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精句

2007-07-15 12:34 am
請提供孔子所講過的句子!

回答 (4)

2007-07-15 12:39 am
✔ 最佳答案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而人宜遠慮曆爲儒家所重。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爲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裏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爲:該擔心我有什麽可爲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爲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顔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爲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爲;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爲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當仁”有兩解:一爲面臨仁德;一爲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注:“當仁,以仁爲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爲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爲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爲“師長”。近人錢穆訓爲“衆人”。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爲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爲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爲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顔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安國注:“三軍雖衆,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爲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爲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爲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爲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爲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爲謀,亦各從其志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爲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爲“君子亦有意見行迹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一爲“道指術業,如射與禦,各精其重,不相爲謀也。”
2007-07-17 5:14 pm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而人宜遠慮曆爲儒家所重。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爲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裏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爲:該擔心我有什麽可爲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爲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顔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爲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爲;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爲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當仁”有兩解:一爲面臨仁德;一爲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注:“當仁,以仁爲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爲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爲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爲“師長”。近人錢穆訓爲“衆人”。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爲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爲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爲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顔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安國注:“三軍雖衆,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爲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爲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爲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爲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爲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爲謀,亦各從其志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爲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爲“君子亦有意見行迹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一爲“道指術業,如射與禦,各精其重,不相爲謀也。”
2007-07-15 12:48 am
論語精句
1.「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2.7第七章)狗馬都能夠得到主人的飼養,孔子認為若不心存敬意,嚴肅認真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跟飼養狗馬怎樣有區別呢?
2.「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2.8)孔子曾說兒子在父母前經常有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有肴,讓年長的人吃喝,難道這竟可認為是孝麼?
3.「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4.18)意思是委婉地勸止,如看到自己心意沒有被聽從,仍然恭敬地不觸犯他們,雖然憂愁,但不怨恨。
4.「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學而1.2)一個人如能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很少會觸犯上級的,更遑論會造反,危害社會安寧。
5.「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為政2.18)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餘足以自信的部分,謹慎地實行,就能減少懊悔。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2.15)只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受騙;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19.6)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志趣,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中間了。
8.「默而識(音志)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7.2)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中,努力學習而不厭棄,教導別人而不疲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1.1)將學了的知識按一定時間重溫並應用,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君子嗎?
1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2.11)在溫習舊知識的同時能有新發現、新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7.8)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的東西,如不能舉一反三的便不再教他了。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6.20),對於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3.「(知識)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7.20)孔子的學問之所以這麼淵博、豐富,是因為他愛好古代文化,勤奮而修習得來的。
14.「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13.17)不要圖快和貪小利,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顧小利,就辦不成大事。
15.「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17.9)讀詩,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鍛鍊合群性,可以學會諷刺手法。近呢,可以運用其中道理來侍奉父母;遠呢,可以用來侍奉君上,而且多識些鳥獸草木的名稱。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5.15)聰敏靈活,愛好學問,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諡號。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衞靈公15.24及顏淵12.2),自己所不想要或不喜歡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工作崗位上不對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崗位上也沒有怨恨。
18.「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雍也6.3)他不拿別人出氣,不再犯同樣的過失。
19.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長5.20)季文子每件事考慮多次才行動。孔子聽到了便說:「想兩次也就可以了。」
20.「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8.2)注重容貌態度的端莊卻不知禮,就未免勞累;只知謹慎但不知禮,就會流於畏葸懦弱;專憑敢作敢為的膽量但不知禮,就會闖禍;心直口快而不知禮,就會尖刻刺人。
2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衞靈公15.15)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怨恨自然不會來了。
22.「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陽貨17.14)聽到道路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該革除的作風。
23.子有所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陽貨17.24)孔子有憎惡的事:憎恨一味散播別人壞處的人,憎恨在下位而毀謗上級的人,憎恨勇敢卻不僅禮節的人,憎恨勇於貫徹自己的主張卻頑固不通、執抝到底的人。
24.子絶四(孔子沒有四種毛病)――毋意(不憑空揣測),毋必(不絕對肯定),毋固(不拘泥固執),毋我(不唯我獨是)。(子罕9.4)
25.「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2.24)如果眼見應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這是怯懦的表現。
2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16.4)三種益友:正直、信實和見聞廣博的人;三種損友則不宜結交:諂媚奉承、當面恭維背後毀謗和誇誇其談的人。
2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9.26)一國軍隊,可以喪失主帥,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他放棄主張。
2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7.22)一班朋友中,其中必定有可以為我們所取法的人;選取那些優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
29.「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12.23)忠心地勸告他,好好地引導他,他不聽便罷,不要自我侮辱。
30.「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12.24)君子日常聚會以文章學問為題,用朋友來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3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4.5)
32.「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顏淵12.10)我們應如何提高品德?就是以忠誠信實為主,唯義是從。愛一個人希望他長壽;厭惡起來,恨不得他馬上死去。
33.「文、行、忠、信。」(述而7.25)孔子教導學生的內容:歷代文獻、社會生活的實踐、對别人忠心、與人交際信實。
34.孔子曾向弟子仲由提及的六種弊病,那就是「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愛仁德而不好學問就會容易被人愚弄);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愛耍聰明而不好學問就會放蕩而無基礎);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愛誠實而不好學問就會容易被人利用,最終害了自己);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愛直率而不好學問就會說話尖刻,刺痛人心);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愛勇敢而不好學問就會搗亂闖禍);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愛剛強而不好學問就會膽大妄為)。」(陽貨17.8)
3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1.4)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
36.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1.9)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歸於忠厚老實。
3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學問),三十而立(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而不惑(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辨真偽,判定是非),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2.4)
38.君子周而不比(以道義來團結人而不是以共同利益互相勾結),小人比而不周。(為政2.14)
39.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貪得無厭)。(季氏16.7)
40.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泰伯8.4)
41.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陽貨17.25)
<<論語>>全書共二十篇,其篇章次序順序為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
參考: 網址
2007-07-15 12:38 am
「仁」的人生哲學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抵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訴子貢行仁不必好高騖遠,從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也就是「我好」,「你好」,再進而推展至「大家都好」的意思!

