫變化無常,讓人捉摸不定。




立夏
‧ 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
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熱補。立夏,為夏季之首日,古云
:「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 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
將多雨。

小滿
‧ 小滿象徵著稻穀行將結實之意,此時也是梅雨季節開始,稻穀成熟時
期,也易遭蟲害。因此農友們最好能疏排水溝渠、清理雜草、垃圾,可減
低梅雨期間農作物的損失。

芒種
‧ 風雨調順,則稻穀成穗,農民額手稱慶。此時天氣已熱,令人昏沈,
有諺「有好食,就懶去」,形容人們懶得活動,即使美食當前,也不為所
動。「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則是指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
預兆。

夏至
‧ 水稻開始完熟收到割,第二期早植稻可夏至時節採收香蕉開始播種育
苗。「夏至風颱就出世」,表示颱風季節即將來臨。夏至時,一般狀況梅
雨已結束,而颱風的旺季也緊跟著來臨,農漁民必須隨時收聽氣象報告,
做好防颱工作,減少颱風來襲時的損失。

小暑
‧ 天氣漸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
小禾黃」之諺語。節氣中有大小暑之分,象徵氣候之炎熱應有程序之分,
若突然進入酷熱的氣候,作物則無法成長收穫,因為作物的成熟需要氣候
因子相配合,供給必須之溫度、雨水等,「小暑吃芒果」,此時是芒果成
熟期。

大暑
‧ 天氣最熱的時候,二期水稻開始插秧,田區需水量增加,若雨水不足
,易發生乾旱,迫使休耕。然因颱風季節來臨,大風大雨往往會毀掉農民
半年的辛勞所得,「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也表示大暑下雨之大小,
對水稻生育影響很大。「大暑滿田先」、「大暑不見青」則表示田中谷物
皆應成熟收割完畢。「大暑要熱透,才有好年冬」,表示大暑之炎熱,及
象徵四時運轉應有其分。「大暑吃鳳梨」,此俗諺是指大暑前鳳梨不酸,
是品嚐的時機。




立秋
‧ 進入農曆七月便算正式進入秋天的季節,七月份的頭一個節氣就是立
秋,而從立秋開始,秋天可以說就來臨了,古書上說「立秋之日涼風至」
秋天的景象是蕭索的,氣候是肅殺的。

處暑
‧ 處暑則是秋天的第二個季節,所謂處暑的意思就是停止的意思,暑氣
到這個時候就停止了,所以稱他為處暑。處暑也是農作物收成的時刻,經
過了半年春耕夏耘的勞,到了秋天處暑,田裡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金黃,
農夫高與的收成之後,都有謝土地公和祭主的儀式,在暑期的十五天裡,
有七夕和中元兩個節日裡也都有祭神的儀式。

白露
‧ 白露降臨農曆就進入八月了。白露之後,陰氣就漸漸變重了,清晨的
露水一天比一天的厚,凝結成一團團的,白白的水滴,所以叫「白露」。

秋分
白露之後即為秋分,分是半的意思,秋分這天,秋季剛好過了一半,
所以取名為秋分,這一天白天和夜晚一樣長,古代官家會在秋分這一天的
黃昏祭月,為什要在這秋分舉行祭月的儀式呢?那是因為秋分以後陰氣漸
重,而且代表陰,秋分之後世界歸由月神來主牢,所以要祭月向月亮祈福。

寒露
‧ 農曆九月方第一個季節是「寒露」,寒露是指天寒地涷使空氣凝結成
露水的意思,在秋天蕭瑟肅殺的季節氣氛下,百花都紛紛凋零了,因此有
一句農家的諺語說:「寒露百草枯」,但也就是寒露將結束的時候,唯獨
菊花不畏寒露冷霜,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成為寒露時節特有的景像。

霜降
‧ 寒露過後就是霜降,也就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此時是屬於深秋
,天氣越來越冷,露水容易凝結為霜,所以才有「霜降」的名稱,此時草
木紛紛轉成黃色而凋落,楓葉也變紅了,是欣賞楓葉的好時機。




立冬
‧ 在立冬下有迎冬大典:從周朝開始,每年到了立冬以前的三天,太史
得進宮面報皇帝知道,那一天將是立冬。於是皇帝聞報,就命政府各部門
開始準迎冬大典,到了立冬的那天,皇帝就先齋戒沐浴,然後親自率領文
武百官到首都的城北市郊,主持迎冬大典。

小雪
‧ 立冬之後就是「小雪」,小雪是指天氣變寒,已開始下雪,但雪勢尚
未盛,然而這天也不一定下雪,故而此特殊也就不一定成立,小雪也只是
曆書上的一個節氣罷了。

大雪
‧ 相同的小雪之後的「大雪」,每當仲冬時溫降到零下,雪花紛飛,大
地鋪滿了雪,所以叫做大雪。

冬至(冬節)
‧ 在大雪之後的「冬至」,會有一些民間的習俗,冬至是一個節氣同時
也是一個節日,在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過了這一天
白天便一天比一天長,而夜晚則一天比一天短了。

小寒(尾牙) . 大寒(過年)
‧ 冬至過完,一年的節氣就只剩上「小寒」和「大寒」兩個了,小寒是
表示冷氣積久了故稱之為寒,小寒可以說是嚴寒的開始,此時節梅花開了
,是賞梅的好時間,而大寒是嚴寒之極,它是一年十四節氣裡的最後一個
節氣,因為天氣比小寒還冷,所以稱作「大寒」,大寒到舊曆年也就至,
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迎接新年,而等到大寒的腳步漸遠,立春也即將來到
,而不知不覺間又是新的一年了。
2007-07-24 7:11 pm
其實好難答到你, 因每年的節氣於那一日都不同, 若你想知清楚,
可自行買本"萬年曆"睇睇, 內有齊每一年的節氣資料.
另以下有上資料供你參考.


算命所用的月,和我們日常所用的陰曆與陽曆的月都不一樣。算命所用的月,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節來作分界點的。從一個節到另一個節為之一個月.如下:
·自立春節起,經雨水氣至驚蟄節為正月,
·自驚蟄節起,經春分氣至清明節為二月,
·自清明節起,經谷雨氣至立夏節為三月,
·自立夏節起,經小滿氣至芒種節為四月,
·自芒種節起,經夏至氣至小暑節為五月,
·自小暑節起,經大暑氣至立秋節為六月,
·自立秋節起,經處暑氣至白露節為七月,
·自白露節起,經秋分氣至寒露節為八月,
·自寒露節起,經霜降氣至立冬節為九月,
·自立冬節起,經小雪氣至大雪節為十月,
·自大雪節起,經冬至氣至小寒節為十一月,
·自小寒節起,經大寒氣至立春節為十二月.
節氣的更替我們可以從萬年曆中番查出來.要建立月的干支,我們在確定了月份時,先以正月為寅,二月為卯,三月為辰,四月為巳,五月為午,六月為未,七月為申,八月為酉,九月為戌,十月為亥,十一月為子,十二月為亥將月份的地支建立好.再以甲己之年起丙寅,乙庚之年起戊寅,丙辛之年起庚寅,丁壬之年起壬寅,戊癸之年起甲寅來排定正月的干支.再自正月的干支順數至所屬月份即可得出月的干支.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37: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24000051KK011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