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天問》篇一共問了幾多條個問題呢?有哪些已解決?哪些未解決?(15分)

2007-07-16 10:15 pm
屈原的《天問》篇一共問了幾多條個問題呢?有哪些已解決?哪些未解決?(15分)

回答 (3)

2007-07-19 3:43 am
✔ 最佳答案
本人只懂答第一題,其他的請問其他人
屈原的《天問》篇一共問了幾多條個問題呢?
172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  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  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  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  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  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  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  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  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  誰知其數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  列星安陳
出於湯谷  次於蒙汜
自明及晦  所行幾裡
夜光所德  死則又育
厥利維何  而顧菟在腹
女岐無合  夫焉取九子
伯強何處  惠氣安在
何闔而晦  何開而明
角宿未旦  曜靈安藏

不任汩鴻  師何以尚之
僉曰何憂  何不課而行之
鴟龜曳銜  鯀何聽焉
順欲成功  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 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鯀  夫何以變化
纂就前緒  遂成考功
何續初繼業 而厥謀不同
洪泉極深  何以碘之
地方九則  何以墳之
河海應龍  何畫何歷
鯀何所營  禹何所成
康回馮怒  墜何故以東南傾
 
九州安錯  川谷何凒
東流不溢  孰知其故
東西南北  其修孰多
南北順橢  其衍幾何
昆侖縣圃  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  其高幾裡
四方之門  其誰從焉
西北闢啟  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  燭龍何照
羲和之未揚 若華何光
何所冬暖  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  何獸能言
焉有虬龍  負熊以游
雄虺九首  倏忽焉在
何所不死  長人何守
靡 ?九衢  ?華安居
一蛇吞象  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  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  壽何所止
鯪魚何所  璺堆焉處
羿焉 ?日  烏焉解羽

禹之力獻功  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涂山女 而通之於台桑
閔妃匹合   厥身是繼
胡維嗜不同味 而快 ?飽

啟代益作後  卒然離竑
何啟惟憂   而能拘是達
皆歸「身矢」 鞠而無害厥躬
何後益作革  而禹播降
啟棘賓商   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  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   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  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   封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 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   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  而交吞揆之
阻窮西徵   岩何越焉
化為黃熊   巫何活焉

咸播 ?黍   莆褦是營
何由並投   而鯀疾修盈

白垗嬰 ?   胡為此堂
安得夫良藥  不能固藏
天式從橫   陽離爰死
大鳥何鳴   夫焉喪厥體
? 號起雨   何以興之
撰體協肋   鹿何膺之
鰲戴山   何以安之
釋舟陵行   何以遷之

惟澆在戶   何求於嫂
何少康逐犬  而顛隕厥首
女歧縫裳   而館同爰止
何殿易厥首  而親以逢殆
湯謀易旋   何以厚之
覆舟斟尋   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   何所得焉
? 嬉何肆   湯何殛焉
舜閔在家   父何以躖
堯不姚告   二女何親
厥萌在初   何所憶焉
璜台十成   誰所極焉
登立為帝   孰道尚之
女媧有體   孰製匠之
舜服厥弟   終然為害
何肆犬體   而厥身不危敗
吳獲迄古   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   得兩男子

緣鵠飾玉   後帝是饗
何乘謀夏桀  終以滅喪
帝乃降觀   下逢伊摯
何條方致罰  而黎服大說

簡狄在台   嚳何宜
玄鳥致貽   女何喜

該秉季德   厥父是臧
胡終弊於有扈 牧夫牛羊
干協時舞   何以懷之
平肋曼膚   何以肥之
有扈牧豎   雲何而逢
擊床先出   其命何從

恆秉季德   焉得夫樸牛
何往營班祿  不但還來

昏微遵跡   有狄不寧
何繁鳥萃棘  負子肆情
眩弟並淫   危害厥兄
何變化以作詐 後嗣而逢長

成湯東巡   有莘爰極
何乞彼小臣  而吉妃是得
水濱之木   得彼小子
夫何惡之   媵有莘之婦
湯出重泉   夫何滐尤
不勝心伐帝  夫誰使挑之

會朝爭盟   何踐吾期
蒼鳥群飛   孰使萃之
列擊紂躬   叔旦不嘉
何親揆發   定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   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   其罪伊何
爭遣伐器   何以行之
並驅擊翼   何以將之

昭後成游   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   逢彼白雉

慕王巧梅    夫何為周流
環理天下   夫何索求

妖夫曳胦   何號於市
周幽誰誅   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側   何罰何佑
齊桓九會   卒然身殺

彼王紂之躬  孰使亂惑
何惡輔弼   讒諂是服
比干何逆   而抑沈之
雷開何順   而賜封之
何聖人之一德 卒其異方
梅伯受醢   箕子佯狂

稷維元子   帝何竺之
投之於冰上  鳥何燠之
何馮弓挾矢   殊能將之
既驚帝切激  何逢長之

伯昌好衰   秉鞭作牧
何令徹彼岐社 命有殷國
遷藏就岐   何能依
殷有惑婦   何所譏
受賜茲醢   西伯上告
何親就上帝罰 殷之命以不救
師望在肆   昌何識
鼓刀揚聲   後何喜
武發殺殷   何所悒
載尸集成   何所急
伯林雉經   惟其何故
何感天抑地  夫誰畏懼
皇天集命   惟何戒之
受禮天下   又使至代之

