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點心的網

2007-07-14 5:03 pm
有關中國食物''資料''的網,好似香焦糕,白芝麻糖之類~

回答 (5)

2007-07-14 5:07 pm
✔ 最佳答案
燒賣: 燒賣乃源於元朝時代之北方傳統點心,一直流傳多個世代,稱謂亦因時而異。元代時期,燒賣被稱作「稍麥」,取其以麥麵做成薄片後,裹肉蒸熟混湯而吃。到了後期,則於江南一帶改稱作「燒麥」。北方的燒麥,皮厚餡料粗,不及南方的精緻 ; 而廣東燒賣則另有風味 小圓柱狀和肉餡種類較多樣化。
_________
腸粉: 原稱「豬腸粉」,皆因其外貌似足豬腸。早於六十多年前,已有流動攤販在廣州街頭售賣。及至抗戰時期,有點心師傅將其製法改良將白布舖於鍋中的木架上,加入稀釋米漿,待腸粉蒸熟後拉去白布,再將腸粉切成寬條。曾幾何時,豬腸粉亦有「齋腸」之稱,後來一家廣東式茶樓以粉皮包著鮮蝦、豬肉或牛肉售賣,自此起其他茶樓亦爭相效法,並大受食客歡迎。
__________
水餃: 北方人愛於新春佳節吃水餃/餃子,水餃形似金元寶,故別稱「元寶」,寓意吉祥瑞意。根據記載,水餃早於隋朝已出現。當時,並無水餃、雲吞之異,直到唐代,才分別演變為北方和南方人之主食,而兩者之唯一不同只是水餃皮較厚而已。
_____________
小籠包: 又名「小籠」,取其於竹製籠子蒸製而成。傳統的小籠包餡料分為上湯、蝦肉和鮮肉三大類,精緻小巧為其特色,乃江南名點之一。
-------------------
春卷: 遠於北宋時期,中國人以養蠶維生,並有祈福求風調雨順之習,他們會將麵作皮,然後裹餡再捏成蠶蟲形狀的食品,寓意蠶業豐收之好兆頭。流傳至今,金黃香脆的春卷依然是不少中國人的心頭愛。
------------------
珍珠雞: 乃糯米雞之袖珍版本。將多種餡料加於糯米,再以荷葉包裹,深受廣東人歡迎。廣東人常嫌糯米雞份量太多,飽吃一只後,肚內再無空間嚐其他美點,故聰明的點心師傅便有珍珠雞此偉大發明。珍珠雞所採用之主要材料 — 糯米,因其獨有黏性,磨成粉狀能做糕餅、點心之外皮,亦可煮成糯米飯,故二十多年來,在云云點心用料中,一枝獨秀。
---------------------
饅頭: 乃北方主食,等同南方之米飯,北方人喜伴菜餚共食。饅頭可蒸、烤或炸,又以蒸最為普遍。炸或烤饅頭較蒸的結實,故通常會與湯同吃,而且北方人較常於筵席時食用。
----------------------
包點: 是南方人的小食,不屬正餐主糧。中國各地最早期製造包點,是採用一種名為「老酵發麵」的傳統方法,因其工序繁多,故經過四百多年的中西交流,廣東人已進而利用省時方便的化學膨鬆劑取而代之。
----------------------
粥: 早於中國三千多年前,「粥」已被封為王公大臣的「六飲」之一。唐朝時代,粥更為皇帝恩賜臣屬之御品,可見其超然地位。事實上,粥也有其效益。粥是中國傳統食療之一,被視為治病和延年益壽之良方,有健脾、開胃、補氣、寧神、養血,清心等功效。時至今日,粥仍為中國民族喜愛之糧食,並且各有各地方特色和風味,例如︰廣東人喜將米煮至稀爛,以清湯代替清水熬粥,而台灣人則偏愛濃、膩,米粒亦碎而不糊。
----------------------
粉麵: 在中國,麵條歷史猶久 ﹐亦是最大眾化的傳統食品之一。它早在東漢年間出現,到了宋代麵條花樣逐漸增多。而中國各地的麵食風味也十分不同,烹調方法有涼拌、烹撈、脆炸、煨燴、湯煮及炒溜等等。
=============

