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理解~~thz

2007-07-21 1:16 am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櫻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1.
「楊花榆莢無才思」是說「楊花榆莢」沒有才華嗎?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2.
運用擬人法是《晚春》的特色,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試以詩文舉例說明。

回答 (3)

2007-07-21 2:43 am
✔ 最佳答案
『晚春』是韓愈頗富奇趣的小品,歷年選本少有漏選它的,然而,對詩意的理解卻是諸說不一。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晚春乍看來,只是一幅百卉千花爭奇鬥艷的群芳譜:春將歸去,似乎所有的草本木本植物都知道此消息而想留住她,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吐艷爭芳,一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
櫻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可笑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僅此寥寥數筆,就給讀者以滿眼風光的印象。
更進一步說;
再進一步不難發現,此詩生動的效果與擬人化的手法大有關係。「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鬥」,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是一般詩中罕見的。而「無才思」三字更引起見仁見智之說。有人認為那是勸人珍惜光陰,抓緊勤學,以免如「櫻花榆莢」百手無成;有的從中看到諧趣,以為那是故意嘲弄「櫻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艷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不出有文采的文章。
詩對作者本身的意寓;
如果說詩有寓意,就應當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平為人來說,他既是「文起八大之衰」的宗師,又是立矯元和清熟失風的奇險詩派的開派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櫻花榆莢」的勇氣不為無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鬥艷的元和詩談獨樹一幟外,還極力撐揚當時不為人重視的孟郊、賈島,這兩人的奇僻瘦硬的詩風也是當時的別調,不也屬於「櫻花榆莢」之列?由此可見,韓愈對他所創造出「櫻花榆莢」的形象,未必不帶同情,未必是一種挖苦。甚至可以說,詩人是以此鼓勵「無才思」者敢於創造。
前文所述的兩種對此詩寄意的解會,雖各有見地,於此點卻均有忽略。殊不知詩人對「櫻花榆莢」是愛而之其醜,所以潮戲半假半真、一莊一諧。他並非存心託諷,而是觀櫻花飛舞而有所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裡。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櫻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草木也知道春天不久就要結束了,

所以呢?各式各樣紅色紫色的花朵

你爭我鬥的比較誰最美麗,

只有櫻花,榆樹的莢,太無才情了,

單單只曉得把自己散漫在天空中

像一片片的雪花隨風飛舞。

作品賞析:

『晚春』是韓愈頗富奇趣的小品,歷年選本少有漏選它的,然而,對詩意的理解卻是諸說不一。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晚春乍看來,只是一幅百卉千花爭奇鬥艷的群芳譜:春將歸去,似乎所有的草本木本植物都知道此消息而想留住她,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吐艷爭芳,一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

櫻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可笑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僅此寥寥數筆,就給讀者以滿眼風光的印象。

更進一步說;

再進一步不難發現,此詩生動的效果與擬人化的手法大有關係。「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鬥」,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是一般詩中罕見的。而「無才思」三字更引起見仁見智之說。有人認為那是勸人珍惜光陰,抓緊勤學,以免如「櫻花榆莢」百手無成;有的從中看到諧趣,以為那是故意嘲弄「櫻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艷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不出有文采的文章。

詩對作者本身的意寓;

如果說詩有寓意,就應當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平為人來說,他既是「文起八大之衰」的宗師,又是立矯元和清熟失風的奇險詩派的開派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櫻花榆莢」的勇氣不為無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鬥艷的元和詩談獨樹一幟外,還極力撐揚當時不為人重視的孟郊、賈島,這兩人的奇僻瘦硬的詩風也是當時的別調,不也屬於「櫻花榆莢」之列?由此可見,韓愈對他所創造出「櫻花榆莢」的形象,未必不帶同情,未必是一種挖苦。甚至可以說,詩人是以此鼓勵「無才思」者敢於創造。