顓孫師志向太高,孔子認為他的個性可能流於偏激,所以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要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著手。對於自己的修養要嚴謹,對待別人則是恭敬寬容,又能厚待別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

顏淵是孔門弟子中的模範生,孔子曾稱讚他「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只希望他能用「禮」來進一步約束自己就可以了!

冉雍品德優良,又有政治才幹,曾任季氏宰。當他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的回答比較偏向政治層面。孔子告訴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寬愛,如此一來,大眾對你都沒有怨恨,就是行仁政。

司馬牛言多而躁。當他問起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告訴他「仁者其言也訒」,揭示慎言的重要。

當子貢問仁時,孔子用比喻的手法來告訴他「以友輔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又諄諄告誡我們:「當仁,不讓於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最後,筆者以《論語˙里仁》中孔子所說的一段話做結尾:「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編輯] 「禮」的社會秩序
禮,就是「節制」。《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有:「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我們來看孔子對於禮的闡釋--- --- 《論語˙泰伯》:「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禮,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須作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著說--- ---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禮,不是浪費鋪張,而是真情流露;寧願節儉簡陋,也不奢侈浮誇--- --- 《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奢也,寧戚。』」 《論語˙陽貨》:「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禮,是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藉由對禮法的好問,來表達自己對於天地的敬意--- --- 《論語˙八佾》:「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編輯] 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的內涵。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鄉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他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樸實和文采兩面均衡)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驕(傲慢),小人驕而不泰。」




[編輯] 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故事來徹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義:

當孔子三度至衛時,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原來先前衛靈公寵愛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傳給南子的庶子。於是,嫡長子蒯聵便企圖暗殺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謀殺計劃未成,而衛靈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後勃然大怒,欲弒子蒯聵。蒯聵逃亡至晉,衛靈公便與晉國宣戰。就在衛靈公想要請教孔子有關兵陣之事時,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學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隔天孔子便感慨萬千地離開衛國。現在靈公過世,蒯聵又不在國內,蒯聵子輒便繼承公位,是為衛出公。但是,就在此時,蒯聵亦在晉軍護送下回到衛國,父子便為了爭奪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裡十分傷心!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便對子路不厭其煩地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由上述這個故事我們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德治,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罰的大司寇,他怎會不知道嚴刑峻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無恥」的社會隱憂,所以才提倡用道德倫理來教化人民,徹底洗滌人心,激發人的善性,才是經世濟民的正途!


[編輯] 孔子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實況
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見於論語述而篇)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收錄日期: 2021-04-27 22:56: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4000051KK027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