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根據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hist.asp-sq_no=37.htm,
鵪鶉的科別:雉科 學名:Coturnix 英文:Quails.
鵪鶉,詩經鄘風鶉奔章作鶉,曰:
「鶉之奔奔,鵲之彊彊。」
元代朱公遷撰詩經疏義曰:
「鶉,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6028p37-c.png
(音安)屬。奔奔疆疆,匹飛則相隨之貎。」
有關鵪鶉史料,宋代之埤雅、爾雅翼,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等,均將鵪鶉當作二鳥名,將鵪、鶉各有釋名。本草綱目曰:
「鶉,性醇,竄伏淺草,無常居而有常匹,隨地而安。莊子所謂,聖人鶉居是矣。其行遇小草即旋避之,亦可謂醇矣。
鶉,大如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雛,頭細而無尾,毛有斑點。其性畏寒,其在田野則群飛,晝則草伏。
鷃,不水處,可謂安寧自如矣,故亦稱鸋。莊子所謂騰躍不過數仞,不翔蓬蒿之間者也。張華注禽經謂之籬鷃,則此。鵪則鷃音之轉也。
鷃,候鳥也。常晨鳴如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趨民取麥,行者以為候。春秋運斗樞云:「立春雨水,鵪鶉鳴,是矣。」
鵪與鶉,雨物也。形狀相似,俱黑色,但無斑者為鵪也,今人總以為鵪鶉名之。」
鵪鶉,在古籍見諸多異名:
鴽 爾雅釋鳥:「鴽,鴾母。」
鵪 大戴禮記:「鴽,鵪也。」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6028p37-c.png
(音安)。」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6028p37-c.png
母禮記注:「鴽,鴾母(音謀母)。」
牟無 禮記注:「鴾母,舍人云,母作無,謂牟無也。」
老扈 漢代蔡邕撰獨斷,注云:「老扈,鷃也。」
鷃鷃 漢代賈陸撰左傳注:「老扈,鷃鷃也。」
鶛 晉代郭璞撰爾雅注:「鶉,其雄名鶛(音皆)。」
痺 爾雅注:「鶉,其牝名痺(音卑)。」
鳼 爾雅注:「鶉之子雛,名鳼(音文)。」
鸋 爾雅注:「鴽之子雛,名鸋(音寧)。」
鷯 宋化邢昉撰爾雅疏:「鶉,一名鷯。」
禽經注:「鷯(音如),關東謂之鶉。」
循 禽經注:「鴽,蜀隴謂之循。」
籬鷃 禽經注:「鷃,籬鷃也。」
鷃雀 禽經注:「鷃雀,鷃也。」
鷃 明代洪武中撰正韻:「鷃(音晏),一名鵪。」
羅 本草綱目:「鶉,其卵初生謂之羅。」
早秋 本草綱目:「鶉,至秋初謂之早秋。」
白唐 本草綱目:「鶉,中秋以後謂之白唐。」
鵪鶉為候鳥,古人也知道,但不詳其遷移習性,月明夜移徙現象。尤其對於平時不高飛翱翔以及笨重的體形等不敢相信牠們能遠飛,故以化生解說,見於諸多記載。戰國魏襄王墓出土之竹簡汲冢周書曰:「清明又五日,田鼠化為鴽,田鼠不化鴽,國多貪殘。」
戰國列禦寇撰列子天瑞篇亦曰:「田鼠之為鶉也。」
禮記月令篇曰:「季春之月,田鼠化為鴽。」
漢代戴德整理大戴記云:「田鼠化為鴽。鴽,鵪也,變而之善,故盡其辭也。鴽為鼠,變而之不善,故不盡其辭也。」
本草綱目亦一則,幾乎為杜撰,曰:「鶉,始由蝦蟆海魚所化,終即自卵生,故有斑而四時常有焉。鷃也,始由鼠化,終復為鼠,故無斑而夏有冬無焉。本原既殊,性療當別,何可混邪。」
鵪鶉,非繁殖期和遷徙群棲群飛。但繁殖期雄鳥有相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d62p12-c.png
習性,尤其在籠裡尤甚,禽經曰:「鴽,鶉。野則義,豢則搏。」
在臺灣另有分布小鵪鶉Coturnix chinensis,為很可愛小鳥。全長13.5公分,腮、喉部黑白斑紋分明。夜半鳴聲響亮,因名五更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清朝乾隆間,董天工撰臺海見聞錄(公元1753年)有如下記載:
「五鳴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大如鵪鶉。雄者項下有黑白文,如太極圖。每漏下一鼓,即鳴三五聲。土番曰:『標標』,以其音相似也。
諸羅(今之嘉義)陳司訓繩詩:“標標引嗉自呼名,太極平分似繪成,二十五聲隨漏滴,底須侵曉候
圖片參考:
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鳴。”」
外雙溪故宮博物院藏宋代畫家李十忠所畫之“野菊秋鶉”繪兩隻鵪鶉在花竹下漫步覓食,古代畫家畫鳥獸,牠們往往寓有特殊意義,如鵪鶉之鵪與安同音,如果是稻禾和鵪鶉圖,禾和和,鵪和安,成為安和圖。
鵪鶉Coturni xcoturnix,雄鳥夏羽頭頂黑色,各羽緣赤褐色,頭中央線淡軟皮色,臉部暗磚紅色。肩、背及腰有V字形赤白色斑、翼褐色。眼前及眉斑白色,上胸褐赤色,有白色縱斑,以下褐黃色,冬羽,臉與喉部較淡色。雌鳥全年羽色和雄鳥冬羽相近似。本草綱目所云:「無斑者為鵪」為杜撰。
分布於亞、非、歐三洲,在中國大陸繁殖於東北、蒙古、新疆、,秋冬季遍布全國。據黑田(1933)曰:「鵪鶉,秋季遷徙時在南漢州高梁園捕獲很多;為主要獵鳥。10月初旬在旅順清早市場每天交易達900隻。秋季獵期大約捕獲28,000隻。」
從上文可見鵪鶉在非繁殖期是膽怯的,但在繁殖期則是好鬥的。禽經曰:「鴽,鶉。野則義,豢則搏。」 此句更指出野生的是善的(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EZdicA9.htm)但人工養的則會搏鬥。
其實鬥鶉是有很長遠的歷史,請閱
http://www.ylib.com/search/qus_show.asp?BookNo=SE0048 及
http://www.hulu.com.tw/food/Coturnix_1A.htm 有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