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楹聯?

2007-07-14 8:02 pm
什麼是楹聯?

回答 (3)

2007-07-14 8:10 pm
✔ 最佳答案
「對聯」又稱「楹聯」,就是懸掛或張貼在門柱、牆壁、廳堂和
楹柱 上的一組對偶 語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偶數是吉祥的象徵,漢語的句式也常以成雙成對為美。這種民族心態,加上便於排列組合的漢字,促成了對聯的創造。

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能用來寫對聯。就拿英文來說吧,單就它各個詞的字母有多有少,拼寫起來長短不一,不能豎寫這一點,它就無法寫成對稱的對聯。日文、韓文雖然可以豎寫,但各個詞的字母同樣多少不等,而且在音、義和詞性上很難做到對稱。惟有漢字具備寫對聯的條件。因為漢字具有一字一音、一音一義、方正整齊、勻稱和諧的特點,因此可以構成字形、字音、字義都是兩兩相對的對聯。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體,而且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相傳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始於五代時後蜀國主孟昶 。據《宋史》記載,孟昶在除夕的時候,自己撰寫聯語貼在門上。到了宋代,對聯的應用範圍擴大,出現了鐫刻於木柱上的對聯,因此有「楹聯」之稱。後來又普遍用作交際慶典、婚喪嫁娶、建房喬遷、開張賀喜上。到明清兩代,對聯藝術日臻完整,在民間廣為流傳,不但寺廟庵觀、名勝古跡,連朱門繡戶、堂前廳中,也廣泛應用,蔚然成風,至今不衰。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體,而且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相傳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始於五代時後蜀國主孟昶 。據《宋史》記載,孟昶在除夕的時候,自己撰寫聯語貼在門上。到了宋代,對聯的應用範圍擴大,出現了鐫刻於木柱上的對聯,因此有「楹聯」之稱。後來又普遍用作交際慶典、婚喪嫁娶、建房喬遷、開張賀喜上。到明清兩代,對聯藝術日臻完整,在民間廣為流傳,不但寺廟庵觀、名勝古跡,連朱門繡戶、堂前廳中,也廣泛應用,蔚然成風,至今不衰。

對聯為什麼如此受人喜愛,歷久不衰呢?因為它形式簡單、凝練,又有觀賞和教育的作用。它集書法、文字和思想於一體,人們可以從一副小小的對聯上,欣賞到書法藝術,領略到文字技巧,品味到思想內容。
2007-07-14 10:01 pm
楹聯---解釋: 懸於門旁或柱子上的對聯。字數多寡無定規,但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為詩詞形式的演變。
2007-07-14 8:26 pm
楹聯史話

楹聯始於桃符。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說:“嘗聞紀文達師言:楹聯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但宋以來,春帖子多用絕句,其必以對語、朱箋書之者,則不知始於何時也。按《蜀梼杌》雲:蜀未歸宋(965年)之前,一年歲除夕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餘慶 / 嘉節號長春。後蜀平,朝廷以呂餘慶知成都,而長春乃太祖誕節名也。此在當時為語讖,實後來楹帖之權輿。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楹聯最早從駢文脫穎而出。“新年納餘慶 / 嘉節號長春”(00101 / 11100)一聯,用的就是駢文句式。節奏點在“年”(0)、“慶”(1)字和“節”(1)、“春”(0)字上。“新年”對“嘉節”,“餘慶”對“長春”,對仗工麗。如果不了解早期對聯的這種情況,用律詩句式(00011/11100)衡量,認為“餘”(0)字違律,那是極大的誤解。宋代盛行“四六”,採用駢文句式撰聯,允許相同虛字相對。例如:朱熹松溪縣明倫堂聯“學成君子,如麟鳳之為祥,龍虎之為變 /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為澤,而雷霆之為威”。同時也已將駢文句式和律詩句式結合起來。例如:朱熹“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 魚川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1100,1100011 / 0011,0011100)一聯。 駢文句式在長聯中佔主要地位,不過相同虛字相對的現象越來越少見了。律詩句式在五言聯、七言聯以及長聯的五言、七言句中佔絕對優勢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46: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4000051KK013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