初湯臣摯   後茲承輔
何卒官湯   尊食宗緒

勛闔夢生   少離散亡
何壯武厲   能流厥嚴

彭鏗斟雉   帝何饗
受壽永多   夫何長

中央共牧   後何怒
蜂蛾微命   力何固
驚女采薇   鹿何硝
北至四水   萃何喜
兄有噬犬   弟何欲
易之以百兩  卒無祿

薄暮雷電   歸何憂
厥嚴不奉   帝何求
伏匿穴處   爰何雲
荊勛作師   夫何長
悟過改更   我又何言
吳光爭國   久余是勝
何環穿自閭社丘陵 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長
何試上自予  忠名彌彰
2007-07-18 12:47 am
《楚辞》篇名。屈原作。关于“天问”的意思,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即自夏殷以来,天被视作万物之主,是统摄万类群生的,一切高远神异不可知之事,都可用“天”来统称,所以有关万事万物的疑问,也可以统称为“天问”。关于《天问》的写作背景和缘由,王逸《楚辞章句》说是屈原被放逐后,忧心愁惨,彷徨山泽,他走进楚国的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画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于是当场题辞,写下此篇,用以排解愤懑、舒泻愁思。此说不一定可靠。至于《天问》的写作时间,也不一定如王逸所说在顷襄王之世屈原被放逐以后,也有可能作于怀王之时。
《天问》的内容异常丰富,问及天、地、人之事,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乃至神话传说的看法。全诗凡374句,提出了172个问题(统计标准不一,一说116问)。由于存在错简或脱漏等情况,其中有一些文理不顺的现象。但总的看来,还是有序可循的。王夫之曾经指出:“篇内事虽杂举,而自天地山川,次及人事,追述往古,终于以楚先,未尝无次序存焉。”(《楚辞通释》)自篇首至“曜灵安藏”,以天事为主,杂以与天事有关的神话;自“不任汨鸿”至“乌焉解羽”,以地事为主,包括鲧禹治水传说;自“禹之力献功”至篇末,都是史事,夏代事最详,最后以楚国事为主,忧国情绪在这部分里颇为明显,但从文气上看似乎未完,恐是脱漏所致。全诗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深沉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反映了他大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其中述及天体及历史传说,多为先秦时期的齐、鲁、三晋北方中原地区产生的诸书所不道,可能出于楚国所传旧史,即《□杌》及左史倚相所传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典籍。《天问》图明代萧云从作《天问》图明代萧云从作
《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楚辞》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有“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言,大致上四句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所以前人评论说:“或长言,或短言,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复,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俞樾《评点楚辞》引孙□语)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
《天问》作连续发问,有一问到底之势,体式比较特殊。但先秦书中亦不乏其例。零星数句的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全章整节的如《庄子·天运》篇“天其运乎”至“敢问何故”,以及《列子·汤问》篇“汤问于夏革”一段。接近于全篇的如《逸周书·周祝解》“故万物之所生也”至“牝牡之合,孰交之”。又,《庄子·天下》篇也说到:“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可见屈原前后已有好些《天问》体式的文章论著。不但如此,在世界古代经典中,亦可发现与《天问》类似的诗篇。如印度《梨俱吠陀·创造之歌》第一章第六段写道:“孰知其真?孰穷其故?何所自在?何因而作?明神继之,合此造化,是谁知之?孰施行之?”伊斯兰《火教经》(伊朗《波斯古经》)有:“谁分大地,下丽于天,以免于倾?水与植物,谁孽生之?谁役风云,周道是遵?呜呼智人,谁更启我善心?”《旧约全书·约伯记》也说:“是谁定天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他的根基安置在何处?他的路标是谁安放的?……光明从何而至?黑暗原来位于何所?”几个文明古国的哲人不约而同地发出这类问题,并形诸吟咏,颇堪寻味。但作为长篇哲理诗,《天问》可谓独步一时。
《天问》问世之后,摹拟的作品为数不少。晋傅玄有《拟天问》,梁江淹有《遂古篇》,北齐颜之推有《归心篇·释一》,唐杨炯有《浑天赋》,柳宗元有《天对》,明方孝孺有《杂问》,王廷相有《答天问》95首,黄道周有《续天问》,清李雯也有《天问》。至于用《天问》体写诗词的就更多了。
2007-07-16 10:22 pm
《天問》全詩以「曰」字領頭,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一氣呵成。舉凡天文、地理、歷史、神話,詩人皆一一發問。按所問內容,大致可分為「天道」和「人事」兩個部分。
天道的追尋
前半部分從篇首到「羿焉彃日?烏焉解羽?」,主要限於對宇宙和自然現象提出疑問。文章從宇宙洪荒、日月運行寫起,又雜陳地理風物、神話傳說,運思奇特而深遠,為讀者展示了一幅恢宏生動的宇宙圖畫。

人事的探索
後半部分著眼於對人世間事情的查探,如夏、商、周三代的興衰成敗、歷史變遷的質疑和反思,最終又歸結到對楚國現實處境的憂思,以及自身遭遇的感歎,從中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窮究天下道理,為楚國提供鑒誡的愛國之心。


理性的體現
《天問》並不僅僅是詩人對上天申訴委屈的泄憤之作,而是對天道、人事長期深沉思索的結果,表現了屈原淵博的學識、深邃的哲學思想,以及懷疑和批判的理性精神。
對自然、人間的批判
屈原在《天問》中對「蓋天說」及共工氏引致「地傾東南」的傳說提出詰問(「八柱何當,東南何虧?」),顯示出詩人的博學、睿智和科學探索的精神。他對人世間社會變革、歷史興衰的質詢,表現出詩人大膽的懷疑、批判和反思意識。例如對傳統天命論的質疑(「天命反側,何佑何罰?」),對殷紂昏庸無道,殺害忠良的抨擊(「彼王紂之躬,孰使惑亂?何惡輔弼,讒諂是服?」)等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戰國時期自然知識、哲學思考的發達,以及理性精神的覺醒。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48: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6000051KK022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