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大廈同怡和街有咩關係 ??

2007-07-15 10:47 pm
怡和大廈同怡和街有咩關係 ??

回答 (3)

2007-07-15 10:52 pm
✔ 最佳答案
冇關係
就好似麥當勞道和麥當勞快餐店的關係

2007-07-16 21:07:04 補充:
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並易名為怡和大廈。怡和大廈原先的外牆是石屎、紙皮石的,現在的外牆是包了一層金屬的外皮,所以看來更有現代感,也沒有紙皮石飛脫傷人的風險。怡和大廈是本港第一幢摩天大樓,以獨特的圓窗設計見稱,成為香港的地標,迄今未變。圓形的「月洞門」窗戶,秉承了中國優秀的建築傳統,臨窗遠眺,維多利亞港和太平山頂別有韻致的景色,一覽無遺。

2007-07-16 21:07:21 補充:
怡和大廈位處黃金地段,交通便捷,吸引力自然是無與倫比,不少國際和本地的大機構均是怡和大廈的長期租戶。怡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8.5米),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怡和街(Yee Wo Street),位於香港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2007-07-16 21:07:36 補充:
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一帶的土地,因此港英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怡和街不算很長,約300米,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軒尼詩道,電車路線沿怡和街而行。在怡和街最東段一小段是單程東行,該處亦是電車銅鑼灣總站所在地。該地點也有一家星級酒店名為富豪香港酒店,它附近的街道車流非常繁忙,所以為了行人過路安全,建設有顯眼的環型行人天橋,連接上禮頓道的聖保祿學校、怡和街以北的糖街及怡和街的西段等地點。該環型行人天橋的形象常見於藝術攝影展之中。

2007-07-16 21:07:52 補充:
怡和街估計每天人流超過百萬[1]。因此,怡和街一帶的鋪租一直很高。根據2006年10月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一個全球零售鋪位租金報告,怡和街的租金為全球第二貴,每月尺租735港元,次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878港元[2][3]。根據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各處設立的空氣監測站(包括怡和街)的數據,怡和街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4]。怡和街亦是香港不少大型遊行的必經之地。

2007-07-16 21:08:02 補充:
1970年6月1日,香港政府把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面積53,000平方呎,底價5300萬港元,吸引18個財團競投,置地出價二十一億五千八百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港最高每呎地價的紀錄。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至1980年代初期被合和中心取代。

2007-07-16 21:08:32 補充:
怡和大廈 (Jardine House)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8.5米),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

2007-07-16 21:09:15 補充:
1970年6月1日,香港政府把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面積53,000平方呎,底價5300萬港元,吸引18個財團競投,置地出價二十一億五千八百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港最高每呎地價的紀錄。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至1980年代初期被合和中心取代。

2007-07-16 21:09:31 補充:
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並易名為怡和大廈。怡和大廈原先的外牆是石屎、紙皮石的,現在的外牆是包了一層金屬的外皮,所以看來更有現代感,也沒有紙皮石飛脫傷人的風險。怡和大廈是本港第一幢摩天大樓,以獨特的圓窗設計見稱,成為香港的地標,迄今未變。圓形的「月洞門」窗戶,秉承了中國優秀的建築傳統,臨窗遠眺,維多利亞港和太平山頂別有韻致的景色,一覽無遺。怡和大廈位處黃金地段,交通便捷,吸引力自然是無與倫比,不少國際和本地的大機構均是怡和大廈的長期租戶。

2007-07-16 21:10:05 補充:
怡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8.5米),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圓形的窗戶設計是怡和大廈的特色。大廈高層為辦公室,低層設有商場及美心集團旗下食肆,鄰接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及地鐵香港站,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2007-07-16 21:10:25 補充:
怡和街(Yee Wo Street),位於香港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一帶的土地,因此港英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怡和街不算很長,約300米,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軒尼詩道,電車路線沿怡和街而行。在怡和街最東段一小段是單程東行,該處亦是電車銅鑼灣總站所在地。該地點也有一家星級酒店名為富豪香港酒店,它附近的街道車流非常繁忙,所以為了行人過路安全,建設有顯眼的環型行人天橋,連接上禮頓道的聖保祿學校、怡和街以北的糖街及怡和街的西段等地點。該環型行人天橋的形象常見於藝術攝影展之中。

2007-07-16 21:10:38 補充:
怡和街估計每天人流超過百萬[1]。因此,怡和街一帶的鋪租一直很高。根據2006年10月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一個全球零售鋪位租金報告,怡和街的租金為全球第二貴,每月尺租735港元,次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878港元[2][3]。根據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各處設立的空氣監測站(包括怡和街)的數據,怡和街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4]。怡和街亦是香港不少大型遊行的必經之地。
2007-07-16 6:02 am
怡和大廈 (Jardine House)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8.5米),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9/Jardine_House_and_Exchange_Square.jpg/300px-Jardine_House_and_Exchange_Square.jpg