2007-07-14 09:08:03 補充:
我係呢個網搵::http://cactm.edu.hk/~chinese/al/1/6a01.htm
2007-07-14 7:37 pm
中國的點心歷史悠久,不同地域便有不同風味點心。一提起中國的飲食文化,飲茶必然是首選。傳統以來,香港人就喜歡上茶樓品茗,一盅兩件,這都是大多數港人於晨曦後必到茶樓的例行事務。在香港飲茶的文化根深蒂固下,不論是中國茶道、港式飲茶,都有著獨特的品味與文化。

香港開埠以來就有茶樓,早期的茶樓分有樓上雅座及樓下地廳,雅座地方寬敝,價錢當然較貴;地廳大眾化,價錢則較便宜。侍應方面早期就以全男班為主,不像現今以女侍應居多。而飲茶,就不可不提及點心,點心初時只是配角形式出現,因人們到茶樓品茗時主要享受喝茶,使點心已演變成為茗茶中的主角。

點心推出初期款式並不多,有大包、叉燒包、燒賣、蝦餃、蒸腸粉、盅頭飯等廿多款點心。其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競爭,今時今日的點心烹調法已多樣化,蒸、炒、煮、炸,樣樣俱全,色香味更為注重,如炸雲吞、豉汁鳳爪排骨、白菜鮮蝦餃、灌湯魚翅餃、煎釀三寶、碗仔翅...還有很多極富創意美食,一般酒樓現有的點心已逾四十多款,吸引遊客到港也一定要品嚐馳名中外的港式飲茶,感受一下廣東點心的滋味。

論品類繁多,用料精廣而多變,首推是廣州和香港的點心。香港與廣州的點心乃一脈相承,上茶樓吃點心、「飲茶」對老、中、青任何一輩來說,都有份莫名的親切感。即使隨口說出各樣點心的名稱、味道,每樣點心背後都有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例如雲吞早於公元五世紀前已是極流行的食品、燒賣最初是與湯同吃、春卷於宋朝時代有祈福蠶業豐收之意,還有很多有趣典故,使人對 "千年美食" 有另一番體會。

早年的茶樓,設備簡陋,賣的點心是一般大眾化小食,用大竹籠盛載,由企堂捧著向客人叫賣。

直至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飲食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競爭逐漸激烈,點心便改放在內置火爐的點心車上,熱烘烘的向客人推介。喜歡吃煎製點心,也可到即叫即煎點心大排檔自行點選,點心員會即時煎製。而製造點心的師傳更費盡心思,除傳統的製作技巧外,更揉合中西飲食文化,創製出質素精美,格調高雅的港式「飲茶」文化,並將之推廣至世界每一個角落。

http://cactm.edu.hk/~chinese/al/1/6a01.htm
2007-07-14 5:29 pm
中國點心

點心是在中國粵菜中飲茶的主角。大多在早餐或午餐中進食。一般都是放在蒸籠的包及糕點。點心推出初期款式並不多,有大包、叉燒包、燒賣、蝦餃、腸粉等。點心是區分於北方飲茶習慣的一個重大標誌,今日,廣東飲茶的點心種類非常多,大致分為鹹點及甜點兩類。大部分點心都是熱吃的,亦有小部分的冷盤。

最早關於燒賣的記載是在元末明初,當時在高麗出版的漢語學習書籍《朴通事諺解》上記有元朝首都大都有販子熟食「素酸餡稍麥」,是以麥麵製成的薄皮包著肉蒸熟,伴湯而食。稍麥之名,隨便因音近讀成燒麥和燒賣。其他關於燒賣的記載包括有《楊州畫舫錄》﹑《桐橋椅棹錄》,清朝《金瓶梅詞話》有桃花燒賣的記述;清朝著名食譜《調鼎集》亦有收集菜式如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

