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紅嘴藍鵲(藍喜鵲) Blue Magpie
特徵:全長約65厘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尾十分長,發出多種不同的嘈吵叫聲和哨聲。
習性:絕大多數時間小群出現,很多時候在地上活動,見於濃密矮樹叢內。於四月至七月間繁殖。巢的結構單薄,築於樹上,通常離地約七米。
(2)
喜鵲 Common Magpie
特徵:全長約45厘米,尾長。羽毛大致呈藍黑色,但肩及腹部為白色,組成鮮明的黑白配搭,鳴聲為響亮的「格 — 格」聲。
習性:雜食性,常於地上覓食,以昆蟲、小動物和果實為主要食物。
(3)
亞歷山大鸚鵡 (Alexandrine Parakeet)
學 名 Psittacula Eupatria Nipalensis
別 名 亞歷山大鸚鵡
外 貌 羽毛以綠色為主, 頰和頸背殘留著模糊的灰藍色。雄鳥有一條灰藍色的幼紋繞著頸部與環頸鸚鵡有點相似。腹部黃綠色而翼上有塊深紫紅色的斑紋。尾部中間的羽毛上層呈藍綠色, 下層呈黃色而外側的羽毛為綠色。紅色的啄部尖端呈黃色, 眼部虹膜呈粉黃色, 足部灰色。
身長 / 身重 成鳥全身長約62公分,翼長約22公分而尾巴長約為30公分,重平均 250g。
平均壽命 約 20-25年
習 性 喜愛在低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樹林棲息而在農田、花園、果園亦常會見到牠們聯群結隊的覓食和棲息。由於亞歷山大鸚鵡的主要食糧是穀物和蔬果, 所以農民皆恨之入骨, 加以捕殺; 另外偷捕者亦不斷捕捉野生的亞歷山大鸚鵡, 以致有部份亞種的數目越來越少了! 可惜這個品種的人工繁殖鳥並不普及, 以致野生幼鳥成為市場上的渴求貨物。
分 佈 亞歷山大鸚鵡主要分佈在印度北部至巴基斯坦的海德拉巴、斯里蘭卡。另有Psittacula eupatria nipalensis, Pisstacula eupatria, Psittacula eupatria siamensis 及 Psittacula Alexandrine Parakeet ; 等幾個亞種。
分佈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捕寨、越南等國家。
雌雄分辨 很難從外型去分辨,須以DNA 測試。
飼養方法和飲食 人工繁殖的亞歷山大鸚鵡很容易適應新環境本身亦十分強壯且 生命力強, 是容易把握飼養技術的品種。性格方面, 亞歷山大鸚鵡十分活躍,啃咬力強, 故不宜和其他品種的鸚鵡混養。維持清潔衛生對鳥兒的健康甚為重要, 所以要經常要和牠洗澡, 另外定期要替牠們杜蟲。初購回來的新鳥要注意保暖,切勿讓牠處於低過10℃的環境。亞歷山大鸚鵡並不挑食, 飼料方面, 種子(如葵瓜子、南瓜子)、硬殼果(如Bacon果仁、核桃、榛子)、小麥、稻穀、花生和市面上有售的合成糧等均可作為主糧。另外日常給予一些青菜、萍果、木瓜、蕃茄等蔬果作為副食。對其健康亦甚有幫助。如能定期給予一些蛋粉算乾麥皮,對鳥兒的生長亦很有幫助。
繁殖方法 挑選一對健康而粗壯的種鳥就可以進行繁殖。當然籠內要裝上大小適中的巢箱。當發現雄鳥向雌鳥反芻餵食(所謂吐料)和有交配行為, 反映已開始繁殖了。繁殖期大多數由每年四月開始,一般一窩有兩至四隻蛋。孵化期約23天。父母餵哺期為8至9星期,就可將鶵鳥抓離巢, 鶵鳥成長容易,是比較容易成功繁殖的品種。
參考售價 市面售價約 $1,500-$2,500 左右。
(4)
鵲鴝(雄性) Oriental Magpie Robin
特徵:全長約23厘米,全身羽毛黑白分明,雄鳥身體大致藍黑色,翼上有白長斑,兩側尾羽和腹部白色。雌鳥羽色與雄鳥相似,但藍黑色部分為深灰色代替。喜歡在開闊的草地覓食,時常豎起尾巴,鳴聲多變。
分佈:留鳥,常見於郊外及市區的大型公園。
習性:常在人類活動的地方出沒,主要以昆蟲為食物。亦因為聲音悅耳的關係經常被飼養為籠中鳥。又名「豬屎喳」。
(5)
麻雀 Tree Sparrow
特徵:全長約15厘米,上身暗褐色,喉及頰有黑斑,幼鳥喉及頰的黑斑不明顯或完全沒有黑斑。
分佈:留鳥,普遍易見,廣泛分佈。
習性:常見築巢於屋簷下、牆洞或樹洞中,以種子和昆蟲為食物。
至於牠們 (雀鳥的形狀,飛翔), 請上網看, 我在此處 DOWNLOAD 不到
http://www.lcsd.gov.hk/green/birds/b5/bird_11.html
http://www.hkipa.com/Info/dictionary/AlexPar/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