圖左為怡和大廈,其右邊則是交易廣場
[編輯] 歷史
1970年6月1日,香港政府把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面積53,000平方呎,底價5300萬港元,吸引18個財團競投,置地出價二十一億五千八百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港最高每呎地價的紀錄。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至1980年代初期被合和中心取代。
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並易名為怡和大廈。
怡和大廈原先的外牆是石屎、紙皮石的,現在的外牆是包了一層金屬的外皮,所以看來更有現代感,也沒有紙皮石飛脫傷人的風險。
怡和大廈是本港第一幢摩天大樓,以獨特的圓窗設計見稱,成為香港的地標,迄今未變。圓形的「月洞門」窗戶,秉承了中國優秀的建築傳統,臨窗遠眺,維多利亞港和太平山頂別有韻致的景色,一覽無遺。
怡和大廈位處黃金地段,交通便捷,吸引力自然是無與倫比,不少國際和本地的大機構均是怡和大廈的長期租戶。
怡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8.5米),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

[編輯] 概況
圓形的窗戶設計是怡和大廈的特色。大廈高層為辦公室,低層設有商場及美心集團旗下食肆,鄰接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及地鐵香港站,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4/HK_Central_Jardine_House_C1.JPG/90px-HK_Central_Jardine_House_C1.JPG


上層



怡和街(Yee Wo Street),位於香港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一帶的土地,因此港英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
怡和街不算很長,約300米,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軒尼詩道,電車路線沿怡和街而行。在怡和街最東段一小段是單程東行,該處亦是電車銅鑼灣總站所在地。該地點也有一家星級酒店名為富豪香港酒店,它附近的街道車流非常繁忙,所以為了行人過路安全,建設有顯眼的環型行人天橋,連接上禮頓道的聖保祿學校、怡和街以北的糖街及怡和街的西段等地點。該環型行人天橋的形象常見於藝術攝影展之中。
怡和街估計每天人流超過百萬[1]。因此,怡和街一帶的鋪租一直很高。根據2006年10月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一個全球零售鋪位租金報告,怡和街的租金為全球第二貴,每月尺租735港元,次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878港元[2][3]。根據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各處設立的空氣監測站(包括怡和街)的數據,怡和街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4]。怡和街亦是香港不少大型遊行的必經之地。












怡和大廈的大型雕塑品
參考: wiki
2007-07-15 10:55 pm
怡和街(Yee Wo Street),位於香港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一帶的土地,因此港英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

怡和街不算很長,約300米,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軒尼詩道,電車路線沿怡和街而行。在怡和街最東段一小段是單程東行,該處亦是電車銅鑼灣總站所在地。該地點也有一家星級酒店名為富豪香港酒店,它附近的街道車流非常繁忙,所以為了行人過路安全,建設有顯眼的環型行人天橋,連接上禮頓道的聖保祿學校、怡和街以北的糖街及怡和街的西段等地點。該環型行人天橋的形象常見於藝術攝影展之中。

怡和街估計每天人流超過百萬[1]。因此,怡和街一帶的鋪租一直很高。根據2006年10月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一個全球零售鋪位租金報告,怡和街的租金為全球第二貴,每月尺租735港元,次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878港元[2][3]。根據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各處設立的空氣監測站(包括怡和街)的數據,怡和街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4]。怡和街亦是香港不少大型遊行的必經之地。

1970年6月1日,香港政府把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面積53,000平方呎,底價5300萬港元,吸引18個財團競投,置地出價二十一億五千八百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港最高每呎地價的紀錄。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至1980年代初期被合和中心取代。

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並易名為怡和大廈。

怡和大廈原先的外牆是石屎、紙皮石的,現在的外牆是包了一層金屬的外皮,所以看來更有現代感,也沒有紙皮石飛脫傷人的風險。

怡和大廈是本港第一幢摩天大樓,以獨特的圓窗設計見稱,成為香港的地標,迄今未變。圓形的「月洞門」窗戶,秉承了中國優秀的建築傳統,臨窗遠眺,維多利亞港和太平山頂別有韻致的景色,一覽無遺。

怡和大廈位處黃金地段,交通便捷,吸引力自然是無與倫比,不少國際和本地的大機構均是怡和大廈的長期租戶。

怡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8.5米),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

*怡和街和怡和大廈好似無咩關係!
你睇下d資料啊.....


收錄日期: 2021-04-23 17:10: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5000051KK020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