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 雖然熙寧變法只集中改革經濟、軍事、教育三方面, 即『理財』與『整軍』,其目的在『富國』、『強兵』, 前後約十七、八年。其時間雖不長,但亦取得成效,總的來說,在諸國並立、割據紛爭的狀況下,一國之改革較易成功,因為牽涉到該國之生死存亡。而在統一中央集權的制度下,改革則不易奏效。
蓋一家之朝代或一黨之天下,凡需要進行改革者,若非病入膏肓則亦已漏洞百出,而這種紕漏實由執政者推行之制度所決定,表現為冗官冗員充斥、貪官污吏遍佈、官僚機構臃腫等等。故改革若未能改弦更張,革新固有的制度,放棄錯誤的國策,頗難取得預期之成功。而此中之關鍵往往在於吏治,改革勢必要觸犯一批舊官僚的根本利益,在『有權便有一切』的制度下,無論是一家人或一群人都不願失去掌握的權力,不肯輕易退出歷史舞臺,甚至要千方百計地頑抗到底。
從歷史上看,王莽、王安石新政的失敗均有『豪強抵制』、『吏治敗壞』等重要原因,後來清代的維新運動也遭到以西太后為首的頑固派之抵制。今後中國的富強也繫於
改革是否成功,關鍵就在於能否根本改變植根於落後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官僚集權專制制度,不管此種制度是由何人、何黨所推行。因此, 北宋熙寧變法是確實能切中時弊的, 你再看當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北面失去主要屏障燕雲十六州,未能收復失地,西北、西南的部份土地亦為吐蕃、西夏、大理所據,安南又乘五代十國之亂世而獨立,故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 熙寧變法只集中改革經濟、軍事、教育三方面是有特別用意的。
對於政治積弊, 即使皇帝(神宗自己)同樣備受壓力, 道理很簡單,因為"祖宗之法不能變", 即是說改革、行新政有違"祖宗之法", 是大逆不道, 不容於全天下臣民。再簡單一點,
熙寧變法雖說是改革, 但仍然嚴守中央集權的精神, 奈何:
1) 豪強反對,舊派阻撓:王安石的變法尤其是經濟改革之措施,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豪強縉紳的利益,故遭到大豪紳、商人及高利貸者之激烈反對。因此,朝廷中代表大官僚、縉紳的守舊派(包括元老重臣、后族、宦官等),自始至終一直竭力阻撓變法的進行,攻擊新政『盡奪商賈之利』,以致『農商喪業,謗議沸騰』。
2) 推行過急,用人不當:王安石急於求成而且剛愎自用,不接受別人意見,在短短數年內,次第頒佈紛繁的法例,一事未已,一事又興,很難收到實際的成效。另用人但求擁護新法,而不問其品格,故倖進小人如曾布、章惇、魏繼宗等均為所用,日後在變法派中起了分裂、破壞的作用。
3) 吏治敗壞,基層不力:自宋初以來,各級官員冗濫無能,基層吏胥貪墨枉法,故欲富國強兵非先澄清吏治不可。而王安石變法注重於理財,忽略了行政之改革。以百孔千蒼之各級行政而欲其負責推行重大之變法,自不可能。
4) 輕啟邊釁,消耗國力:在內政亟待改革的形勢下,王安石又屢啟邊竹釁,對西夏等用兵,結果作戰失利,使遼乘機略地,既損國威,又耗國力。加以久旱成災,饑民流離失所,守舊派遂以天怒人怨為藉口,大肆攻擊新政,使支持變法的宋神宗亦大為動搖。
所以, 依據題目, 前言應該修改, 例如"熙寧新政雖切中時弊,亟應行之,然朝中守舊之大臣群起而攻之。其中不乏有影響人物,如司馬光、文彥博、富弼、韓琦、歐陽修、呂公著、程顥、蘇軾。他們攻訐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認為『祖宗法制俱在,不須更張』,聲稱與王安石『猶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時』。在朝廷一片反對聲中,王安石曾兩度退職,最後一次是熙寧九年,他罷相後一直隱居於江寧,未再起用。及至神宗死後,新政遂一一被廢,王安石變法乃以失敗而告終。" 簡單介紹熙寧變法失敗的原因, 再依據當時的歷史立論作總結。這樣才能答中題目所
問----------"析論", 即先分析後討(結)論。而更重要的是熟悉歷史, 才能答中題目。