前文所述的兩種對此詩寄意的解會,雖各有見地,於此點卻均有忽略。殊不知詩人對「櫻花榆莢」是愛而之其醜,所以潮戲半假半真、一莊一諧。他並非存心託諷,而是觀櫻花飛舞而有所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裡。

草樹們知道春天將要歸去,為了挽留住她,紛紛綻放最鮮豔的花朵,彼此爭奇鬥豔,將大地妝點成一片萬紫千紅。而柳絮、榆莢因為沒有耀眼的色彩和迷人的香味,只能隨風飄散幻化成飛雪,聊為晚春增添些許風情了。
韓愈的詩作自古以「奇險」著稱,因此其中的義蘊總是眾說紛紜。如這首〈晚春〉,有人說,這是詩人勸人要愛惜光陰,及時向學,不要像「楊花榆莢」一樣,「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也有人說,這是詩人用「楊花榆莢」來比喻那些沒有文才又愛「野人獻曝」的人,其中含有嘲諷、揶揄的意味。有人更曲折地解釋,說韓愈在詩中透露欣賞「楊花榆莢」的自信和勇氣的訊息,乃藉以讚揚當時(按:指唐憲宗元和年間)不為人所重視的詩人孟郊和賈島。因為當時的詩壇是以平易、輕浮的詩風為主流,而孟、賈二人和韓愈一樣,詩作都以「奇僻瘦硬」為基調,所以在此詩當中,韓愈表面寫景,實則鼓勵當時與自己志同道合的詩人,應該不畏流俗的譏諷,勇於創作。以上的種種註解,不管是正中詩人創作的本意或是「過度詮釋」,總之「詩無達詁」,讀者都可隨自己的角度再讀出新意。不過,我們倒寧可相信這只是詩人對於所見晚春景緻的單純描摹,因為這首詩的詩題又名〈游城南晚春〉,遊歷中信手拈來的寫景詩,應該不需要賦予它那麼深沉的用意吧!
詩人想像力豐富,在春天即將離去的時刻,以大地的美景為素材,為它虛擬了一場熱鬧、繽紛的歡送會。所有的花草樹木,不論顏色艷麗與否,都使出了「看家本領」,在春天臨去回眸的時候,展現自己最得意的姿態。本來,一個美好季節的落幕,多少是讓人神傷的,但在這首詩中,我們卻依舊被一種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氣氛所感染,覺得仍有無限希望。是啊!春天雖然將要離開,但是心中一些美好的願景,還是要繼續堅持,努力去實現。「楊花榆莢」都懂得捉住春天的尾巴,為大地點綴一番了,有理想、有目標的人,怎能失魂落魄,忘卻上進,輸給無情的草木呢?


我想我可幫到你!
參考: tao.nuk.edu.tw/Demo/HF90/HF3B/report3/g1/%A4p%AAB%...and www.minlun.org.tw/old/353/353-7-01.htm and tao.nuk.edu.tw/Demo/HF90/HF3B/report1/g1/%BD%E0%AA... .
2007-07-21 1:29 am
晚 春 韓愈

草 木 知 春 不 久 歸 ,

百 般 紅 紫 鬥 芳 菲 ;

櫻 花 榆 莢 無 才 思 ,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飛 。


詩的意思:
連草木也知道春天就要離去了,

所以費盡心思製造各種花香和五顏六色。

而楊柳和榆莢雖然沒有別的本領,

但是他們卻知道把花絮飄散在天空,如雪花般漫天飛舞。


關於這首詩:
  在讀這首詩的時侯,彷彿看到一幅喧鬧繁盛的風景畫。草木原本是沒有知覺的,但是詩人卻賦予它生命,讓它具有智慧,曉得春天即將離去,要及時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何況是我們呢?如果一再蹉跎,就只有老大徒傷悲了。

  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作詩,很能吸引讀者的興趣,再加上用字淺白,更能輕易的表達出詩中的原意。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35: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20000051KK031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