傳說清光緒回族人馬玉亮所創的燒麥。初名撮子包,因感不雅,又因其邊與將熟的麥穗相似,遂改名為「燒麥」。

魚翅餃是中國廣東點心之一,為一種有蝦肉及豬肉等配料的餃,上面放上魚翅。相傳是香港1980年代經濟起飛時,有酒樓想出來的奢侈點心。現時魚翅餃多數都沒有真魚翅,取而代之的是素翅甚至粉絲。

四寶雞扎,簡稱雞扎,是廣東點心的一種,以腐皮或淮山卷著一塊雞肉、一塊火腿、一塊魚肚以及一塊芋頭。加調味後放於蒸籠中蒸熟。

山竹牛肉球(或山竹牛肉)是點心的一種。以牛肉加入馬蹄、蔥及調味料,製成球狀肉丸放於腐竹上,並放在蒸籠中蒸熟。食用前多數會加上喼汁調味。由於健康理由,現時有部分食店會以新鮮合時的菜蔬代替山竹,名為時菜牛肉球。

春卷 是用薄麵皮,捲上餡料,經油炸的食品。各地的餡料和大小不同,但基本是扁圓筒狀。南方多用蔬菜加肉做餡料,北方多用紅豆沙做餡料,偶爾也有用蔬菜,極少用肉。中國的春卷一般很小,一直徑20厘米的碟可以裝十多個。美國華人飯店做的春卷有肉餡,個很大,一個春卷可以當一頓飯,類似於漢堡。春卷亦是滿漢全席中第二席中的一道菜式。

小籠包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上海的著名點心,上海以及中國大部分城市的菜館以至酒樓飲茶皆可吃到。由於起源於南翔,因此又有「南翔小籠包」之稱。

小籠包體積比一般的包子細小,直徑約3厘米左右。餡料包括豬腿肉,及由豬皮加工而成的豬皮凍。包時的皮要薄,摺紋亦甚為講究,一般以14個摺紋或以上為佳,「坐著似口鐘,挾起像燈籠」的標準[1]。包好後放入圓形竹籠中蒸熟,小籠包蒸熟後皮呈半透明,裡面則有豐富的湯汁,食用時可加一點醋,或拈鎮江醋、薑絲。一些食店會在餡料中加入蟹粉,成為蟹粉小籠包。

糯米雞是中國廣東點心的一種。製法是以荷葉包著糯米,中央放雞肉、叉燒肉、鹹蛋黃、冬菇等餡料。

傳統的糯米雞的份量不少,吃一個糯米雞已差不多是半頓飯量。因此約1980年代起的廣東酒樓推出材料相同,而體積小一半的珍珠雞。

另一種和糯米雞相似的點心是荷葉飯。兩者外形相似,但荷葉飯是以粘米而不是糯米製成。

相傳糯米雞起源是中共還沒有統治全中國大陸前的廣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蓋著蒸熟而成,後來為小販為方便肩挑出售,改為以荷葉包裹。

另外有傳糯米雞的古代製法是以糯米、瑤柱、蝦乾粒等其他餡料放入已經去骨的雞翼中,蒸熟而成。然而,古代製法的糯米雞現時仍以糯米雞翼的名稱在少數食肆有售。

粉仔是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常見的小吃,用上湯來煮的白麵條,麵條有半隻手指粗,上面淋上蝦米、菜脯、豬油渣等配菜,簡單但非常冶味。

腸粉是一種使用米漿作成的中國廣東小吃,因為其薄皮以布拉成,又稱布拉腸粉,或簡稱拉腸。腸粉傳統以碎肉、魚片、鮮蝦仁為餡。也是港式酒樓常見的點心,一般常見的以鮮蝦腸粉、牛肉腸粉和叉燒腸粉為主。

