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閣下的見解我相當同意,我們要盡量避免讀錯字來維護中華文化。
但是,我們要留意不要矯枉過正,粵語是歷史悠久的語言,當某些字的發音經歷年日而改變的時候,有些粵語的俗語還保持古時發音,我們不應當稱這些俗語的發音為不「正」,它們反而更有歷史文化的價值。
再者,粵語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是一兩位學者可以完全了解,所以,所謂權威是否對每一個字都有深入研究,能夠確定它們在不同時代的發音?雖然權威會比我所知的多很多,但我相信沒有人可以能成為粵語的最終權威,所以有時字典也不是絕對可靠。事實上,不同的字典或書籍可能有不同的讀法也不足為奇。
閣下所提出的地方名對於研究粵語是很有價值,粵語其中之一精深之處就是變調。(其實,普通語也會變調,例如:當連續讀兩個第3聲字時,第一個字會讀成第2聲,如「一點點」讀成 「yi1 dian2 dian3」及「你好」讀成 「ni2 hao3」,我們不會說把「你」讀成第2聲是讀錯了吧!)而粵語的變調是很多樣化,不像普通話一樣有絕對的規則,但都有一些簡單原則:如一個兩字詞,前面是陰平聲(1)或陽平聲(4)而後面是陽平聲(4),後面的字通常會讀成陰上聲(2),例如:窗門、公園、天台、風爐、楊桃、南洋、祠堂等等。有些是香港獨有文法,是由於音譯而變調,例如:一打、一咪、巴士、荷蘭等。其他例子有笑話、圖畫、師父、徒弟、蝴蝶、賞月、老何、陳仔、阿黃,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實在沒可能也不應該糾正這些變音,因為它們是粵語的精粹及特色,是粵語的一部份,而變調的主要作用是令文字讀得更暢順。
三字詞的變調方法是更多樣法,所以我對以上的地方名的讀法是建議是:
長沙灣--長沙「環」
銅鑼灣--銅鑼「彎」及銅鑼「環」都可以
薄扶林--薄「父」林
昂船州--昂(第3聲)船州
大帽山--其實「帽」字的正讀是「霧」
現在剩下石硤尾,「硤」字的確應讀成「狹」,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這是地名,很多人名及地名都保留了古讀法而不跟隨其字的現代讀音。所以,我們必需要先了解這名稱的淵源才能確定其讀音,又或者石硤尾的「劫」本身是只有音沒有字,人們只是借用了字「硤」,如果是這樣,我們要做的是「更正」其字而不是「更正」其音,這樣才保留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