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Wealth Gap(香港的貧富懸殊)

2007-07-23 2:37 am
The problem of wealth gap in Hong Knog tends to be more serious than before, but can somebody tell me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wealth gap problem in Hong Kong?

香港貧富懸殊的問題日趨嚴重,請問貧富懸殊的主要成因是甚麼呢?

回答 (2)

2007-07-23 7:26 am
✔ 最佳答案
在這十年間,本港貧富懸殊的情況不斷惡化,究其原因,共有以下幾點:
九七金融風暴 During 1997, there is a stock crisis
港經濟結構轉型,做成制造業工資增長緩慢或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Because of economic mode; change in HK,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negative growth
高技術的專業職位工資增長大幅高於低技術的基層職位 The wage of highly skill worker are increasing faster than the the low skill workers.
輸入外地勞工進一步打擊低工資、低技術勞工的就業機會 Importing workers overseas making the local HK people who have low skills have no job
俸稅不均等 the inequality of the tax structure
香港人口老化,缺乏全面的退休保障制度 The HK population is aging. There is no complete retirement plan to protect the old generation.
缺乏貧窮線之設,缺乏指標以制度福利設施 There isn't enough welfare program of HK governement to help to poor
http://home.kimo.com .tw/righteousness91/ mywords.html

港貧富懸殊難解決 (太陽) 08月 11日 星期五 03:00AM

【太陽報專訊】香港貧富懸殊情況嚴重。中央政策組(相關新聞 - 網站)首席顧問劉兆佳直言,不少港人教育水平低,年紀偏高,要徹底解決貧富懸殊是根本沒可能的事;加上社會反商情緒增加,令政府擔心被指官商勾結及
利益輸送,在與商界合作解決貧富懸殊時亦畏首畏尾。不少策發會委員更認處理貧富懸殊時,不應以有錢人為鬥爭對象或挑動階級矛盾。

策發會行政委員會昨日討論全方位的均衡及可持續發展。劉兆佳在會後指出,貧富懸殊是全球化問題,但本港人口質素相對先進社會偏低,造成要徹底解決貧富懸殊是根本沒可能的事。

影響社會穩定

行政委員會內有不少委員來自商界及地產商。劉兆佳說,大部分委員均認為貧富懸殊是社會及政府最迫切的問題,否則影響社會穩定及投資環境;但處理時不應以富人為鬥爭對象。

劉說,處理貧富懸殊包括加強幼兒教育、及對特別貧困的社區,如深水、天水圍及東涌等提供支援,令更多人加入富人行列,亦令窮人的下一代有翻身機會。http://hk.news.yahoo .com/060810/197/1r6e r.html
2007-07-24 3:30 am
最近統計處公布中期人口調查報告,顯示過去10年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惡化,低收入家庭比例有增無減。報告亦指出,透過稅收及社會福利政策,政府可以略為縮減貧富差距,以及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1)香港經濟與內地融合,全力發展金融業,大量低學歷的新移民流入,以及人口老化,這些都是令低收入家庭增加、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
我不認同引入最低工資法例,便可以改善低收入人士的收入狀。
(2)過去10年,香港經歷多年通縮,不少打工仔的薪酬隨物價下調,但交通費、電費、燃料費等生活必需開支,卻沒有相應下調,結果令低收入的家庭生活變得更艱難。很明顯,打破個別行業的壟斷,可以有效幫助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
(3)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把低收入家庭遷往新界偏遠地區,這些地區缺乏完善配套設施及就業機會,亦是導致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難的原因之一。此外,香港社會較以往封閉,基層人士向上流動的機會減少。過去10年的教育改革,推行新入學計分方法和直資制度,反而讓不少名校變成世襲,家庭背景欠佳的貧苦學生難以入讀。
未來5年,特區政府除了要解決普選問題外,還須認真面對香港的貧富不均問題。市民不單希望在政治上得到平等對待,經濟上也渴求獲得平等機會,可以在真正開放和自由的市場上公平競爭。