排骨飯及類似的豬排飯是台灣最常見午餐、晚餐外食菜肉飯;取用約莫掌大般豬排肉配飯,佐以蔬菜、辣椒蘿蔔乾,淋上醬汁,就是碗香噴噴的豬排飯,與火雞肉飯、肉燥飯大街小巷普及食用之正餐。
另有炸豬排飯,未裹或是只裹些許麵粉且帶丁骨。
還有滷豬排飯,以醬油燉滷
2007-07-14 5:11 pm
中國的點心歷史悠久,不同地域便有不同風味點心。一提起中國的飲食文化,飲茶必然是首選。傳統以來,香港人就喜歡上茶樓品茗,一盅兩件,這都是大多數港人於晨曦後必到茶樓的例行事務。在香港飲茶的文化根深蒂固下,不論是中國茶道、港式飲茶,都有著獨特的品味與文化。

香港開埠以來就有茶樓,早期的茶樓分有樓上雅座及樓下地廳,雅座地方寬敝,價錢當然較貴;地廳大眾化,價錢則較便宜。侍應方面早期就以全男班為主,不像現今以女侍應居多。而飲茶,就不可不提及點心,點心初時只是配角形式出現,因人們到茶樓品茗時主要享受喝茶,使點心已演變成為茗茶中的主角。

點心推出初期款式並不多,有大包、叉燒包、燒賣、蝦餃、蒸腸粉、盅頭飯等廿多款點心。其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競爭,今時今日的點心烹調法已多樣化,蒸、炒、煮、炸,樣樣俱全,色香味更為注重,如炸雲吞、豉汁鳳爪排骨、白菜鮮蝦餃、灌湯魚翅餃、煎釀三寶、碗仔翅...還有很多極富創意美食,一般酒樓現有的點心已逾四十多款,吸引遊客到港也一定要品嚐馳名中外的港式飲茶,感受一下廣東點心的滋味。

論品類繁多,用料精廣而多變,首推是廣州和香港的點心。香港與廣州的點心乃一脈相承,上茶樓吃點心、「飲茶」對老、中、青任何一輩來說,都有份莫名的親切感。即使隨口說出各樣點心的名稱、味道,每樣點心背後都有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例如雲吞早於公元五世紀前已是極流行的食品、燒賣最初是與湯同吃、春卷於宋朝時代有祈福蠶業豐收之意,還有很多有趣典故,使人對 "千年美食" 有另一番體會。

早年的茶樓,設備簡陋,賣的點心是一般大眾化小食,用大竹籠盛載,由企堂捧著向客人叫賣。

直至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飲食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競爭逐漸激烈,點心便改放在內置火爐的點心車上,熱烘烘的向客人推介。喜歡吃煎製點心,也可到即叫即煎點心大排檔自行點選,點心員會即時煎製。而製造點心的師傳更費盡心思,除傳統的製作技巧外,更揉合中西飲食文化,創製出質素精美,格調高雅的港式「飲茶」文化,並將之推廣至世界每一個角落。



茶樓特色:

傳統手推點心車



每到茶市,一輛輛的手推點心車便會在你面前穿梭往來,熱騰騰,香噴噴的各式精美點心,任你挑選,任你品嚐。點心員則在點心咭上做記錄,以備結帳時核對。點心車運作成本高昂,在溫哥華已不復多見,但仍有茶樓堅決保留此文化傳統,讓粵式「飲茶」的熱鬧景象傳至西方城市。



燒賣: 燒賣乃源於元朝時代之北方傳統點心,一直流傳多個世代,稱謂亦因時而異。元代時期,燒賣被稱作「稍麥」,取其以麥麵做成薄片後,裹肉蒸熟混湯而吃。到了後期,則於江南一帶改稱作「燒麥」。北方的燒麥,皮厚餡料粗,不及南方的精緻 ; 而廣東燒賣則另有風味 小圓柱狀和肉餡種類較多樣化。

