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我成日都有好多口水?

2007-07-13 4:12 am
點解我成日都有好多口水?要點至使口腔出少D口水?

回答 (2)

2007-07-13 7:04 am
✔ 最佳答案
你所說的好多口水,是否嘴角有泡連舌面都有很多白色泡沫?這是脾胃虛弱兼濕重的表現.

香港的春天非常潮濕,相對濕度可以高達95%,無論是牆、衣服都沾滿濕氣,就連我們的身體都充斥着「濕氣」呢!特區中醫院註冊中醫黃業堅指出,外來的天氣影響可致外濕,脾胃功能不佳則會引致內濕。由於濕重會令人感到疲倦和胃口差,持續濕重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構成影響,所以黃醫師建議大家不妨煲些祛濕湯茶,解救體內積聚的濕氣!

「濕」是自然界的潮濕之氣,長期降雨,會使空氣濕度增加,形成濕氣。久居潮濕之地或涉水作業的人,更比較容易被濕邪侵襲。黃業堅醫師表示,在華南地區之中,梅雨季節裏雨量集中,持續下雨的時間會很長,身體較弱便很容易感濕而發。

暴飲暴食 易致內濕
以中醫觀點來說,「濕」其實是滯留在體內的多餘水分,黃醫師指出濕重分為「內濕」和「外濕」,前者是濕從外受(外來濕氣的侵襲),即因天氣潮濕引致的,如春天的霧氣和濕氣,或長時期居於濕地,而令體內積聚過多水分。

而內濕多則指因為脾胃功能受損,而導致身體系統運作不佳,成因主要是飲食不節,如暴飲暴食、平時吃太多生冷食物等,令脾臟管理食物營養的運輸受到阻滯,令體內積聚多餘水分,造成濕重。

一般感染外濕的人,會感到全身痠軟、疲倦、頭暈、低熱、胃口差、舌紅苔膩等。而有內濕的人,常會感到胃脹、胃口差、大便爛、疲倦、全身痠痛、舌淡苔膩等。

風濕發作 常感疲累。黃醫師表示,體弱、肥胖的人和長期居於濕地的人,特別容易有濕重的問題。而外濕和內濕在發病過程中,常常會相互影響,外濕發病時,都會影響脾胃,濕便從內發大;當內濕嚴重,外濕就更易入侵。

濕氣重的人極易感到疲累,手重腳重,食慾下降,不想喝水。而且脾臟運作受阻,體內積聚的水分愈多,即體內同時積存了很多廢物,所以濕氣重的人便要弄些祛濕食品和湯水,有助減去身體多餘水分之餘,同時排毒及滋養身體。

湯水療法

外濕湯水(一)
材料:北杏二錢、 白寇仁二錢、薏仁四錢、葛根三錢

製法:三碗水煮成一碗

功效:祛風除濕

忌宜:身體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者,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

外濕湯水(二)
材料:薑活三錢、 獨活二錢 、防風二錢、 蔓荊子二錢

製法:三碗水煮成一碗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

忌宜:此方辛溫,所以濕鬱化熱或熱底人士(平時容易生口瘡、大便乾爛、小便黃、人易燥、舌紅苔黃膩)皆不宜服

內濕湯水(濕熱型)
材料:佩蘭三錢、川連二錢 、藿香三錢、厚朴三錢、生薑三片

製法:三碗水煮成一碗

功用:化濕

忌宜:適用於胃腸濕熱人士,但體質不虛

內濕湯水(脾虛夾濕型)
材料:黨參三錢、云苓三錢、白朮三錢、灸甘草二錢、陳皮二錢、薏米四錢、豬骨半斤

製法:加入適量水煮兩小時

功效:健脾化濕

忌宜:適合脾虛夾濕人士,其他疾患及患有處理外濕人士應酌情加減

預防內濕小貼士

.定時進食
不能暴飲暴食,以免損傷脾胃功能,以堵塞內濕產生。

.對症下藥
濕邪一般會夾雜風邪、寒邪、熱邪,當中又會互相轉化,所以要先辨症,然後對症下藥。

盡早找個中醫調理一下身體吧!

祝你身體健康!
2007-07-13 4:17 am
LOOK Doctor啊~(口腔)

收錄日期: 2021-04-24 22:43: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12000051KK043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