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生性是【膽怯】還是【兇悍好鬥】?

2007-07-18 6:56 pm
鵪鶉生性是【膽怯】還是【兇悍好鬥】? 請提證明
更新1:

但網上有資料指出~  清代中期,官宦富民之間【鬥鶉】是很流行的 http://www.cnarts.net/cweb/news/readnews.asp?id=110076&kind=%E6%BB%9A%E5%8A%A8

回答 (2)

2007-07-19 7:08 am
✔ 最佳答案
根據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hist.asp-sq_no=37.htm,
鵪鶉的科別:雉科 學名:Coturnix 英文:Quails.
鵪鶉,詩經鄘風鶉奔章作鶉,曰:
「鶉之奔奔,鵲之彊彊。」
元代朱公遷撰詩經疏義曰:
「鶉,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6028p37-c.png
(音安)屬。奔奔疆疆,匹飛則相隨之貎。」
有關鵪鶉史料,宋代之埤雅、爾雅翼,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等,均將鵪鶉當作二鳥名,將鵪、鶉各有釋名。本草綱目曰:
「鶉,性醇,竄伏淺草,無常居而有常匹,隨地而安。莊子所謂,聖人鶉居是矣。其行遇小草即旋避之,亦可謂醇矣。
鶉,大如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雛,頭細而無尾,毛有斑點。其性畏寒,其在田野則群飛,晝則草伏。
鷃,不水處,可謂安寧自如矣,故亦稱鸋。莊子所謂騰躍不過數仞,不翔蓬蒿之間者也。張華注禽經謂之籬鷃,則此。鵪則鷃音之轉也。
鷃,候鳥也。常晨鳴如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趨民取麥,行者以為候。春秋運斗樞云:「立春雨水,鵪鶉鳴,是矣。」
鵪與鶉,雨物也。形狀相似,俱黑色,但無斑者為鵪也,今人總以為鵪鶉名之。」
鵪鶉,在古籍見諸多異名:
鴽 爾雅釋鳥:「鴽,鴾母。」
鵪 大戴禮記:「鴽,鵪也。」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6028p37-c.png
(音安)。」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6028p37-c.png
母禮記注:「鴽,鴾母(音謀母)。」
牟無 禮記注:「鴾母,舍人云,母作無,謂牟無也。」
老扈 漢代蔡邕撰獨斷,注云:「老扈,鷃也。」
鷃鷃 漢代賈陸撰左傳注:「老扈,鷃鷃也。」
鶛 晉代郭璞撰爾雅注:「鶉,其雄名鶛(音皆)。」
痺 爾雅注:「鶉,其牝名痺(音卑)。」
鳼 爾雅注:「鶉之子雛,名鳼(音文)。」
鸋 爾雅注:「鴽之子雛,名鸋(音寧)。」
鷯 宋化邢昉撰爾雅疏:「鶉,一名鷯。」
禽經注:「鷯(音如),關東謂之鶉。」
循 禽經注:「鴽,蜀隴謂之循。」
籬鷃 禽經注:「鷃,籬鷃也。」
鷃雀 禽經注:「鷃雀,鷃也。」
鷃 明代洪武中撰正韻:「鷃(音晏),一名鵪。」
羅 本草綱目:「鶉,其卵初生謂之羅。」
早秋 本草綱目:「鶉,至秋初謂之早秋。」
白唐 本草綱目:「鶉,中秋以後謂之白唐。」
鵪鶉為候鳥,古人也知道,但不詳其遷移習性,月明夜移徙現象。尤其對於平時不高飛翱翔以及笨重的體形等不敢相信牠們能遠飛,故以化生解說,見於諸多記載。戰國魏襄王墓出土之竹簡汲冢周書曰:「清明又五日,田鼠化為鴽,田鼠不化鴽,國多貪殘。」
戰國列禦寇撰列子天瑞篇亦曰:「田鼠之為鶉也。」
禮記月令篇曰:「季春之月,田鼠化為鴽。」
漢代戴德整理大戴記云:「田鼠化為鴽。鴽,鵪也,變而之善,故盡其辭也。鴽為鼠,變而之不善,故不盡其辭也。」
本草綱目亦一則,幾乎為杜撰,曰:「鶉,始由蝦蟆海魚所化,終即自卵生,故有斑而四時常有焉。鷃也,始由鼠化,終復為鼠,故無斑而夏有冬無焉。本原既殊,性療當別,何可混邪。」
鵪鶉,非繁殖期和遷徙群棲群飛。但繁殖期雄鳥有相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d62p12-c.png
習性,尤其在籠裡尤甚,禽經曰:「鴽,鶉。野則義,豢則搏。」
在臺灣另有分布小鵪鶉Coturnix chinensis,為很可愛小鳥。全長13.5公分,腮、喉部黑白斑紋分明。夜半鳴聲響亮,因名五更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清朝乾隆間,董天工撰臺海見聞錄(公元1753年)有如下記載:
「五鳴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大如鵪鶉。雄者項下有黑白文,如太極圖。每漏下一鼓,即鳴三五聲。土番曰:『標標』,以其音相似也。
諸羅(今之嘉義)陳司訓繩詩:“標標引嗉自呼名,太極平分似繪成,二十五聲隨漏滴,底須侵曉候
圖片參考:http://www.fhk.gov.tw/fhkbook/hist/images/fonts/3-5f36p3-c.png
鳴。”」
外雙溪故宮博物院藏宋代畫家李十忠所畫之“野菊秋鶉”繪兩隻鵪鶉在花竹下漫步覓食,古代畫家畫鳥獸,牠們往往寓有特殊意義,如鵪鶉之鵪與安同音,如果是稻禾和鵪鶉圖,禾和和,鵪和安,成為安和圖。
鵪鶉Coturni xcoturnix,雄鳥夏羽頭頂黑色,各羽緣赤褐色,頭中央線淡軟皮色,臉部暗磚紅色。肩、背及腰有V字形赤白色斑、翼褐色。眼前及眉斑白色,上胸褐赤色,有白色縱斑,以下褐黃色,冬羽,臉與喉部較淡色。雌鳥全年羽色和雄鳥冬羽相近似。本草綱目所云:「無斑者為鵪」為杜撰。
分布於亞、非、歐三洲,在中國大陸繁殖於東北、蒙古、新疆、,秋冬季遍布全國。據黑田(1933)曰:「鵪鶉,秋季遷徙時在南漢州高梁園捕獲很多;為主要獵鳥。10月初旬在旅順清早市場每天交易達900隻。秋季獵期大約捕獲28,000隻。」
從上文可見鵪鶉在非繁殖期是膽怯的,但在繁殖期則是好鬥的。禽經曰:「鴽,鶉。野則義,豢則搏。」 此句更指出野生的是善的(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EZdicA9.htm)但人工養的則會搏鬥。
其實鬥鶉是有很長遠的歷史,請閱http://www.ylib.com/search/qus_show.asp?BookNo=SE0048http://www.hulu.com.tw/food/Coturnix_1A.htm 有詳細資料。
2007-07-18 7:27 pm
鵪鶉是一種生性膽怯的鳥類,不喜結群互動,而喜歡成對活動於開闊且有植被覆蓋的平原、牧場、農田等環境。本物種生性膽怯,體形較小且偽裝色很好,常常潛伏在農田、草場的植物基部,極難發現,受到驚嚇後會尖叫著從藏身處直飛而去。但雄性間好鬥。