腸粉: 原稱「豬腸粉」,皆因其外貌似足豬腸。早於六十多年前,已有流動攤販在廣州街頭售賣。及至抗戰時期,有點心師傅將其製法改良將白布舖於鍋中的木架上,加入稀釋米漿,待腸粉蒸熟後拉去白布,再將腸粉切成寬條。曾幾何時,豬腸粉亦有「齋腸」之稱,後來一家廣東式茶樓以粉皮包著鮮蝦、豬肉或牛肉售賣,自此起其他茶樓亦爭相效法,並大受食客歡迎。

水餃: 北方人愛於新春佳節吃水餃/餃子,水餃形似金元寶,故別稱「元寶」,寓意吉祥瑞意。根據記載,水餃早於隋朝已出現。當時,並無水餃、雲吞之異,直到唐代,才分別演變為北方和南方人之主食,而兩者之唯一不同只是水餃皮較厚而已。

小籠包: 又名「小籠」,取其於竹製籠子蒸製而成。傳統的小籠包餡料分為上湯、蝦肉和鮮肉三大類,精緻小巧為其特色,乃江南名點之一。

春卷: 遠於北宋時期,中國人以養蠶維生,並有祈福求風調雨順之習,他們會將麵作皮,然後裹餡再捏成蠶蟲形狀的食品,寓意蠶業豐收之好兆頭。流傳至今,金黃香脆的春卷依然是不少中國人的心頭愛。

珍珠雞: 乃糯米雞之袖珍版本。將多種餡料加於糯米,再以荷葉包裹,深受廣東人歡迎。廣東人常嫌糯米雞份量太多,飽吃一只後,肚內再無空間嚐其他美點,故聰明的點心師傅便有珍珠雞此偉大發明。珍珠雞所採用之主要材料 — 糯米,因其獨有黏性,磨成粉狀能做糕餅、點心之外皮,亦可煮成糯米飯,故二十多年來,在云云點心用料中,一枝獨秀。

饅頭: 乃北方主食,等同南方之米飯,北方人喜伴菜餚共食。饅頭可蒸、烤或炸,又以蒸最為普遍。炸或烤饅頭較蒸的結實,故通常會與湯同吃,而且北方人較常於筵席時食用。

包點: 是南方人的小食,不屬正餐主糧。中國各地最早期製造包點,是採用一種名為「老酵發麵」的傳統方法,因其工序繁多,故經過四百多年的中西交流,廣東人已進而利用省時方便的化學膨鬆劑取而代之。

粥: 早於中國三千多年前,「粥」已被封為王公大臣的「六飲」之一。唐朝時代,粥更為皇帝恩賜臣屬之御品,可見其超然地位。事實上,粥也有其效益。粥是中國傳統食療之一,被視為治病和延年益壽之良方,有健脾、開胃、補氣、寧神、養血,清心等功效。時至今日,粥仍為中國民族喜愛之糧食,並且各有各地方特色和風味,例如︰廣東人喜將米煮至稀爛,以清湯代替清水熬粥,而台灣人則偏愛濃、膩,米粒亦碎而不糊。

粉麵: 在中國,麵條歷史猶久 ﹐亦是最大眾化的傳統食品之一。它早在東漢年間出現,到了宋代麵條花樣逐漸增多。而中國各地的麵食風味也十分不同,烹調方法有涼拌、烹撈、脆炸、煨燴、湯煮及炒溜等等。

附加資料:

粥粉麵是日常港人不可缺少的道地食物,而且價錢便宜。廣東人吃粥歷史悠久,而且甚為講究,尤以「粥底」為重。「粥底」就是用生米慢慢煮成軟綿綿,甚有口感的香滑湯粥。除了粥底外,人們亦喜愛在粥品中加入材料,如利用新鮮豬雜生滾而成的「及第粥」、混合多種材料如魚片、花生、豬肚、肉絲、魷魚及豬皮而製成的「艇仔粥」,亦有非常講究的烹調,用新鮮魚腩生滾而成的「魚腩粥」、雞粥及鮮甜魚雲粥等,款式多不勝數。