外界印象中的香港,是自由經濟的成功典範。但很多人可能無法想像,在耀眼光彩之下,香港也是一個嚴酷的資本主義叢林。它實施的是「自十九世紀以來就沒修正過的資本主義」,《明報》政論專欄作家洪清田形容。大部分國家對資本主義的修正,幾乎都沒有在香港發生。
  (1)繁榮 建築在不公正之上。所以,沒有反托拉斯法,長期由大財團壟斷市場炒高地價,也沒有最低工資,勞工缺乏保障。貧富差距極大,而且持續惡化。平均薪資比台灣還低,國民所得卻是台灣的一.七倍,這表示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中下階層生活非常艱苦。
  「香港的繁榮是建築在強大的社會不公正上,外面只看到繁榮,沒人談社會的不公正,」最近把關注重心移到香港的作家龍應台說,「我們以為香港有廉政公署,不會有貪污,但他政商勾結是合法訂在遊戲規則裡的。外面的人不是認識香港,而是認識『中環價值』,整個香港的運作也是以『中環價值』為核心。但符合『中環價值』的只是少數,少數人卻壟斷大多數人的需要。」
  這樣一個不能符合現代公義標準的結構,為什麼一直不作改革?為什麼社會底層的人只能自生自滅?
  (2)中環價值掛帥 貧富懸殊
  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控制人生,會更強調個人作為,更渴望抓住具體的東西。而資本主義相信自由競爭的絕對價值,覺得靠自己努力和適時的運氣,每個人都有機會,因此誰也不欠誰,各自為際遇負責。於是,這個社會裡,每個個體都是孤獨的,和其他人沒有什麼連帶感。大部分人極端務實,對生存以外的事都沒興趣,一切以自利為考量。金錢幾乎是唯一的價值,也是衡量一個人成就的標準。有理想、為他人付出,都不是被肯定的價值。
  因此,嚴重的貧富差距和制度上的不公義,一直可以被視若無睹。百年來不曾是這片土地的主人,香港人普遍有一種無力感,覺得不公平也沒辦法。加上政府有公屋、綜合援助、醫療福利,最底層的人也勉強過得去。一半的人不必繳稅,要繳也只繳一六.五%,不像台灣人一想到血汗錢拿去養那種政府就怒從中來,所以社會並沒有強大的改革動力。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資本叢林裡,每個人都是精明現實的生存高手。而生存的本能如此巨大絕對,沒有為夢想、關懷、付出留下多少空隙。「香港跟賭場沒什麼分別,」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披著標誌的長髮,慢條斯理地說。「賭的人覺得,不公平沒關係,能贏錢就行了,除非賭贏了他不給錢。」
  但是,太多的自利,累積成整個社會的疏冷,不幫助人、也知道不會有人幫助自己,就很難凝聚出維護整體利益的力量,無法改革制度性的缺失,最終反而傷害了個體的利益。在資本叢林裡討生活的生存者,或許也是自己的受害者。
  (3)短視近利 扭曲產業結構
  只顧著賺錢,對香港還造成了另一項隱憂─社會成長的狹窄扭曲。曾任上海出版局副局長的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趙斌指出,因為想賺錢,太多學生選擇念商科,不要說文科、連理工都不受青睞。「這種價值觀的不平衡,會形成一個瓶頸,最終使得產業結構難以突破。」再往前看廿年,屆時培養的人才都偏商科,沒有高科技,金融人才太多,整個產業結構都會面臨問題。
  上次的金融風暴就清楚顯示,香港過於依賴金融市場和房市,任其他產業萎縮,也未開拓新產業。但即使跌過那一跤,香港還是沒有一個產業政策,想發展高科技卻失敗,沒有培養人才,不重視教育學術,「這個政府只想賺錢,人文語彙從不出現。」龍應台說。
  因此,香港缺乏應付產業轉型的基底。政府及菁英階層只想如何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但只有少數菁英能參與這種資源分配,中低層勞工失業、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都無法解決。這不是因為九七、也不是因為經濟過度依賴中國,而是長期以來一切向錢看的短視近利,讓整個社會扭曲而脆弱,失去很多讓自己強壯的養分。
  也許,要把那顆還在救生艇上驚惶失措的心帶上岸,在穩定的土地上慢慢解凍,重新建立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後,香港人才能逐漸找到走出叢林的道路。




收錄日期: 2021-04-12 13:29: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22000051KK031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