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美國二次後推出馬歇爾計劃, 其實是因為美國政府希望盡快撤出歐洲這個爛攤子, 讓歐洲人自己收拾... 當年歐洲百廢待舉, 各國政府一窮二白, 只得美國的生產力還維持在一定水平, 因此各國也只能指望美援. 美國政府於戰後急於抽身離開, 畢竟大量軍力留駐海外對國庫造成沉重負擔, 同時也使軍心不穩 (戰後理應回家了)... 但美國也深知如果當時貿然抽身, 歐洲就只有各蘇聯妥協, 對美國本身沒有盆處, 因此才出鉅資創建馬歇爾計劃, 使歐洲各國自行復興, 填補歐洲的權力真空.
美國不是放虎歸山, 反而他們希望一個強大的歐洲重現, 將整個歐洲當作是美國和蘇聯較量的舞台, 同樣也是他們之間的緩衝區. 一個衰弱的歐洲對美國其實一點好處也沒有. 因此, 馬歇爾計劃並不是放虎歸山, 某程度是美國抗衡蘇聯的棋子之一
歐盟和美國對抗?? 那一方面 ?? 其實這情況出現的機會很低很低... 歐盟其實主要還是一個經濟合作體. 在政治方面, 他們成員國的內部衝突甚大. 法國傳統的不親美, 德國隨政黨更替而變, 英國親美, 意大利和西班牙影響力不大. 其他小國更沒有聲音, 新加盟國家對美國沒有壞印象, 這麼多組合, 要他們一起達成一個反美的團體, 真的不易.
但如果他們行的是不合作政策, 那麼就是另一回事. 歐洲國家對美國的農產品進口關稅很高, 而歐盟本身也不斷補貼自己的農產品, 使美國產品不能打進市場. 這個問題早已搬到世貿了. 攪了多年也是一池死水, 解不開, 化不了... 看來還會再拖下去... 所以歐盟要抗衡美國, 就只有從經濟入手, 限制美國產品 / 文化於歐洲的傳播. 但要挑戰美國於世界的領導性政治地位, 還差一大距離
2007-07-18 15:30:17 補充:
歐盟和美國正面對著幹的機會其實是 "零" !!! 兩者都一定唔會對對方採取軍事行動, 以現今的國際關係來說, 兩方面都不會打無把握的仗, 而且亦沒有藉口開戰, 加上美國也不會向 25 個歐盟國同時開戰的... 所以軍事衝突的機會可降到 "零"
2007-07-18 15:30:36 補充:
經濟方面, 歐盟其實也只是表面風光. 成員國內的失業嚴重. 美元下跌令歐元高企使出口大減, 經濟大不如 90 年代, 除了英國稍好一點, 法德經濟不算好. 其餘東南歐各國可說是窮鬼, 埋堆其實也只為援助而已... 市場是大, 但內部消費不高. 有錢消費反而是新興的成員, 而不是傳統大國, 但相對他們的消費力也較低... 所以經濟方面, 美國和歐盟真是一樣的差. 只是一個外強中乾, 一個就已經除清光, 給你看清了.
2007-07-18 15:30:47 補充:
所以講到最後, 還是要講影響力. 美國的影響力不用說. 因此歐盟各國的新目標便是俄羅斯和中國. 只要將這兩個巨型怪物拉埋自己身邊, 美國的影響力便會大減. 但同樣 25 國有 25 國的政策, 極難走在一起, 對抗美國據你的意思, 將歐盟看成一體, 其實就是 "統一歐洲", 建立一個歐洲國. 這個問題遙不可及. 歐盟憲法已經給法國和荷蘭否決了... 遙遙無期... 因此, 在將來的 50 年. 美國還是可以繼續其夕陽霸權. 下一個是中國, 歐洲, 還是俄國, 現在還不清晰
2007-07-18 15:37:14 補充:
再假設如果歐美真的開戰. 美國佔著海空優勢, 10 條航母加 10 條潛艇, 必可以完全封鎖歐洲. 只要美國成功撤除歐洲的援助 (俄國和中國) 歐洲在沒有資源, 沒有石油下, 只有等死...歐洲各國的軍事體系大多已經納入北約組織, 因此美國可謂對各國瞭若指掌. 25 國只有英法有核武. 英國核武早已交到美國手上, 法國孤掌難鳴下更不會亂動.
2007-07-18 15:37:24 補充:
但肯定的是美國一定不敢登陸歐洲. 正如你所說歐洲各國的武備不錯. 英法德的武器生產也於世界尖端, 打陸戰對美國來說是太冒險, 英法德三軍的實力不下於美軍, 而且被侵略下的戰鬥力會更高... 因此最後也只會是一場悶勝... 美國悶勝歐洲
參考: I was studied in France for a year before, subjects related to European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