而粉麵亦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廣東麵食中最著名的首推「雲吞麵」,是由京式餛飩演變而成,在丁方兩寸的雲吞皮包裹著新鮮蝦仁和豬肉,皮薄餡靚,放上湯,再蘸些紅醋食用口感非常。而廣東麵條由於在製作時加入鹼水及鴨蛋,所以亦份外爽口彈牙。除此之外,麵店另有必備食品就是肉丸,如魚肉丸、牛肉丸、豬肉丸、墨魚丸等。肉丸除了味道要好,還講究「爽口彈牙」;而近年新派上場任意自選材料配搭的「車仔麵」,亦極受大眾歡迎。



點心歷史:

「點心」這個詞語,原意是指餓時略為進食,後來演變為「略進食物」之意。點心早於 2,500 年前的《楚辭》中已有記載,從一些詩歌或歷代生活紀錄中得知,現今我們吃的點心不少是從古時的小吃演變而來,不過當時使用的名稱並不是現代人所熟悉的。點心雖然不是廣東人發明,但把它發揚光大的必定是廣東人。

直至20世紀初,才是點心真正的蓬勃時期,這與滿清貴族後人閒逸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貴族旗人,終日流連飲食場所,以致酒樓茶室數目激增,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大茶室及酒樓均各自推出不同的點心、糕點,令本來已是種類繁多的點心、糕點更見多變。

那時民間更出現有「標準點心餡料分配」的說法,以「蝦餃」為例,原來最初的蝦餃餡料份量是「三成生蝦肉,兩成熟蝦肉,配合兩成半肥豬肉粒,兩成半荀絲」,配以薄皮包裹,當然還要「即蒸即食」才能稱得上是上品。另一款點心「山竹牛肉」,則要用「一斤碎牛肉配二兩碎肥豬肉,加入陳皮絲、生薑茸、胡椒粉、荸薺粉」,搓成牛肉球來做,要蒸熟時無汁、陳皮味濃又爽口才為佳品。不過現代人什麼都要吃好的,所以蝦餃早已改用原隻鮮蝦了。

點心和小吃都是小食品。它們包括面廣,種類繁多,為平民百姓所喜愛。這類食品雖然是在飲食商業繁榮以後發展起來的,但它卻始於先秦。《周禮》中提到「糗餌粉粢」,這是中原一帶的點心和小吃。「糗」是炒米屑,「粉」是炒豆屑,「餌」、「粢」皆類似現在的糍粑。《楚辭‧招魂》中的「粔籹蜜餌」類似現在的油煎饊子、蜜麻花之類。

兩漢魏晉南北朝期間,點心小吃有了很大的發展,原因有二:

一是飲食商業的興起;二是麵食的推廣和發酵技術的普及,這樣許多用發酵麵粉製作的食品進入了點心的行列。西域的胡餅(類似今日的燒餅)啟發了中原地區點心的製作。唐宋時期飲食行業日漸繁榮,其表現之一就是點心和小吃品種增多、花樣繁複,大量湧向食品市場,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要。有些節令食品也走向市場,如人日(正月初七)賣的「六一菜」、上元節賣的「油畫明珠」等。

明清兩代的點心與小吃與現代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幾乎各地都有自己的名點和小吃,如揚州乾絲、嘉興粽子、蘇州糕糰等。宋元以來因為點心和小吃地域性強,它往往成為遊子思鄉懷土的載體。

所謂「一盅兩件」便是上茶樓喝茶,一邊品茗一邊享用點心,香港人俗稱「飲茶」。「一盅」是焗盅,或稱蓋杯,意即用蓋杯泡茶,舊式茶樓「夥計」(茶樓侍應)拿著大水煲為茶客添水,現在大部份的茶樓都已改用茶壺取代蓋杯,然而蓋杯的設計卻愈趨精巧,而且成為特色收藏。「兩件」是指點心,如蝦餃、燒賣等。香港的茶樓賣點心的方式獨特有趣。以前點心員用布帶縛著點心盤掛在胸前叫賣點心,後來才有滿載不同種類的點心車掛著點心名稱的牌子在茶樓出現。


收錄日期: 2021-04-12 17:41: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4000051KK006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