分佈地域
鵪鶉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西部和非洲。繁殖於歐洲大陸、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地區、英倫三島,在溫暖的年份,其分佈北限可以達到斯堪迪納維亞半島南端;據觀測鵪鶉在非洲溫暖地區越冬,遷徙途中可見於非洲大部、阿拉伯半島、中亞、印度次大陸等地,本物種的分佈東限在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蒙古西部、中國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一線。有鳥類學者將同屬另一物種日本鵪鶉視為本物種分佈在東亞的亞種,按照這一分類,鵪鶉的分佈東限會擴展至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東部沿海、朝鮮半島、中南半島、日本列島一線。

特徵
鵪鶉為體形較小的雉科鳥類,體長在16-18厘米左右。鵪鶉雄雌體形接近,體色略有不同,雄性頭部基色為褐色,頭頂有黃白色中央冠紋;自喙基部起始有細長的黃白色眉紋,眉紋甚長延伸至後頸部;過眼有一道黑色貫眼紋,貫眼紋下為褐色條帶,條帶以下余部黃白色,喉部黑色;上體深褐色,密佈紅褐色及黑色橫紋,其上點染大量縱向黃白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翅長且尖;尾短,尾羽尤其短甚至被尾上覆羽完全遮蓋,飛行時可見尾部長度小於翅長的一半;胸部紅色,兩脅有同色的斑塊,腹部污白色。雌性體色基本與雄性一樣,惟其喉部黃白色,而不似雄性為黑色;虹膜紅褐色;喙灰色;雙腿肉棕色;本物種喙形短小而細,跗跖部短,幾乎與中趾等長,無距。

2007-07-19 12:19:22 補充:
家鶉雖經百餘年的馴化,但仍有一定的野性,如愛跳躍、快走,公鶉善鳴、好鬥、膽飛、怕強光等。亦有文章指出鵪鶉富於神組質,對任何刺激的反應極其敏感,易騷、驚群,甚至啄斗。西漢時,我國就已經開始馴養鵪鶉,不過那時馴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賽鬥和賽鳴。據《唐外史》戴,鵪鶉經西涼地區人士馴化,進貢給唐明皇的鵪鶉可以隨金鼓的節奏而爭鬥。鵪鶉那被人工訓練而成的好鬥的習性可被消去。當兩羽經過訓練的雄鵪鶉對峙時,食物或異性等強烈刺激都不能阻止這場較量。一系列環境因素均能影響鵪鶉的攻擊能力,如早期隔離,突然劇烈改變其所處的環境條件等,可使其先前形成的好鬥習性發生暫時或永久性改變。

2007-07-20 23:51:18 補充:
由以上可見,鵪鶉本性是一種膽怯的鳥類,其好鬥的性格可被視作人工後期加入、只常見於雄性及同類間的鬥爭。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26 15:08: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8000051KK011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